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作者:曆史紫陌閣

衆所周知,秦始皇在最後一次東巡天下而病逝于沙丘平台之後,其身邊的近侍中車府令趙高為了保住自身地位,便慫恿遊說自己負責教導的秦始皇少公子胡亥應乘機攬天下大權,繼位稱帝。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原因是趙高與秦始皇的長公子扶蘇向來不合,而秦始皇在病逝前又特意給身在上郡防禦匈奴,鎮守北疆的長子留下了一道遺诏,讓扶蘇将軍隊先交給大将蒙恬統領,收到诏書後立刻啟程趕回秦都鹹陽來主持自己的喪禮。

秦始皇留此遺诏雖未明言立長子扶蘇為繼承人,但所表達之意已然不言而喻。畢竟秦始皇臨終病逝前隻給長子扶蘇留下了一道“回秦都主持喪禮”的遺诏,而并無再對其餘諸子有所安排,即便是他極為寵愛的小兒子胡亥。且這次巡遊中,其餘諸子中也隻有這個小兒子陪伴在身旁。

秦始皇身邊的近侍趙高在慫恿少公子胡亥時的第一句話也說道:“陛下駕崩了,但并沒有留下诏書封諸位公子為王,隻是特意給長子留下了一封信。一旦扶蘇回到鹹陽,肯定會立即繼位成為皇帝,那麼到時候你連一點封地都沒有,如此該怎麼辦呢!”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盡管胡亥兩次拒絕了老師的提議,但在趙高再三慫恿遊說下,最終還是同意行篡逆之謀,廢長兄扶蘇而改立自己繼位稱帝,并且在最後對老師趙高說了一句:“現如今父皇病逝還未發喪,喪禮不知何時才能舉行,怎麼能用這樣的事情來幹擾丞相呢!”

這真是打了趙高一個措手不及,心想:“這學生胡亥真是不說不開竅,開竅起來這口比我都急啊!老夫還沒說找丞相幫忙呢!你倒是心急做皇帝,掌天下之權柄”。當然這隻是紫陌的一句玩笑話罷了,大家哈哈一笑而過就好。接着再說回趙高,等胡亥同意後,趙高因時間緊迫,便立即找上了一同陪秦始皇巡遊天下的群臣之首左丞相李斯。

雖然趙高是秦始皇身邊的近侍,也負責掌管皇帝的玉玺符印等釋出诏令的印章,但官職僅為中車府令,連九卿都不是。如果廢長立幼,改立诏書很難取得衆大臣的信任。畢竟扶蘇是秦始皇長子,朝中有很多宗室貴族和大臣支援者,天下百姓也多聞其賢名,早已認定扶蘇就是将來的順位繼承人。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即便趙高借身份便利更改秦始皇遺诏,立學生胡亥為太子而最終繼承帝位也不易獲得大臣們支援,一旦事情敗露,那必将禍連全族,受極刑而死,所冒風險極大。隻有得到重臣的支援和幫助,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篡逆之事才方能順利進行,而此次秦始皇東巡陪同的文臣之首李斯便是最好人選。

畢竟李斯當時位極人臣,貴為秦朝左相,又是開國功臣,加上秦始皇寵信,除了蒙氏家族的蒙恬、蒙毅兄弟之外,可以說是秦朝權利最大,最受寵的臣子。若能得到李斯的支援和幫助,趙高、胡亥所謀之事便能有八九成把握。

盡管李斯同公子胡亥一樣,在趙高找上遊說時也明言拒絕了多次,但由于擔心扶蘇繼位後,自己的丞相之位可能會被多年以來一直輔佐扶蘇的大将蒙恬奪走,為此也難保攜通侯高爵而告老還鄉。最終過于看重名利地位,權勢富貴的李斯也同意了趙高的謀劃。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接着趙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謀商議,進而發動了沙丘之變,毀秦始皇留給長子扶蘇遺诏,另僞造兩道矯诏:立秦始皇少子胡亥為太子;以不孝莫須有之罪賜死身在上郡邊疆的順位繼承人扶蘇。最終扶蘇接到矯诏自殺,胡亥回秦都鹹陽即位稱帝。

那麼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呢?

