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整理

作者:答案资料

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

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A范围有大有小 B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A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 B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5)区域的整体性 6)区域的结构性

3.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1)区域规划还不是一门完整意义的科学,但具有空间科学的特征,是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区域规划是20世纪后半叶政府的重要议程;

3)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也是区域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5.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a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b对这些条件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问题诊断:a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b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和问题诊断;c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和问题诊断。

3)区域发展方向符合策略分析:a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b区域发展的分析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

第二章

1.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某种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利用该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粮食基地、煤炭基地、石油产业基地。。。);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同一种资源其开发条件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成本投入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市场售价不同,经济效益不同。山西的煤炭、中东的石油);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发展)。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2)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殊的地域分布规律;不同区域同一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过渡开垦与生态破坏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重功能和用途,例如水资源;森林等多用途的资源有选择性开发与利用

5)社会性:当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或多或少都有人类劳动的印记,人类改变植物和动物的位置及其生存的面貌和气候,甚至改变植物和动物本身。原始森林?次生林?

3.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法,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4.自然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影响区域文化、经济的发展:流域与文化;经济差异

2)区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生态环境问题(过渡开垦与水土流失);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经济支持)

5.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价与生态补偿

(一)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技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费用分析法、旅行费用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条件价值法

2.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介质、受影响的种类以及数据信息获得的难易程度、可靠性等来选取适当的核算方法进行生态环境价值或损失估算):

1)直接市场法:对于具有实际市场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以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其经济价值,以此来评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

2)替代市场法: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生态环境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3)实验评价法:针对没有市场交易和实际市场价格的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者他们对产品或服务数量选择的愿望

4)成果参照法:从某一地区曾开展的研究中取得信息,并转换得到本地区研究所需的数据。

(二)生态环境补偿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实施生态环境补偿,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补偿主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

A政府补偿:由政府作为补偿的主要承担者对补偿对象进行补偿,即各级政府通过非市场途径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经营者进行补偿,如直接给予政府补贴、进行财政援助、提供贷款优惠和利率优惠、减免收费等

B市场补偿:市场交易主体在政府制定的各类生态环境标准、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利用经济或非经济手段,通过市场行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由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主体进行补偿;由破坏主体进行补偿;由受益主体进行补偿

C社会补偿:由国内外的组织机构或者社会民间团体、个人作为补偿主体来实施的补偿

*补偿标准:生态补偿的关键与难点

* 补偿方式

补偿主体采用何种途径来实施补偿,是补偿活动的具体形式以及补偿制度的载体和运行环境

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项目、捐款;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

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物质、劳力和土地等;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6.区域发展的外部性与区域间环境问题

1)外部性的概念:a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的影响b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2)外部性的类型

A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某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引起他人效用增加或成本减少;教育、公安、消防等公共用品

B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某项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引起他人效用降低或成本增加;废物排放

3)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A生态环境问题是外部不经济性

B生态环境是公共物品:使用上的非排他性;交易上非市场性;生产上的外部性

C旅游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旅游产业由无烟到环境保护;旅游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

D外部性的解决对策

(1)外部效果的内部化:使生产者或消费者所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到他们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

(2)对策:政府的直接管辖;经济激励;自愿协商;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公众教育)

第三章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

2)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3)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4)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组成,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

2.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

(一)区域人口结构分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

(二)人口增长分析:自然增长(类的繁衍);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

第四章

1.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

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 *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2)技术进步的类型

A狭义的技术进步:工程技术,硬技术(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改进老产品,提高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劳动者技能)

B广义的技术进步:软、硬技术-工程、管理、决策(生产要素质量变化;劳工者经验、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规模经济;政策的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A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B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C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2.技术扩散的概念及形式

1)技术扩散的概念:技术进步过程分为发明、创新和扩散,扩散发生在发明和创新之后,指的是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从地理角度看,技术扩散是技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转移,由新技术的供方、受方、传递渠道构成。

2)技术扩散的形式

A空间梯度式: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过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B跳跃式: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

C空间对流式: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的技术扩散过程

3.技术引进的障碍

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需要考虑的以下障碍因素

需求障碍、资本障碍、自然资源障碍、劳动就业障碍、技术人力资源障碍、规模障碍、基础设施障碍、文化障碍、时序障碍……

第五章(不多)

1.区域经济评价的指标

*度量区域发展水平,关键是要选取合理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般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或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区域社会发展指标等。

二、综合指标

1)UNRISD(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指标体系, 15个指标,其中9个社会指标,6个经济指标,与GNP基本一致,比其更确切;针对发达国家模式设计,强调产出,很难评价国家全面物质福利水平

