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探讨

作者:DIST上海数慧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督机制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要任务。自然资源部启动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多尺度、跨区域、多要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规划实施联动监测、多维评估、协同预警和智慧决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专题会场结合理论探索、案例实践与技术创新,与专家们共同探讨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

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探讨

钮心毅 同济大学数字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时空大数据支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监测,不只是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监测,更需要对规划目标、行动策略实施效果的监测。规划实施监测要落实在对规划愿景、规划行动策略评估上。规划实施的一致性监测是规划实施监测的关键一环。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中,尤其需要关注空间格局的“规划愿景-行动策略”的实施监测。空间格局的规划实施结果无法用简单的指标表述,因此对规划实施结果与规划愿景之间的一致性的监测是关键。时空大数据具有高频更新、较高时空分辨率两大特点,使得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空间格局的规划实施监测成为了可能。时空大数据在空间格局的空间格局的“规划愿景-行动策略”的实施监测能起到关键作用。

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探讨

郭文华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

《关于开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价的几点思考》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各级国土空间规划逐步编制完成,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成为工作重点。总体思路就是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做法和经验基础上,明确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目标任务,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指标体系,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各类数据获取更新机制,基于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升级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充分利用部内外各类数据、算力、智力资源,深化分析评价与算法模型研究,提升可视化表达,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预警、定期评估和综合研判,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落地和优化调整提供支撑。

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探讨

杜培军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遥感信息智能解译方法》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先进的观测与感知技术,遥感是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支撑之一。遥感作为从空中对地观测的前沿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大、现势性强、持续动态观测、信息综合等优势,能够获得关于国土空间几何、物理与变化的信息,用于国土空间总体结构、要素分布、动态变化等的综合监测。图像智能处理是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的基础,尤其是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的遥感信息智能处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耕地、建设用地、绿地等要素是国土空间监测的重要内容,利用多光谱、多分辨率遥感数据,可以构建知识引导的要素提取模型、深度学习解译模型,实现关键要素的精准提取。通过遥感图像智能分类,能够充分利用先验知识,挖掘多源遥感数据中的丰富特征,提供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信息,支持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评价。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发现地表变化、解释国土空间演变的重要技术支撑,将传统变化检测技术与深度学习模型结合,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释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相关的变化信息。未来需要将遥感对地观测与众源大数据融合挖掘,实现对国土空间形、流要素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探讨

彭瑞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更新利用所所长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网指标体系初探讨——以浙江为例》

围绕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网建设需求,浙江省依托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正在开展相关探索,旨在通过优化信息感知网、完善数据融通网、梳理业务协同网、设计监测指标体系,落地“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要求,构建标准统一、链接畅通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网。

彭瑞在报告中交流了对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监测网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思考,并且认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需要从“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协同治理角度出发,突出“层级传导、主题关联”的系统架构特色,以国家、省市县纵向贯通、横向联通为目标,立足省级中观层面的规划执行情况,向上对接宏观国家战略导向,向下传导微观要素配置流向,分析提出严格落实空间保护责任、规划动态调整和修编、规划实施管理政策优化、保障重大项目空间落位等方面的业务需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应该在实现部门间规划实施管理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多级多类规划监测、预警和评价功能,让重大战略导向、结构优化方向、要素配置流向在空间上可视化、可量化,才能有效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稳定实施、动态调整,提高规划实施监督效能。

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探讨

邹玉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分院副院长

《上海总体规划实施年度监测探索与实践》

自“上海2035”批复以来,按照国务院和部、市要求,全市已连续开展4年总规实施年度监测和综合评估工作。基于“上海2035”和国土空间近期规划,逐步围绕指标体系、空间格局、战略任务和重点地区四个方面,构建总规实施监测、评估的内容框架。未来监测评估工作仍应不断丰富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监测、评估、预警指标体系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及时应对国家战略新要求和城市发展新趋势。针对传统监测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鼓励采用更多元、更具时效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多方法相互检验印证,确保监测、评估、预警结论客观准确。建立统一高效、规范顺畅的数据获取机制,确保数据权威准确。形成一系列、时效性强、受众不同的监测、评估成果,增强社会监督和支撑政府决策作用。

知识引领、数据融合、智能驱动下的规划实施监测路径探讨

于海昕 上海数慧产品线执行副总经理

《信息化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是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数慧认为,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监测,首先要建立健全调查监测体系,对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开展立体感知。在立体感知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规划“一张图”落实情况开展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同时,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评估评价,提供决策支持。最后,面向政府、市场、公众等参与国土空间治理的主体提供多元知识服务,解决具体问题。从信息化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角度,这项工作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监测对象全要素、多尺度;二是监测数据全周期、立体化;三是监测手段动态性、智能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