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绝对原创:回顾2011!

1、实地市场调查

2010年底的时候公司就觉得启动一个互联网项目,SoLoMo模式,所以11年初的时候老板、经理还有我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商户调查。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来说,去做市场调查确实有写胆怯,平时都是对着电脑,对着代码,对着文档,要面对面的与人交流,跨度很大。尤其是现在大多数人、商家都不愿意接受这类调查,所以一开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慢慢摸索,改变方式,采取的合作的方式来探听商家的想法。那个月,深入接触了近30家较大的商家,真正感觉的,无论怎么把自己扮演一个商家来考虑问题,都和真实商家的想法差别很大。虽然最后项目搁浅了,但是对于我来说,收获真的很大很大。

2、第一个网站

5、6月的时候自己开始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站。以前做一个一些流量站,虽然有些收入,但是只是玩着做。也就是从这个网站开始真正体会到,从头做一件事非常困难。虽然写了6年的web程序,而且是网站,但是自己真正建一个网站的确非常困难,搞备案、主机、配置环境、跨平台调试、seo、推广……我非常清晰的记得,网站发布的第一天我就基本上泄气了,我和朋友发了一天的广告,连一个咨询的人都没有。因为我们的客户是站长,相对比较集中,所以如果站长都不感兴趣,说明我们的提供的服务方向就错了,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方向的确错了。在朋友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的做,继续发帖推广,然后跟一些面向站长的团购网站合作,跟一些建站网站合作,还开发了shopex插件……最终持续了近两个月,结果依然是非常惨淡。

3、开放平台

就在我要放弃的时候,终于发现了曙光。XX开放平台与我们提供的服务有非常好的切合,于是开始第一次真正接触开放平台。其实我对开放平台了解的非常早,06年就知道了,并且在07年的时候我提交将公司的网站开放一些api出来,利用api开发discuzz、wordpress插件来做推广,当时的确非常成功。只是后来没有在关注了。这些发现XX开放平台简直算是一个救星,结果也确实是,截至到12月,每月平均收入已经达到3k,虽然不多,但是发展空间太大了。其实在开放平台上做应用也是遇到了很多问题,一开始开发出来的东西过于主观,与用户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不过经过跟大量客户的交流,是的产品更加贴近客户。

4、项目经理

在公司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高级程序员,或者是小组长,因为团队的成员在一起相处都超过了4年,非常熟悉,默契。有开发任务下来之后,我只是简单的分配一下,估计一个时间,然后就开始做了,几乎没出现过什么问题。但是2011年从开始一直都10月,我在公司基本上是无所事事,每天就是看看互联网方面的新闻,了解一下圈内的事情,一直在做一些调研工作。10月的时候有一个小项目需要一个java方向的项目经理带3个新人做,当时外包部门人手不够,所以我被临时调到外包,当了一次项目经理。虽然是做java的,但是我真没有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j2ee,做企业级应用和做网站的差别非常大,做网站几乎没用到框架,因为并发量太高了,使用框架之后都不知道如何去优化,原来的开发是也是三层,前端是velocity,中间是servlet,后面持久层是自己封装的。而且网站的广度复杂性远远超过j2ee项目,除了网站最初的功能外,后来几乎是流行什么做什么,twitter、sns、插件、api。涉及的技术更是多,flash、activeX、浏览器插件、客户端软件。互相之间通信的协议也有点乱,当时好像没流行REST。当时接手项目之后却是要求必须用SSH,一个小小的项目,java代码不到5M,里面引人的包却有50多M。整个项目我写的代码非常少,就只是一个同步服务和一个webservcie,其他时间基本上是整理需求和带新人。期间最多的感觉就是使不上劲,并不是说新人水平不高,作为应用软件开发,并不需要具备太高深的技术,反而是经验更重要。而做为项目经理,不能代替他们去写代码,只能反复的去教新人,项目的前两个星期我只做一件事,就是没30分钟巡逻一次。新人往往都不愿意主动开头问问题,所以我只能不停的去问他们,进度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如果不会一定要告诉我。本个月后总算都上路了。2个月后,项目结束了。这个项目的确让我获益良多,同时也让我体会到,当年带我的技术总监有多辛苦,真的很感激他。

2011年总算完了,作为一个钟爱互联网的程序员来说,上半年比较郁闷,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做,下半年很充实,有了自己的产品,有了带人的经历,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2012,首先是希望不会有世界末日!2011年底老板也跟我说了,2012年公司新的互联网项目已经确定方向了,到时候会大干一场,而且说要专门成立一个公司,还让我去带新人开发,有可能要用php,这一切听起来就很兴奋,希望一切能顺利到来。另外,希望我跟朋友做的那个应用淘宝图片轮播能有突破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