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务中编制合并报表常规方法是权益法,需要先把母公司的单体财务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调整为合并报表的权益法之后,再行编制抵消分录,其中比较复杂的是权益的调整与抵消。现实中编制合并报表(包括审计)的同仁也有这样体会,权益法先调整后抵消,有些工作是重复的,前借后贷,编制起来会有些繁琐。
大家注意分析采用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会发现,权益法调整时,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母公司应享有的部分,即母公司调整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抵消分录中子公司当期净利润母公司享有部分的投资收益一借一贷,会抵消; 且权益法调整时,子公司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抵消时,也是一借一贷,也会抵消掉。
实务中,我们可以直接采用成本法写出如下分录: 借:实收资本(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账上数字) 借:资本公积(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账上数字) 借:盈余公积(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账上数字) 借: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账上数字) 借:投资收益(本期子公司分配的股利×母公司持股比例) 借:少数股东损益(本期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账上初始投资成本,如果不增减资,金额一直不变)
贷: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贷: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本期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
贷:应付普通股股利(子公司本期分配的利润)
贷:其他综合收益(上期合并抵消分录上的数+本期变动数×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一样)
贷:年初未分配例利润(上期调整分录中的:贷方未分配利润+贷方应付普通股股利+贷方提取盈余公积-借方少数股东损益-借方投资收益)
其中,年初未分配利润也是可以倒挤的。实务中我们一般用上述公式可以进行验证。
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时我们可以把上述分录的金额设置成公式取数,简单易行。
我们还发现,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不必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先完成权益调整,再抵消。
另外,即使未取得以前年度或前任审计的合并底稿,或者一些集团第一次编制合并报表,我们采用成本法依然能完成。
End
中税汇金江苏税务师事务所
5A级税务师事务所
————————————————
智慧创造财富,诚信铸就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