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CPU的结构和功能

CPU的实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一旦程序进入存储器后,就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控制器就是专用于完成此项任务的,它负责协调并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执行程序的指令序列,其基本功能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1、取指令

控制器必须具备能自动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的功能。

2、分析指令

其一、分析此指令要完成什么操作,即控制器需发出什么操作命令。

其二、分析参与这次操作的操作数地址,即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3、执行指令

执行指令就是根据分析指令产生的操作命令和操作数地址的要求,形成操作控制信号序列,通过对运算器、存储器和I/O设备的操作,执行每条指令。

CPU中的寄存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用户可见寄存器;另一类属于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用户可见寄存器:

1、通用寄存器

2、数据寄存器

3、地址寄存器

4、条件码寄存器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1、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

2、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

3、PC:程序计数器

4、IR:指令寄存器

控制单元和中断系统

控制单元CU是提供完成计算机全部指令操作的微操作命令序列部件。

指令周期

CPU每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包括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

一个完整的指令周期包括取指、间址、执行和中断4个自周期,这4个周期又称为CPU的工作周期。

指令周期的数据流

1、取指周期的数据流

2、间址周期的数据流

3、执行周期的数据流

4、中断周期的数据流

指令流水

1、提高器件的性能

2、改进系统的结构,开发系统的并行性

指令流水的原理

把指令的处理流程分为取指令和执行指令两个阶段,在不采用流水技术的计算机里,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是周而复始的重复出现,各条指令按顺序串行执行的。

两条指令重叠,就是指令的二级流水。

指令处理过程分解为更细的几个阶段:

1、取指(FI)

2、指令译码(DI)

3、计算操作数地址(CO)

4、取操作数(FO)

5、执行指令(EI)

6、写操作数(WO)

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

结构相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

结构相关

是当指令在重叠执行过程中,不同指令争用同一功能部件产生资源冲突时产生的,故又有资源相关之称。

数据相关

数据相关是流水线中的各条指令因重叠操作,可能改变对操作数的读写访问顺序,从而导致了数据相关冲突。

控制相关

主要是由转移指令引起的。

流水线的性能

1、吞吐率

2、加速比

3、效率

流水线中的多发技术

1、超标量技术

2、超流水线技术

3、超长指令字技术

流水线结构

1、指令流水线结构

2、运算流水线

中断系统

1、引起中断的各种因素

人为设置的中断

程序性事故

硬件故障

I/O设备

外部事件

中断请求标记和中断判优逻辑

1、中断请求标记

为了判断是哪个中断源提出了请求,在中断系统中必须设置中断请求标记触发器,简称中断请求触发器,记作INTR。

2、中断判优逻辑

硬件排队

软件排队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寻找

1、硬件向量法

2、软件查询法

中断响应

1、响应中断的条件

2、响应中断的时间

3、中断隐指令

保护程序断点

寻找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关中断

中断屏蔽技术

1、多重中断的概念

2、实现多重中断的条件

提前设置“开中断”指令

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源有权中断优先级别低的中断源

3、屏蔽技术

屏蔽触发器与屏蔽字

屏蔽技术可改变优先等级

屏蔽技术的其他作用

4、多重中断的断点保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