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L-朵朵

编辑 | 笑史云烟

2003年10月15日9点,最后一声“滴答”声在寂静的指挥厅响起,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指挥屏,豆大的汗珠从张建启的额边滑落。这位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总指挥师即使已经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这一刻真正来临之时,声音也止不住颤抖。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点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冲破高达100多米的发射塔架,随着火箭底部喷射出的红色烈焰,大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五号”在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飞向了太空。

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从太空开始返航,经历了持续21小时的太空之旅,“神舟五号”稳稳落在了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媒体蜂拥而至,在层层掌声与闪光灯的包裹下,杨利伟从返回舱中缓缓走出,这位“太空第一人”满载着国人的希望回来了,他向着周围欢呼喝彩的人群不停地挥手示意。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声大喊:“杨利伟,你倒是说句话啊!”杨利伟抬头看向飘扬在着陆场上的五星红旗,那就早已经在心中默念过多次的话脱口而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后来在媒体的采访中,杨利伟说他在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那一刻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啦!”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被带向漫漫无际的太空中,向世界展示它独有的魅力。从此,太空中多了一抹中国红!

杨利伟的“人生第一次”也是中华民族载入史册的“第一次”,华夏子孙憧憬了五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在这一天圆梦了!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中国的首次飞行比起其他国家来说,是一次完整的太空飞行,可以说实现了“大跳跃”。

脚下路 追梦人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一户人家,一个男孩正从窗户努力探头看着天上划过的飞机,即使飞机飞远了,只留下一行长长的云痕,男孩还是呆呆地看着。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这名男孩就是杨利伟,从小杨利伟就怀揣着一份航天梦,木桌上摆满了废旧筷子、树枝搭建的飞机模型,一张小小的床就是他的飞机场……

高中时期,杨利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理科成绩突出的他,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不算难题。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1983年,空军学校到杨利伟所在的高中招生,杨利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严格的筛查考核下,这位看似平时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却凭借着优秀的身体素质成顺利通过考核,进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进行学习。

大学期间,高强度的飞机飞行训练、失重训练、应急救生训练,让杨利伟应接不暇,但是儿时的梦想一直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他不停地向前奔跑。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198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学士学位,后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先后成为空军某师强击机、歼击机飞行员,开启了他的天空之旅。

部队的生活相较于大学时期更加艰苦,一次次的模拟飞行,因为长时间的高压失重训练,导致杨利伟的眼部很长时间处于浮肿状态,但是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坚持下来,光是飞是没有用的,还需要飞的好,飞得高!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夜幕落下之时,空无一人的训练场上,昏暗的灯光下投射出杨利伟的身影。

1996年,飞行时长已经超过1300多个小时,航行公里数超7千多万公里的杨利伟,已经对所有的飞行训练赛道了然于胸,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

儿时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但是,好像还觉得差了些什么,究竟是什么呢?杨利伟也想不明白,他只知道自己想变得更加优秀,飞向更高的天空。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就在这一年,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在杨利伟所在的部队进行,他第一个报了名。当回到家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妻儿时,杨父杨母坐不住了,自己的儿子已经是一名飞行员了,这本身就是一个高危行业,何况去上太空成为一名宇航员,简直是天方夜谭!

两名老人情绪激动,几乎站立不住。

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急忙上前宽慰两位老人,她把杨利伟拉进卧室,低声说道:“你真的考虑好了?”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杨利伟看着妻子泛起泪光的双眼,缓缓帮妻子擦去眼角的泪,坚定地说:“我考虑好了。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张玉梅看着丈夫眼中闪烁的光芒,说到:“那你就好好去做,家里你大可以放心。”

为了增强理论知识,杨利伟花费两年的时间自学了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等十多门专业技能课程,床头厚厚的一沓书籍他不知在深夜翻了多少遍,泛黄卷边的书页是他为了梦想拼搏的无声证言。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正式的选拔开始了,除了要应对基础理论知识,还要一次次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宇航员和飞行员不同,除了基础的飞行试验,还要考察应试者是否可以忍受冲破大气层时的炭烤环境,是否可以适应太空的失重环境,以及在面临意外状况时的应急能力与荒野求生技能……

宇航员要在加速度、噪音、震动、宇宙射线的复杂环境下完成驾驶操作和观测等多重任务,难度不言而喻……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终于,历时两个月,选拔名单出来了。杨利伟从八百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被选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预备飞行员。然而迎接他的是更加残酷的训练,在几乎封闭式的模拟训练下,他已经数月没有和家人联系过。飞天任务在即,留给他训练的时间不多了。

飞天一梦 惊鸿一跃

这天终于来到的时候,反倒显得如此的不真实,这一天在杨利伟的梦中反复出现,梦里的自己按照训练时的操作流程操纵飞船,看着地球完整的轮廓逐渐显现在眼前,然而当穿上太空服,坐在驾驶室时,杨利伟不可控制的心跳加速。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随着那声“点火”指令发出,火箭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火箭因剧烈抖动发生的共振现象,是以往训练中从未有过的强度。

杨利伟的五脏六腑都在剧烈抖动中感受到强烈的挤压感,更糟的是飞船外壁在与大气层的摩擦下产生的巨大热量,使得飞船内的温度骤升,不适感传遍身体的每一根神经,快要撑不住了!好在飞船很快进入太空,不适感渐渐消失。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历经21小时的太空之旅,火箭顺利返航。至此,杨利伟成为了中国太空第一人,他的名字和太空、宇航紧紧联系在一起。

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多重原因,杨利伟选择退居幕后,2005年杨利伟担任中国航天员科研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他在幕后默默的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服务,为着航天事业积累后备力量。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英雄背后的故事

他是英雄,同时也是一位妻子的丈夫,一个女孩的父亲。杨利伟与妻子张玉梅是高中同学,两人的感情在日渐的相处中不断升温。

1990年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很快婚后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的诞生给这个小家带了无数的欢声笑语,张玉梅辞掉了学校的工作,全身心的照顾家庭。在女儿不满一岁的时候,杨利伟就赶赴外地参加集中训练。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女儿两岁的时候,被确诊患有疾病,仅仅不到数月,杨利伟便接到的妻子的电话,小女儿去世了。这通电话无异于晴天霹雳,“女儿她还这么小,为什么上天要这么对待自己?”深处异地的杨利伟在电话这头声嘶力竭的呐喊。

英雄站在聚光灯下,全身闪耀光芒,褪去一身华服,却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曾在深夜痛哭流涕,也曾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也曾如我们一样……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那一刻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是女儿的重病和妻子的离职的苦楚

以上这段话是杨利伟获得感动中国时节目组对他的颁奖词,巨大的成功背后,也意味着巨大的付出。

妻子的全力支持、家人的理解,战友的鼓励,所有的一切,成就了杨利伟,成就了这位“中国航天第一人”。回望过去,中国人的足迹不断迈向宇宙的更深处;展望未来,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迈向更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