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辛鹏 记者 于昕生轩
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强化"四商场"落地效应,为王桥镇、商场县,抓住板栗收获的机遇,大力推动板栗酒特色产业的升级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突破传统结构,走出产业发展新路
据统计,该镇现有约12000亩的老大板栗园,由于树木老化、管理粗放、结构不合理、投资少、种子好少、科技含量低等因素,造成产量严重减少,影响群众经济收入,降低群众对工业发展的积极性。除了板栗果实易腐变质外,温度贮藏和保鲜极难,成熟期高产价格低廉,因此板栗收购和深加工的统一管理尤为迫切。为开拓传统板栗市场,进一步拓展板栗产品深加工路径,王桥镇政府通过投资,成功引进信阳市双宏酒业有限公司并入王桥,原县闽富栗酒厂改造升级,投资3亿多元建成年产200吨板栗酒加工车间。其生态板栗种植示范基地,桃花源农场占地约500亩,设有调味酒作坊、精酿厂、古酿酒厂和生产酿造基地,并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酿造专家团队和布局的县内渠道网络和营销团队。长期以来,通过发扬信阳优质板栗产业的基本优势,振兴了古老的法国板栗酒酿造技术,倡导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在面对新一代人民面前实行白葡萄酒的脱脂和时尚。
回馈给彼此的父亲和父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民"的工作模式,实施合资投资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依托双宏观板栗酒厂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村级组织的自育功能, 促进全村集体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它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庄因缺乏集体经济而使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资金不足问题,而且雇用了企业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来工作,获得劳动报酬,增加收入,增加致富保障。酒厂年产白酒200吨,双虹酒业目前每年使用板栗1000多吨,用产出的酒废料用于养鸡、猪、菇,为农作物提供肥料,进一步带动周边100多户家庭发展特色养殖业。截至目前,双宏栗酒厂实施产业贫困覆盖65人脱贫,为贫困户提供发展生产提供就业221次,开展农业技能培训14次,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造福群众,为山区贫困群众开辟一座"山寨", 吃山,山"路致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扩大企业体量,展示特色产业新优势
栗子在中医中用于脾肾中药,加用白酒会增加脾肾的作用。栗子酒口感醇厚,功效显著,体弱者可长期服用,有利于延年益寿。目前,准备扩建,扩建后的年生产规模将超过300吨,准备扩建厂房和发酵罐,建设冷冻储存栗子,生产后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公司现已注册了该酒的三个商标:"板栗种子生浆酒"、"栗子翡翠液"、"栗子王酒",并已申请国家专利。自2015年推出以来,一直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光明。王桥镇已将板栗酒列为"王桥八珍"之一,力争称王桥镇地方特色品牌,按照食品安全体系的要求进入市场,强化标准化生产流程,严格质量标准,以"工程为王"的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 加快推进新项目在双宏观葡萄酒产业落地,加快大众收入和财富的步伐。
加强规划监管 建设行业 推广新航道
聘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该镇产业发展开展高标准规划,将板栗产业发展项目确定为该镇"十四五"期间重点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投资1800万元,将在王桥镇秋湾村扩建厂房, 酒窖、速冻仓库、仓储设备,预计年产白酒产能将扩大至500吨。项目实施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县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并为群众大力宣传,接受群众的监督。项目落地后,通过农民参与红利和扶贫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板栗酒发展空间,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