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知识点整理信息的概念与性质: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区块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目录

  • 信息的概念与性质:
  • 信息系统的概念
    • 系统:
    • 信息系统:
  • 信息系统的发展:
    • 需求:
  •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 数据处理:
    • 数据组织:
    • 数据库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物联网技术
  • 区块链
  •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 战略规划的作用、内容和步骤
    • MIS战略规划方法
    • MIS开发方法
  •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 可行性分析
  •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 物理系统的实施
      • 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 网络系统的实施
      • 程序设计
      • 程序和系统调试

信息的概念与性质: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应

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信息经过加工可以形成知识

信息的特征: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换性、价值性

信息系统的概念

系统: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五个要素:环境、系统边界、输入、处理、输出

系统的类别: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的发展:

需求:

信息技术的飞跃以及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长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六十多年来,信息系统经历了由单机到网络,由低级到高级,由数据处理到智能处理, 由企业内部管理向外拓展的过程。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

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从系统作用的角度)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更是一个社会系统。应将管理信息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去考察,并把考察的重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社会实践,从技术方法转向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与人,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 。(从系统所处的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更是一个社会系统。应将管理信息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去考察,并把考察的重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社会实践,从技术方法转向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与人,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 。 (从组织内到组织外(组织间))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根据管理需要,及时提供所需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

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l 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

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人最终做决策

在MIS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MIS开发过程中,要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任何计算机各级的长处,使系统得到整体优化

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处理速度,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那么管理信息系统充其量只是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需要融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早期的研究者从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中抽取相应的理论,构建了MIS的理论基础

结构:

Ø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矩阵

l 纵向:基于管理任务的层次结构

l 横向: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5fof6H0V-1599273009071)(file:///C:/Users/10676/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² 基于管理任务的层次结构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M0Y8r4x-1599273009073)(C:\Users\10676\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00830161435259.png)]

不同管理层次的决策内容是不同的

战略管理层:一般是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决策者是组织的最高管理层

管理控制层:一般是半结构化或结构化决策问题,决策者为组织的中层领导

控制管理层:一般是结构化决策问题,决策者通常是组织的基层管理人员

不同管理层次的信息处理工作量是不同的。层次越高,信息处理量越小,呈金字塔形。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IOeUl4hl-1599273009075)(file:///C:/Users/10676/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54BPdoS7-1599273009076)(file:///C:/Users/10676/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jpg)][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Q6r5eUNv-1599273009078)(file:///C:/Users/10676/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各职能部门都有着自己特殊的信息需求,需要专门设计相应的功能子系统,以支持其管理决策活动

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个中信息联系,从而使各个功能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MIS正是完成信息处理的各功能子系统的综合

综合:

横向综合: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如运行控制层的人事、工资等子系统可以综合在一起,使基层的业务处理一体化。横向综合正向着资源综合的方向发展

纵向综合: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这种综合沟通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便于决策者掌握情况,进行正确分析。

纵横综合:总的综合,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系统得以形成,能够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1.生产过程的特征

从投入物的供求联系和劳动对象的性质来看,工业企业有采掘业和加工业之分,前者的劳动对象是自然资源,后者则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为此,可将工业企业分为三类:

l 采掘业

l 冶炼业

l 制造业

采掘业

采掘业是指从自然资源得到物料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如采矿、采煤、石油工业。需要较高投入,管理的重点一般为物料储运等

冶炼业

一般是流程式生产,受生产设备专用性限制,灵活性较小。物料储运和管理仍然十分重要。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这种管理非常有效

制造业

制造业是对经过加工的资源进行加工,以改变物料的物理形式的行业,如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业

特征总结:

根据上述三类企业的特点,可将其归纳为两种形式:流程式和离散式生产。

采掘、冶炼和化学工业都属于流程式生产

制造业则是离散式生产

ü 制造业的离散式生产又可分为车间作业式生产和流水生产;或分为工程项目型和车间任务型

2.MIS组织规模

大组织VS小组织

系统资源

l 小组织:常常以牺牲系统性能为代价,采用低档配置;可能陷入困境

l 大组织:更多从应用效果考虑,倾向于系统技术的先进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可能优者更优

承担风险能力

l 小组织:承担风险能力差

l 大组织:承担风险能力强

3.管理规范化程度

Ø 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

Ø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

l 大组织:由于管理的要求,机构较为完备,管理活动也较为规范

l 小组织:管理往往集中在高层领导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联系,领导决策 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

Ø 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的人机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它的成功应用必须以规范的管理模式为基础

Ø 因而,在系统开发之前,就必须对不规范的管理进行规范化,对于小组织尤其如此

Ø 应把开发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契机

4.组织的系统性

Ø 组织的系统性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又一重要环境因素

Ø 组织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Ø 系统的组织vs不系统的组织

l 系统的组织:可以准确描述和定义管理过程,能够产生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

l 不系统的组织:只知道组织的输入和输出,无法了解内部工作过程和管理流程

Ø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系统需求难以获得

Ø 除上述因素外,其它因素如:如何获得系统所需的物资和人力资源,组织内部对管理信息系统理解和认识程度、决策技术及系统的软硬件水平、人的素质等,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

