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作者:历史紫陌阁

众所周知,秦始皇在最后一次东巡天下而病逝于沙丘平台之后,其身边的近侍中车府令赵高为了保住自身地位,便怂恿游说自己负责教导的秦始皇少公子胡亥应乘机揽天下大权,继位称帝。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原因是赵高与秦始皇的长公子扶苏向来不合,而秦始皇在病逝前又特意给身在上郡防御匈奴,镇守北疆的长子留下了一道遗诏,让扶苏将军队先交给大将蒙恬统领,收到诏书后立刻启程赶回秦都咸阳来主持自己的丧礼。

秦始皇留此遗诏虽未明言立长子扶苏为继承人,但所表达之意已然不言而喻。毕竟秦始皇临终病逝前只给长子扶苏留下了一道“回秦都主持丧礼”的遗诏,而并无再对其余诸子有所安排,即便是他极为宠爱的小儿子胡亥。且这次巡游中,其余诸子中也只有这个小儿子陪伴在身旁。

秦始皇身边的近侍赵高在怂恿少公子胡亥时的第一句话也说道:“陛下驾崩了,但并没有留下诏书封诸位公子为王,只是特意给长子留下了一封信。一旦扶苏回到咸阳,肯定会立即继位成为皇帝,那么到时候你连一点封地都没有,如此该怎么办呢!”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尽管胡亥两次拒绝了老师的提议,但在赵高再三怂恿游说下,最终还是同意行篡逆之谋,废长兄扶苏而改立自己继位称帝,并且在最后对老师赵高说了一句:“现如今父皇病逝还未发丧,丧礼不知何时才能举行,怎么能用这样的事情来干扰丞相呢!”

这真是打了赵高一个措手不及,心想:“这学生胡亥真是不说不开窍,开窍起来这口比我都急啊!老夫还没说找丞相帮忙呢!你倒是心急做皇帝,掌天下之权柄”。当然这只是紫陌的一句玩笑话罢了,大家哈哈一笑而过就好。接着再说回赵高,等胡亥同意后,赵高因时间紧迫,便立即找上了一同陪秦始皇巡游天下的群臣之首左丞相李斯。

虽然赵高是秦始皇身边的近侍,也负责掌管皇帝的玉玺符印等发布诏令的印章,但官职仅为中车府令,连九卿都不是。如果废长立幼,改立诏书很难取得众大臣的信任。毕竟扶苏是秦始皇长子,朝中有很多宗室贵族和大臣支持者,天下百姓也多闻其贤名,早已认定扶苏就是将来的顺位继承人。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即便赵高借身份便利更改秦始皇遗诏,立学生胡亥为太子而最终继承帝位也不易获得大臣们支持,一旦事情败露,那必将祸连全族,受极刑而死,所冒风险极大。只有得到重臣的支持和帮助,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篡逆之事才方能顺利进行,而此次秦始皇东巡陪同的文臣之首李斯便是最好人选。

毕竟李斯当时位极人臣,贵为秦朝左相,又是开国功臣,加上秦始皇宠信,除了蒙氏家族的蒙恬、蒙毅兄弟之外,可以说是秦朝权利最大,最受宠的臣子。若能得到李斯的支持和帮助,赵高、胡亥所谋之事便能有八九成把握。

尽管李斯同公子胡亥一样,在赵高找上游说时也明言拒绝了多次,但由于担心扶苏继位后,自己的丞相之位可能会被多年以来一直辅佐扶苏的大将蒙恬夺走,为此也难保携通侯高爵而告老还乡。最终过于看重名利地位,权势富贵的李斯也同意了赵高的谋划。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接着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谋商议,进而发动了沙丘之变,毁秦始皇留给长子扶苏遗诏,另伪造两道矫诏:立秦始皇少子胡亥为太子;以不孝莫须有之罪赐死身在上郡边疆的顺位继承人扶苏。最终扶苏接到矫诏自杀,胡亥回秦都咸阳即位称帝。

那么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呢?

在史料中记载,扶苏接到赐死诏书后便想入内室自我了结,虽然在大将蒙恬以再次请示确定为由拖延了一会,但在传诏使者再三催促下,扶苏最终还是拔剑自杀而亡。

“使者至,发书,扶苏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使者数趣之。扶苏即自杀。”《史记》

为此提出疑问,扶苏拥兵三十万精锐长城边防军,又有能征善战的大将蒙恬辅佐,为何不加以反抗,而是甘愿听诏俯首自杀呢?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其实扶苏选择自杀了结也是迫不得已,反抗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臆想。因为扶苏和蒙恬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经病逝的消息,为此无法事先做好应对准备。当传召使者一行人抵达上郡,前往大帐内传达赐死诏书时,即便扶苏和蒙恬发现了其中猫腻也为时已晚,没有机会让他们再做出反抗。

“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史记》

当李斯同意参与赵高主导的沙丘之谋前后,便立即做了三件事:一,下令封锁秦始皇已经病故的消息;二,继续让秦始皇身边的近侍陪乘侍奉,每日所进献饮食和百官所奏之事由这些近侍在车中暗中代为享用和处理;三,采用恒温马车乘放秦始皇尸身,以减少尸体腐败速度。为避免所发气味,李斯又命随行官员的马车各载一袋腌制过的咸鱼,以混淆尸体腐败气味。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始皇出游,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史记》

为此除赵高、胡亥、李斯和秦始皇身边一直侍奉的几位近侍之外,并无人知晓秦始皇已然病逝的情况。虽然大将蒙恬的弟弟蒙毅在朝中担任上卿,并且每逢秦始皇外出都陪同乘坐一车,但秦始皇东巡途中染病时,就将蒙毅派出去折返祈福,为此一路每遇山川祈福的蒙毅也不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扶苏和蒙恬也就失去了在朝中的“重要内线”。

“以兵属裨将王离。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史记》

“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史记》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接着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谋废长立幼,毁秦始皇遗诏,伪造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两道矫诏。随即三人商议后决定让胡亥的门客伪装成传诏使者前往上郡赐死秦始皇长子扶苏,并以李斯的家臣接替扶苏担任督军一职,大将蒙恬的主将之位则由副将王离担任,也就是名将王翦之孙。

之后胡亥门客和李斯家臣一行人伪装成传召使者抵达上郡后,直接解除大将蒙恬兵权,为此并不知晓秦始皇病故消息而无法提前做准备的扶苏和蒙恬在失去兵权后已然没有了反抗能力。这时扶苏不自杀又能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必死之结果呢!

大将蒙恬则因始终不肯自杀,被胡亥门客下令让法吏关押在上郡阳周等待后续处置。而另一边赵高等人接到顺位继承人扶苏已死消息后,便从九原直道赶回秦都咸阳,随即公布秦始皇病逝死讯,少子胡亥承袭帝位,成为秦二世。随后举行丧礼,将秦始皇安葬于已经修建数十年的骊山皇陵。

秦始皇病逝后,其长子扶苏被赵高等人以矫诏赐死时,为何不反抗?

结语:

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谋商议发动的沙丘之变可谓是环环相扣,每个步骤都紧凑有序,以至于身在上郡而不知秦始皇病故消息的长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无法提前做出准备以应对未知风险。当少公子胡亥门客和左相李斯家臣扮作的使者一行人抵挡上郡解除蒙恬兵权后,扶苏和蒙恬也就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即便扶苏有心反抗,但却已无力回天。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