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作者:鑫姐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值得便是每個人出生時,都如同一張“白紙”一般,天真純潔、不谙世事,是随着不斷的成長,見識更多的事情,才會形成個人性格與想法,進而成為獨立的個體。

老話說的好,“三歲看到大,七歲看到老”,看一個人小時候的樣子,便能夠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行為表現也決定着未來發展,而7歲恰好是邁入國小的重要階段,雖單純簡單,但基本該懂得的道理也都懂了。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尤其是網絡時代下,各類資訊龐雜且泛濫,成年人尚且不能很好的分辨事情真假,更何談是小孩子呢?尤其是他們正處于懵懂且無畏的階段,很可能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行為究竟是正确還是錯誤!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他/她還是個小孩子,能懂什麼?”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常會被長輩拿來當成掩蓋錯誤的借口,仿佛小孩子的一切錯誤都應當被原諒,多說一句便是他人的不對。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但一個人是突然變壞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每個人的成長都是有過程的,經曆着挫折、快樂等諸多事情,才能夠漸漸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與思維。

相比較而言,很多年輕家長為了不讓子女走自己的“老路”,都會更加重視學生教育,同時也尊重學生的個人隐私,讓學生能夠自由成長,但顯然不是徹底的“放任自流”,保不齊便會給家長帶去“驚吓”。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一位寶媽在網上表示,兒子今年7歲,平時就喜歡玩手遊,還喜歡拍自己照片,有一天爸爸帶兒子,翻看兒子的手機才發現,手機相冊裡都是媽媽的照片,還酸溜溜的表示:兒子好愛你,都不拍我就拍你。

但很快兩人就笑不出來了,因為照片逐漸從吃飯睡覺,慢慢變成了“私密照”,比如在媽媽洗澡的時候,從門縫裡偷偷拍照,還有睡覺時自己穿清涼的睡衣的照片。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兩人這才感到不對勁,并詢問兒子為什麼要拍這些照片,剛開始還不肯說,但爸爸一再逼問下,兒子才說實話,表示:自己的網友都有新皮膚,他也想要,而獲得新皮膚的方式,就是分享家裡女眷的照片。

而這番話也令人不寒而栗,到底是什麼群體,會利用學生做這種不良行為,甚至“一人一塊錢”衆籌,便能得到一個新皮膚,代價就是女人的照片。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而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也讓人不禁感慨:果然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在家長不知道的情況下,便會被黑暗慢慢侵蝕。而再聯想到還有某些高校學生偷拍女廁所、女生裙底等行為,這不就是他們長大後的模樣嗎?

天生的“壞種”背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别大意

低年齡段的學生,往往對自身的行為沒有系統的觀念,善惡觀、是非觀以及人生觀等,都需要家長一點點的傳輸和引導。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恰如7歲男童想要遊戲新皮膚一樣,他知道這樣做不對,但還是沒能抗住誘惑去做了,主要還是家長沒有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也不了解學生的需求,更加沒有關注到學生日常行為背後的真實目的。

筆者認為,小樹不修不直溜,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長可要具有正确的三觀,傳輸學生更端正的行為和理念,尤其是“性教育”更不容忽視!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正确看待學生犯錯,積極引導是關鍵,家長需從自身做起

沒有人生而完美,更沒有人生而知之,芸芸衆生,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隻不過錯誤的大小程度并不相同,有的小錯誤稍加引導便可以,但有的大錯誤卻需要重視起來,不斷傳輸學生更加正确的思維和想法,讓學生知曉什麼是正确,什麼是錯誤,可别什麼錯誤都輕輕揭過,那長大還得了?

家長也要給予學生正面的回報,認可學生正确的行為和思想,鼓勵學生勇敢表現自己,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知到什麼是錯誤,同時擁有對錯誤的接受能力,而不是稍有錯誤就動辄打罵批評,那不過是治标不治本罷了。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引導學生走上正确道路的基礎,但外界因素也不容忽視,尤其是網絡資訊的充斥,也會讓低年齡段的學生不自覺“長歪”,但當家長及時引導,自然也會走上正軌。

寫在最後:小孩子的“惡”,往往才是真正的“惡”,他們不懂何為正确錯誤,隻是憑借下意識的行動去做罷了,而變好與變壞都需要一個過程,“溫水煮青蛙”也是很簡單的道理,家長可要把握好時機,積極引導學生,并傳輸學生正确且端正的三觀,可别放任自流,那隻會自食其果!

7歲男童拍媽媽“私密照”,令人不寒而栗:人不是一下子就爛掉的

話題:你認為小孩子的“惡”,如何?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檔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