5.信息处理与人

Ø 管理决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既有结构化的也有非结构化的

Ø 在现代管理中,更重要的是非结构化的决策,因而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吸收人的经验和智慧,把计算机与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Ø 计算机的长处:

l 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

l 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

l 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Ø 人信息处理的特点:

l 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l 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Ø 如何让人机和谐

l 人性化界面

l 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

l 提高终端用户的计算能力

l 信息处理与人的关系还表现在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目的:

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把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部分数据,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利用计算机科学科学地保存和管理经过处理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基本内容:

数据收集 数据转换 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数据的组织 数据的运算

数据存储 数据检索 数据输出

数据组织:

数据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管理中心要处理的数据量很大,在应用计算机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这些数据,使他们便于存储、分类、检索、归并和调用。通常可以用数组、文件及数据库来组织数据

数据结构

数据文件

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人员

数据模型

数据库操作

数据库保护

计算机网络技术

概念

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分类

网络体系结构

典型的网络通信技术

Internet

Intranet 企业内部网

多媒体网络

物联网技术

定义:

一般: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其他:

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将物联网分为感应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区块链

块链是一个分布式公共账本,通过去中心化,去信任机制,链上信息不可篡改,集体维护等可靠数据库。它源自于2008年经济危机下产生的比特币中。区块链的特征有完全分布式,可靠性和不可篡改性,去信任性,集体维护性和完全透明性。完全分布式即任一节点的损失或者失去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可靠性和不可篡改性即破坏区块链系统需要供给51%以上的节点;去信任性即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是无需互相信任的,因为每个节点都有这个网络的所有数据;集体维护性即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而这些节点是分布式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完全透明性即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区块链的重要功能是分布式记账,分布式传播和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的主要类型有公有链,即无官方组织及管理机构,无中心服务器,参与的节点按照系统规则自由介入网络、不收精致,节点间基于共识机制开展工作;联盟链即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记录交易数据;私有链即写入权限金子啊一个组织或企业手里。公开程度由该组织决定,所有参与到这个区块链中的节点都会被严格控制。区块链优点有:1.任意节点宕机不会导致网络崩溃;2.每一笔交易都是保密的;3.解决了数字货币的“双花问题”;4.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4.瞬间公证、清算、审计、政务公开。但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高能耗,数据库存储空间要求大等等。当然它在未来的前景也很被看好,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战略规划的作用、内容和步骤

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订计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内容:

1.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其中:MIS的目标确定了其应实现的功能;MIS的约束包括MIS实现的环境、条件(如管理的规章制度、人力、物力等);MIS的总体结构指明了信息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的子系统

2.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这包括计算机软件及硬件情况、产业人员的配备情况以及开发费用的投入情况等等

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步骤:

1.确定规划的性质

2.收集相关信息

3.进行战略分析

4.定义约束条件

5.明确战略目标

6.提出未来略图

7.选择开发方案

8.提出实施进度

9.通过战略规划

MIS战略规划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能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作用:

1.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

该方法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企业的组织机构,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步骤:

1.准备工作 2.调研 3.定义业务流程 4.业务过程重组 5.定义数据类 6.定义MIS的总体结构 7.确定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 8.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发计划

子系统划分 U/C矩阵法

1.数据类 2.填入功能 3.标以U或C 4.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 5.重排数据类 使所有C尽可能靠近对角线 6分组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指的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步骤:

1.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的因素

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工具:

树枝图

MIS开发方法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1.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业务功能,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根据需要增加管理控制功能。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建立MIS,一般在初装和蔓延阶段应用

特点:

优点: 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协调问题

缺点:缺乏周密性,反复修改、浪费人力

2.自上而下

从整体上协调、规划,有全面到局部,由长期到近期,从数据流、信息流出发来设计系统

一般在系统集成和成熟阶段考虑

优点: 逻辑性强 系统性好

缺点:难度大 实施进度慢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SSDM

(1)系统分析

以新系统规划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初步系统调查和详细系统调查,进行系统化分析,建立信息系统的逻辑性 输出:分析报告

(1)系统设计

代码设计 流程图设计 数据库设计 输出 设计报告

(3)

系统实施

程序设计调试 系统集成 系统转换

特点:

优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别适合开发大型MIS

缺点: 开发过程繁琐 周期长 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原型法

总结用户问题,开发一个原型系统运行 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他进行修改,知道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优点:简易 用户容易接受

缺点:不适合开发大型系统,因为返工现象特别严重

对开发人员的要求

个体性强 理解能力 沟通能力 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 耐心

面向对象方法 OOM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CASE)

