天天看点

入职了一个工作5年的小白程序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不论工作几年,刚刚换到一家新公司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特别菜,啥都不知道,干啥啥不行,特别是跟技术流程相关的一些操作。但当你新入职一家公司的时候,往往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公司的一些技术执行流程,之后可能会回归到擅长的领域,最后渐入佳境。

身边就有一个刚入职的朋友跟我吐槽,入职第一周啥都没安排;第二周就问熟悉如何,要开始造火箭了,这弄的好不尴尬,于是手忙脚乱,开始边学边干,导师反馈,工作5年了,这都不知道,还不主动问。他自己反驳道,跟自己之前工作方式不太一样,还请耐心指导。

我觉着从公司层面出发,新员工慢热还是有很多解决方法的,首先可以从这么几点出发,与其凉他一周,不如给他分配这一周/每天的具体工作,比如第一天上午了解公司制度、下午安装常用办公软件;第二天学习流水线操作步骤......当然这个过程尽量做成不同职级员工入职待办列表,有条件的公司可以一周为一个阶段进行交互式的考核以验证完成情况。

从导师的层面来说,可以先根据简历或者面谈了解下新人特长,根据其特长让新人去干一些导师自己非常清楚的事情,这样当他出现问题,能够给予及时解答,让他感受到关键时刻能够得到帮助,最后根据其工作效率和能力慢慢加码。另外一点,如果一件事,导师自身感觉不好干或者不想干时,千万不要交给新人去干,一般情况下都是干不好的,搞不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从新人自身的角度来说要抱有空杯心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以期尽快融入到团队。

没人告诉你要干什么,那你可以主动去沟通你的接下来工作是什么?要看什么文档或者资料能够对你接下来的工作有所帮助。同事之间虽然不比家人,但也需要一起共事好几年,如果处不好关系,也挺别扭的。

新公司的业务跟自己的认知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接触的知识一般比较零碎,很难把握整体脉络,所以一定要有目的性的学习并总结,否则看了几天,感觉什么也没有看。工作过程中碰到问题,一定要记录,积攒到一定程度,找导师一次解答清楚,并结合自己理解总结。

导师给你资料,一定要进行多归档,可以使用网络云笔记、流程图进行记录,不要刀耕火种的手写了,一本子写的密密麻麻,也不能检索,用不了多久,自己都看不懂了。过几天再次找人要同样的资料,一般挺讨厌的。

看到前辈们的代码,不要着急吐槽,作为程序员一定可以理解,临时加需求、上线修bug的场景。前辈们既然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原因,再说了写代码的过程不就是修修改改,不断优化调整、重构的过程,大多数的代码,都是大多数人写出来的。如果想不明白可以了解下背景。吐槽侧面证明自身也是无能为力,如果确实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可以尝试把他修了,然后告诉你的导师。

既然选择了一家公司,就把公司的当成自己的,尽力做到最好,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