在史料中記載,扶蘇接到賜死诏書後便想入内室自我了結,雖然在大将蒙恬以再次請示确定為由拖延了一會,但在傳诏使者再三催促下,扶蘇最終還是拔劍自殺而亡。

“使者至,發書,扶蘇入内舍,欲自殺。蒙恬止,使者數趣之。扶蘇即自殺。”《史記》

為此提出疑問,扶蘇擁兵三十萬精銳長城邊防軍,又有能征善戰的大将蒙恬輔佐,為何不加以反抗,而是甘願聽诏俯首自殺呢?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其實扶蘇選擇自殺了結也是迫不得已,反抗隻能成為不切實際的臆想。因為扶蘇和蒙恬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經病逝的消息,為此無法事先做好應對準備。當傳召使者一行人抵達上郡,前往大帳内傳達賜死诏書時,即便扶蘇和蒙恬發現了其中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也為時已晚,沒有機會讓他們再做出反抗。

“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為上崩在外,秘之,不發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上辒車臭,乃诏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史記》

當李斯同意參與趙高主導的沙丘之謀前後,便立即做了三件事:一,下令封鎖秦始皇已經病故的消息;二,繼續讓秦始皇身邊的近侍陪乘侍奉,每日所進獻飲食和百官所奏之事由這些近侍在車中暗中代為享用和處理;三,采用恒溫馬車乘放秦始皇屍身,以減少屍體腐敗速度。為避免所發氣味,李斯又命随行官員的馬車各載一袋腌制過的鹹魚,以混淆屍體腐敗氣味。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始皇出遊,道病,使蒙毅還禱山川,未反。”《史記》

為此除趙高、胡亥、李斯和秦始皇身邊一直侍奉的幾位近侍之外,并無人知曉秦始皇已然病逝的情況。雖然大将蒙恬的弟弟蒙毅在朝中擔任上卿,并且每逢秦始皇外出都陪同乘坐一車,但秦始皇東巡途中染病時,就将蒙毅派出去折返祈福,為此一路每遇山川祈福的蒙毅也不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扶蘇和蒙恬也就失去了在朝中的“重要内線”。

“以兵屬裨将王離。遣胡亥客奉書賜扶蘇于上郡。”《史記》

“胡亥以李斯舍人為護軍。”《史記》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接着趙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謀廢長立幼,毀秦始皇遺诏,僞造賜死扶蘇、立胡亥為太子兩道矯诏。随即三人商議後決定讓胡亥的門客僞裝成傳诏使者前往上郡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并以李斯的家臣接替扶蘇擔任督軍一職,大将蒙恬的主将之位則由副将王離擔任,也就是名将王翦之孫。

之後胡亥門客和李斯家臣一行人僞裝成傳召使者抵達上郡後,直接解除大将蒙恬兵權,為此并不知曉秦始皇病故消息而無法提前做準備的扶蘇和蒙恬在失去兵權後已然沒有了反抗能力。這時扶蘇不自殺又能有什麼辦法來改變這必死之結果呢!

大将蒙恬則因始終不肯自殺,被胡亥門客下令讓法吏關押在上郡陽周等待後續處置。而另一邊趙高等人接到順位繼承人扶蘇已死消息後,便從九原直道趕回秦都鹹陽,随即公布秦始皇病逝死訊,少子胡亥承襲帝位,成為秦二世。随後舉行喪禮,将秦始皇安葬于已經修建數十年的骊山皇陵。

秦始皇病逝後,其長子扶蘇被趙高等人以矯诏賜死時,為何不反抗?

結語:

趙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謀商議發動的沙丘之變可謂是環環相扣,每個步驟都緊湊有序,以至于身在上郡而不知秦始皇病故消息的長公子扶蘇和大将蒙恬無法提前做出準備以應對未知風險。當少公子胡亥門客和左相李斯家臣扮作的使者一行人抵擋上郡解除蒙恬兵權後,扶蘇和蒙恬也就徹底失去了反抗能力,即便扶蘇有心反抗,但卻已無力回天。

文/曆史紫陌閣

回味更多曆史,下期更精彩。

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謝謝大家的支援。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