是一种自动化、半自动的开发方法,它能支持除了“系统调查”之外的所有开发步骤

特点:

支持开发的全过程(除系统调查外)

能提高软件质量,可实现“软件重用”

能加快开发速度

能简化软件开发的管理和维护

能自动生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文档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可行性分析

任务 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管理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可行性分析结果的表述

报告内容 :

系统简述 项目的目标

所需资源、预算 期望效益 可行性结论

结论

可以立即开发

改进原系统

目前不可行 推迟开发

详细调查的目的原则

目的

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 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 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做好准备

用户参与原则

做到系统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互补不足,共同研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方法 开调查会 访问 发调查表 参加业务实践

管理业务调查

组织结构调查

1.组织结构指的是一个组织以及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组织结构图

系统用户角色调查

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调查管理业务流程应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内容包括 各环节处理业务 信息来源 处理方法 计算方法 信息流经去向 提供信息的时间和形态

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程调查

收集原系统全部输入单据、报表和数据库存储介质

弄清各环节上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

上述单据报表的处理行为属性

数据类型

数据流程图

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具有抽象性 表现在他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

一种是通过调查绘出的现行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经过系统化分析和改进后的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分层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办法

数据字典

作用

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 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数据字典的内容

数据项

数据元素 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名称 编号 别名 简述

数据项的程度

取值范围

数据结构 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

数据结构名称 编号

简述

数据结构组成

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处理逻辑的定义

进队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

数据存储

只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 不涉及物理组织

外部实体的定义

外部实体的编号、名称、简述及数据的流入流出

编写数据字典是系统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一旦建立,并按编号排序后,就是一本可供查阅的关于数据的字典,从系统分析一直系统设计和实施都要使用它 在数据字典的建议修正和补充过程中,始终要注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逻辑方案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新系统开发中要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总体设计

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表达了各功能之间的数据传达关系

步骤:

先为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个处理功能画出数据关系图 然后 把各个处理功能的数据关系图综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图,即信息系统流程图

功能结构图设计

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愈上层功能愈笼统 愈下层功能愈具体。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发匝道简单的过程

代码功能

1.为事务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贮和检索

2.使用代码可以提供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3.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4.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

若干原则

代码应唯一标志它所代表的事务或设计

结构应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

预留足够的位置

不要使用易于混淆的字符

要注意尽量采用不易出错的代码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计算机硬件选择

计算机网络的选择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应用软件的选择

数据存储设计

文件设计

文件设计就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量、数据的活动性格以及硬件设备的条件等,合理地确定文件类别 选择文件介质, 决定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

文件按用途:

主文件 处理文件 工作文件 周转文件 其他文件

从设计共享文件开始

数据库设计

输出设计

有关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 包括信息使用者 使用目的 报告量 使用周期 有效期 保管方法 和复写份数

输出的信息 包括输出的项目 位数 数据形式

输出格式 表格 图形 文件

输出设备

输出介质

输出设计的方法

表格信息 图形信息 图标

输出设计 ;

方便使用者

尽量使用原系统的输出格式 确需修改 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征得用户同意

考虑系统硬件性能

输出表格要考虑系统发展的需要

输出的格式和大小要根据硬件的能力设计 需输出样品 征得用户同意

输入设计的原则

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目标

控制输入量

减少输入延迟

减少输入错误(数据本身错误 数据多余或不足 数据的延误)

输入过程尽量简化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物理系统的实施

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网络系统的实施

MIS 通常是一个有通信线路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组成的网络系统

内容:

通信设备的安装

电缆线的铺设

网络性能的调试等工作

程序设计

目标

可维护性

系统需求变化时 容易对程序进行补充或修补

可靠性

不仅正常情况下能正确工作,而且在意外情况下应便于处理

可理解性

要求层次清楚 便于阅读 便于维护

效率

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节省存储空间 提高运行效率

整体上 应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具体 结构化

软件开发工具

电子表格软件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生成功能

套装软件

可视化编程工具

计算机辅助工具

程序和系统调试

程序调试 正常数据 异常数据 错误数据

分调 (功能调试)

目的

保证模块内个程序具有正确的控制关系 并测试模块的运行效率

时间 单个程序调试完以后

做法 将一个功能内所有程序按次序串联起来进行调试

总调(能行性联调)

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调试

验证控制接口和参数传递的正确性

是将主控制和调度程序与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进行总体调试 模块间相互关系方面的错误和缺陷

特殊测试

峰值负载测试

容量测试

响应时间测试

恢复能力测试

实况测试

是以过去手工处理时得出正确结果的数据作为输入 然后将新系统输出结果与手工处理结果进行比较,除严格校对结果外 还要考察系统运转的合理性、效率和可靠性

管理和维护

系统运行管理指日常管理、实时记录和及时处置 维护包括程序的维护 数据文件的维护和代码的维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