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 | L-朵朵

編輯 | 笑史雲煙

2003年10月15日9點,最後一聲“滴答”聲在寂靜的指揮廳響起,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指揮屏,豆大的汗珠從張建啟的額邊滑落。這位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總指揮師即使已經檢查了一遍又一遍,這一刻真正來臨之時,聲音也止不住顫抖。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點火!”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載人航天發射場上,長征二号f運載火箭沖破高達100多米的發射塔架,随着火箭底部噴射出的紅色烈焰,大陸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五号”在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飛向了太空。

飛船按照預定軌道圍繞地球飛行了14圈後從太空開始返航,經曆了持續21小時的太空之旅,“神舟五号”穩穩落在了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媒體蜂擁而至,在層層掌聲與閃光燈的包裹下,楊利偉從傳回艙中緩緩走出,這位“太空第一人”滿載着國人的希望回來了,他向着周圍歡呼喝彩的人群不停地揮手示意。

這時,人群中突然傳出一聲大喊:“楊利偉,你倒是說句話啊!”楊利偉擡頭看向飄揚在着陸場上的五星紅旗,那就早已經在心中默念過多次的話脫口而出:“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後來在媒體的采訪中,楊利偉說他在神舟五号飛船進入太空的那一刻在工作日志背面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啦!”鮮豔的五星紅旗終于被帶向漫漫無際的太空中,向世界展示它獨有的魅力。從此,太空中多了一抹中國紅!

楊利偉的“人生第一次”也是中華民族載入史冊的“第一次”,華夏子孫憧憬了五千年的飛天夢,終于在這一天圓夢了!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将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中國的首次飛行比起其他國家來說,是一次完整的太空飛行,可以說實作了“大跳躍”。

腳下路 追夢人

遼甯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的一戶人家,一個男孩正從窗戶努力探頭看着天上劃過的飛機,即使飛機飛遠了,隻留下一行長長的雲痕,男孩還是呆呆地看着。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這名男孩就是楊利偉,從小楊利偉就懷揣着一份航天夢,木桌上擺滿了廢舊筷子、樹枝搭建的飛機模型,一張小小的床就是他的飛機場……

高中時期,楊利偉憑借着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裡最好的高中,理科成績突出的他,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不算難題。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1983年,空軍學校到楊利偉所在的高中招生,楊利偉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嚴格的篩查考核下,這位看似平時隻會讀書的“書呆子”,卻憑借着優秀的身體素質成順利通過考核,進入空軍第八飛行學院進行學習。

大學期間,高強度的飛機飛行訓練、失重訓練、應急救生訓練,讓楊利偉應接不暇,但是兒時的夢想一直像是一股無形的力量推着他不停地向前奔跑。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198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學士學位,後配置設定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先後成為空軍某師強擊機、殲擊機飛行員,開啟了他的天空之旅。

部隊的生活相較于大學時期更加艱苦,一次次的模拟飛行,因為長時間的高壓失重訓練,導緻楊利偉的眼部很長時間處于浮腫狀态,但是他知道自己能做的隻有堅持下來,光是飛是沒有用的,還需要飛的好,飛得高!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夜幕落下之時,空無一人的訓練場上,昏暗的燈光下投射出楊利偉的身影。

1996年,飛行時長已經超過1300多個小時,航行公裡數超7千多萬公裡的楊利偉,已經對所有的飛行訓練賽道了然于胸,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殲擊機飛行員。

兒時的夢想已經實作了……但是,好像還覺得差了些什麼,究竟是什麼呢?楊利偉也想不明白,他隻知道自己想變得更加優秀,飛向更高的天空。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就在這一年,中國航天員的選拔在楊利偉所在的部隊進行,他第一個報了名。當回到家将這個消息告訴父母妻兒時,楊父楊母坐不住了,自己的兒子已經是一名飛行員了,這本身就是一個高危行業,何況去上太空成為一名宇航員,簡直是天方夜譚!