2)PQLI指标体系:包括人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等反映物质生活质量的指标构成;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较为简便

3)人类发展指数(HDI):包括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标准三方面——计算结果为为0~1之间的数值,0.5以下为低水平,0.5~0.799为中等水平,0.8以上为高水平的人类发展;2005年大陆人类发展指数为0.75,居世界第85位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

5)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

第六章

1.区域优势的概念: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2.区域分工的概念及基础

1)区域分开的概念:也称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从个别区域的角度看,它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则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

2)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斯密从工场手工业看到了分工的利益,然后联系到整个社会,论证了地域分工的合理性,即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绝对成本说。如每个国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是斯密地域分工学说的基石。

评价:斯密的地域分工和绝对利益原则,使资本主义下国家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促进了世界性的经济交流。他的学说对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的理论也存在明显缺陷,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之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前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这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实际也不一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是斯密之后的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是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李嘉图提出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即使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仍然会使双方均获利。

一个国家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只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从中获得实际利益。

比较圆满地说明了开展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比绝对成本论更具有普遍意义,使绝对成本论成为比较成本论的一个特例。

对世界各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做出了一般的理论解释,成为100多年来西方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相对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他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并不全面,正如斯密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一样。实际上,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是复杂的,再加上资本主义下宗主国对殖民地和保护国的经济控制,使实际情况与理论分析存在很大差距,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也属于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相互需求论是由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两国进行商品交换,其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各自对该商品需求的大小,并稳定在输出货物恰好能抵偿输入货物的水平上。

例如:

英国生产布比较优势,美国生产小麦具有比较优势

英国国内布与小麦的交换价格为1单位布=0.6单位小麦;

美国国内是1单位布=1.2单位小麦,

那么:

对于英国来讲,如果布的价格低于0.6个小麦时就不愿意出口布;

对于美国来讲,如果布的价格高于1.2时就不愿意进口布

评价:相对需求论属于比较成本理论,是比较成本理论的重要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贸易给各国带来具体的利益数量,也能够说明双方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比例。

相对来讲,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对方的比率越有利益。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论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商品流向的理论。

俄林(Bertil Cotthard Ohlin)采纳了其师赫克歇尔(Eli·Hechsher)学说的主要论点,因此常冠以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

H-O理论以价格差异的分析为出发点。

H-O理论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全世界可划分为若干大地区,大地区又可划分为亚地区,还可以逐级细化。认为,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内贸易的形成。绝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直接原因。

由于某商品的生产要素,在各地会有相对价格差异,再加上其组合状况基本一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会利用对自己有利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输出,同时输入那些需用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的商品。所以,H-O的国家贸易理论,被称为资源赋予学说。

H-O理论的结论是:1)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2)一个地区或国家出口的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地或本国相对充裕的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则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在本地或本国相对缺乏的要素的商品。

总的来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H-O理论虽然都以供给方面来论证区域分工的原因,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差别,李嘉图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各国之间的比较成本差异是由于国际间生产的特点不同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差别所造成的。而H-O理论则放弃了劳动价值论,采用供求理论体系,研究多种生产要素的禀赋、替代及价格联系。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前苏联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提出地理分工理论。

所谓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地理分工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在空间上分离。

地理分工的类型——绝对的地理分工:某一国家或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完全不能生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入;相对的地理分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虽然生产某种产品,但生产起来成本较高,因而输入这种产品。

巴氏的地理分工理论概括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学说

(六)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

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体系——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也就是说,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即所谓的竞争优势产业。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3.区域合作内容与现实性问题

区域合作的内容: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科学技术合作

1)工业贸易合作

A生产合作——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

B加工贸易合作——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三来一补”

2)资金合作

A直接投资合作:独资;合资经营(股权合资;契约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B间接投资合作:信贷;证券投资

3)劳务合作

A劳务贸易:工程承包;一般性劳务输出

B信息咨询: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化产业

C旅游

4)科学技术合作

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独自研究与开发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技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技术差距广泛存在;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

第七章

1.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及其分析的主要内容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的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分析的意义: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持续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1)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区际联系和区域分工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的评价内容

是否充分利用区域资源;

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一般技术、新技术、高精尖技术

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否吸收外部影响,能否进行自调节

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益如何。

3)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评估——处于产业结构演化的何种阶段

2.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一)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1.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2.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3.对区域就业的作用。 4.增加价值。 5.出口潜力。 6.环境影响。

(二)竞争力——1.技术先进程度。 2.产品质量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市场占有率。 5.利税效果。

第八章

1.区域规划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2.区域规划的内容

1)区域发展定位与目标。功能和目标是最主要内容

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内容。

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城镇、乡村的规模、结构、布局等。

4)基础设施规划。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

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水、土地、矿产和生物资源等。

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环境要素的现状、问题、保护目标与措施。

7)区域空间管治(土地利用规划)。以区域为空间单元的治理。

8)区域发展政策。劳动力、资金、企业区位控制、产业等政策。

3.

