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作者:鑫姐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值得便是每个人出生时,都如同一张“白纸”一般,天真纯洁、不谙世事,是随着不断的成长,见识更多的事情,才会形成个人性格与想法,从而成为独立的个体。

老话说的好,“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看一个人小时候的样子,便能够看到他长大后的样子,行为表现也决定着未来发展,而7岁恰好是迈入小学的重要阶段,虽单纯简单,但基本该懂得的道理也都懂了。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尤其是网络时代下,各类信息庞杂且泛滥,成年人尚且不能很好的分辨事情真假,更何谈是小孩子呢?尤其是他们正处于懵懂且无畏的阶段,很可能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行为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他/她还是个小孩子,能懂什么?”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常会被长辈拿来当成掩盖错误的借口,仿佛小孩子的一切错误都应当被原谅,多说一句便是他人的不对。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但一个人是突然变坏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过程的,经历着挫折、快乐等诸多事情,才能够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与思维。

相比较而言,很多年轻家长为了不让子女走自己的“老路”,都会更加重视学生教育,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让学生能够自由成长,但显然不是彻底的“放任自流”,保不齐便会给家长带去“惊吓”。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一位宝妈在网上表示,儿子今年7岁,平时就喜欢玩手游,还喜欢拍自己照片,有一天爸爸带儿子,翻看儿子的手机才发现,手机相册里都是妈妈的照片,还酸溜溜的表示:儿子好爱你,都不拍我就拍你。

但很快两人就笑不出来了,因为照片逐渐从吃饭睡觉,慢慢变成了“私密照”,比如在妈妈洗澡的时候,从门缝里偷偷拍照,还有睡觉时自己穿清凉的睡衣的照片。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两人这才感到不对劲,并询问儿子为什么要拍这些照片,刚开始还不肯说,但爸爸一再逼问下,儿子才说实话,表示:自己的网友都有新皮肤,他也想要,而获得新皮肤的方式,就是分享家里女眷的照片。

而这番话也令人不寒而栗,到底是什么群体,会利用学生做这种不良行为,甚至“一人一块钱”众筹,便能得到一个新皮肤,代价就是女人的照片。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而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也让人不禁感慨:果然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便会被黑暗慢慢侵蚀。而再联想到还有某些高校学生偷拍女厕所、女生裙底等行为,这不就是他们长大后的模样吗?

天生的“坏种”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别大意

低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对自身的行为没有系统的观念,善恶观、是非观以及人生观等,都需要家长一点点的传输和引导。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恰如7岁男童想要游戏新皮肤一样,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没能抗住诱惑去做了,主要还是家长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也不理解学生的需求,更加没有关注到学生日常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

笔者认为,小树不修不直溜,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可要具有正确的三观,传输学生更端正的行为和理念,尤其是“性教育”更不容忽视!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正确看待学生犯错,积极引导是关键,家长需从自身做起

没有人生而完美,更没有人生而知之,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不过错误的大小程度并不相同,有的小错误稍加引导便可以,但有的大错误却需要重视起来,不断传输学生更加正确的思维和想法,让学生知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可别什么错误都轻轻揭过,那长大还得了?

家长也要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认可学生正确的行为和思想,鼓励学生勇敢表现自己,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到什么是错误,同时拥有对错误的接受能力,而不是稍有错误就动辄打骂批评,那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道路的基础,但外界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充斥,也会让低年龄段的学生不自觉“长歪”,但当家长及时引导,自然也会走上正轨。

写在最后:小孩子的“恶”,往往才是真正的“恶”,他们不懂何为正确错误,只是凭借下意识的行动去做罢了,而变好与变坏都需要一个过程,“温水煮青蛙”也是很简单的道理,家长可要把握好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并传输学生正确且端正的三观,可别放任自流,那只会自食其果!

7岁男童拍妈妈“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烂掉的

话题:你认为小孩子的“恶”,如何?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