兩名老人情緒激動,幾乎站立不住。

楊利偉的妻子張玉梅急忙上前寬慰兩位老人,她把楊利偉拉進卧室,低聲說道:“你真的考慮好了?”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楊利偉看着妻子泛起淚光的雙眼,緩緩幫妻子擦去眼角的淚,堅定地說:“我考慮好了。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張玉梅看着丈夫眼中閃爍的光芒,說到:“那你就好好去做,家裡你大可以放心。”

為了增強理論知識,楊利偉花費兩年的時間自學了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學基礎等十多門專業技能課程,床頭厚厚的一沓書籍他不知在深夜翻了多少遍,泛黃卷邊的書頁是他為了夢想拼搏的無聲證言。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正式的選拔開始了,除了要應對基礎理論知識,還要一次次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宇航員和飛行員不同,除了基礎的飛行試驗,還要考察應試者是否可以忍受沖破大氣層時的炭烤環境,是否可以适應太空的失重環境,以及在面臨意外狀況時的應急能力與荒野求生技能……

宇航員要在加速度、噪音、震動、宇宙射線的複雜環境下完成駕駛操作和觀測等多重任務,難度不言而喻……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終于,曆時兩個月,選拔名單出來了。楊利偉從八百多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成功被選為神舟五号載人飛船的預備飛行員。然而迎接他的是更加殘酷的訓練,在幾乎封閉式的模拟訓練下,他已經數月沒有和家人聯系過。飛天任務在即,留給他訓練的時間不多了。

飛天一夢 驚鴻一躍

這天終于來到的時候,反倒顯得如此的不真實,這一天在楊利偉的夢中反複出現,夢裡的自己按照訓練時的操作流程操縱飛船,看着地球完整的輪廓逐漸顯現在眼前,然而當穿上太空服,坐在駕駛室時,楊利偉不可控制的心跳加速。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随着那聲“點火”指令發出,火箭加速上升,在這個過程中火箭因劇烈抖動發生的共振現象,是以往訓練中從未有過的強度。

楊利偉的五髒六腑都在劇烈抖動中感受到強烈的擠壓感,更糟的是飛船外壁在與大氣層的摩擦下産生的巨大熱量,使得飛船内的溫度驟升,不适感傳遍身體的每一根神經,快要撐不住了!好在飛船很快進入太空,不适感漸漸消失。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曆經21小時的太空之旅,火箭順利返航。至此,楊利偉成為了中國太空第一人,他的名字和太空、宇航緊緊聯系在一起。

由于年齡和身體的多重原因,楊利偉選擇退居幕後,2005年楊利偉擔任中國航天員科研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他在幕後默默的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服務,為着航天事業積累後備力量。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英雄背後的故事

他是英雄,同時也是一位妻子的丈夫,一個女孩的父親。楊利偉與妻子張玉梅是高中同學,兩人的感情在日漸的相處中不斷升溫。

1990年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很快婚後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女兒的誕生給這個小家帶了無數的歡聲笑語,張玉梅辭掉了學校的工作,全身心的照顧家庭。在女兒不滿一歲的時候,楊利偉就趕赴外地參加集中訓練。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女兒兩歲的時候,被确診患有疾病,僅僅不到數月,楊利偉便接到的妻子的電話,小女兒去世了。這通電話無異于晴天霹靂,“女兒她還這麼小,為什麼上天要這麼對待自己?”深處異地的楊利偉在電話這頭聲嘶力竭的呐喊。

英雄站在聚光燈下,全身閃耀光芒,褪去一身華服,卻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也曾在深夜痛哭流涕,也曾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也曾如我們一樣……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那一刻我們仰望星空,或許會感覺到他注視地球的目光,他承載着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象征着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人的傑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曆史銘記。

成就這光彩人生的,是他訓練中堅韌執着,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後的理智平和。而這也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精神,這精神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還将成就我們民族更多更美好的夢想。”

航天英雄楊利偉:背後是女兒的重病和妻子的離職的苦楚

以上這段話是楊利偉獲得感動中國時節目組對他的頒獎詞,巨大的成功背後,也意味着巨大的付出。

妻子的全力支援、家人的了解,戰友的鼓勵,所有的一切,成就了楊利偉,成就了這位“中國航天第一人”。回望過去,中國人的足迹不斷邁向宇宙的更深處;展望未來,中國探索太空的腳步,必将邁向更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