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信息学竞赛介绍

一、信息学竞赛介绍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分为三个级别: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简称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OI。

1、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省级联赛)

初赛在每年10月,复赛在每年11月。省级联赛分为两个级别:普及组和提高组。普及组主要针对初中生,提高组主要针对高中生。省级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轮,初赛是两个小时笔试,考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基础知识、看程序写运行结果以及程序补充填空,只有初赛合格的才能参加复赛。

省级联赛普及组复赛有一场考试,三个半小时四道题。提高组复赛有两场考试,时间安排在相邻的两天,每天三个半小时三道题。

复赛中每道题都有一定数量的测试点,对于一个测试点,代码能在允许的时间和空间内计算完成,即可得到这个测试点的分数。测试方式为黑箱测试,一道题满分100分,通常是10个到20个的测试点,也就是说一个测试点5分到10分。程序提交后,赛后集中评测。按照本省分配名额,根据复赛考试成绩分为一二三等奖,称为省奖,提高组省三等奖以上可以参加多数大学自主招生。

竞赛的计算机语言为PASCAL、C和C++,PASCAL将在2022年退出竞赛选用语言,C++兼容C语言,并且C++提供标准模板库支持,选择C++报考的人数占大多数。选手只能选择一种语言参赛。

根据省级联赛成绩选拔参加省队人员,参加全国竞赛。

2、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和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竞赛)

全国决赛每年7月举办。国赛的选手都是各省队成员,赛制和NOIP提高组复赛相似,也是2天,每天3题5小时,前50名选手成为国家集训队队员,保送清北。

从国家集训队选拔四名选手,参加国际竞赛,国际竞赛采用ACM赛制。

二、ACM竞赛介绍

全称为: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文全称: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ACM-ICPC或ICPC))是由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如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1、ACM竞赛分类

一般分为三类:省赛、区域赛和全球决赛。参赛语言现在一般为C++和JAVA。

2、ACM赛制

团队参赛,每队由至多3名队员组成。共用一台电脑,程序现场提交,计算机自动判题,比赛时间5小时,10题左右,试题描述为英文,前四个小时可以实时看到排名,最后一小时封榜,无法看到排名。试题只有通过才计分,通过的试题称为Accepted,简称AC或A,未通过试题可以修改后再次提交,通过后计分但罚时,最后根据解题数量和用时进行排名。选手可携带任何非电子类资料,包括书籍和打印出来的程序等,每个题目对应一种颜色的气球,通过该题目的队伍会得到对应颜色气球。

对信息学竞赛感兴趣,打算学习c/c++语言的可加入qq群C语言信息学竞赛入门877592839,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