区域规划的工作步骤(结合案例)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区内、

区际各种条件和要素调查和分析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根据形势、资源、

条件确定发展方向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重大项目、

重点区域、保护区域的深入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根据发展战略和课题研

究拟定总体方案

(5)规划方案评估——评审前方案优选;评审

(6)报批定案:国务院审批、各级政府审批

(7)实施:方案实施与修正、完善

第九章

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2.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自主发展战略:从社会政治制度角度揭示落后不发达原因,落后是由于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造成,摆脱依附关系,取消不平等性,建立新的平等的结构和关系,落后地区才能取得发展。在不发达国家内部,必须进行彻底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摆脱依附关系,平等地发展,才能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状态。

(二)高速度增长战略: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要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高速度、高指标的发展,整个社会发展速度不高,“不发展的增长”。

(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也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

(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发展战略模式,最低层次的发展战略,出口初级产品,刺激经济增长。

(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商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消除对外的依赖性。

(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以新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

(七)信息化发展战略:根据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针对所谓后工业社会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模式。信息是决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发展智力产业部门。

3.如何进行战略抉择

(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区域的地位;区域优势与劣势;区域容量;创新活动

(二)

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环境;产业环境;企业或公司环境

(三)提出战略构想

第一种(1)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恰好有这种优势;

第二种(Ⅱ)可能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有强势;

第三种(Ⅲ)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有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第四种(Ⅳ)可能是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

第十章()

1.增长及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Perroux(佩鲁、普劳克斯)提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种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Perroux ,1955),磁极。

法国地理学家Boudeville(1957)提出“增长中心”的概念,并于1966年给出简要的增长极概念:“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2)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增长极的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极化作用: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得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这种副效果称为极化效果,这一过程称为极化作用或回流效应。

扩散作用: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称为扩散效果或波及效果,这一过程称为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2.核心—边缘理论

一、理论的提出

1966年Friedmann提出核心-边缘发展模式,,并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解释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演变机制。

二、理论核心:

区域空间可以分为核心和边缘

1)核心区域:城市或城市聚集区,支配区域

2)边缘区域: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被支配区域

核心对边缘地区的效应:极化作用,扩散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核心与边缘的作用强度发生变化

三、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评价与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四、核心-边缘理论的应用

解释典型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点-轴理论提出

在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开发理论基础上提出;

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据点开发策略。

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二、理论核心

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点-轴渐进扩散的结果形成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二、点-轴渐进理论的应用

点-轴开发模式(发展轴模式)——

a点:区域中各级中心城市

b轴: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等)

c轴带: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

4.圈层结构理论

第十二章

(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初步加工

特点:受农业原料的供给制约性较大——原料失重性大;原料不耐储存,有的储存过长;不适宜长途运输。

布局: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一般应布置在原料产地(农副产品集中产区);特别是一些初步加工,原料失重大,生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较易的初步加工业,如籽棉加工,原毛整洗,原麻脱胶,生物制药以及制糖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和下脚废料,可就地进行再加工或直接作为饲料、肥料,利于工农结合,相互支援,消除农村单纯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的不合理分工状况。总之,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区域第二产业规划布局时,一般应按照初步加工分散布点,精加工相对集中布局的原则进行,即初步加工应接近农副产品集中产区,而精加工则应集中布置在主要消费区——城市。

第十三章(3种观点)

1.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1)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

2)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

3)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

第十四章

1.城镇体系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2.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重点

1)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指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内容:

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③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④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⑧确定保护区域生忐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⑨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⑩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根据发展需要,可补充的内容:①区域开发管治区划;②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控制目标;③乡村地区非农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2)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

(一)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1. 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区位条件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区域内外联系分析、区位分析评价与区位图编绘

2.自然资源条件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的分析评价

3. 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特点分析:域镇体系的历史演变、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

4.人口与社会经济基础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教育和科技情况

5.生态环境状况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城镇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情况分析

6.域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二)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1. 城镇发展战略:指导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城镇发展战略阶段

2.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三)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1)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2)城镇体系的只能结构规划;3)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