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响应型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之生产流程21——如何看待采购计划(IX)

作者:晓闲粗谈行业分析

响应型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之生产流程21——如何看待采购计划(IX)

在采购计划中,除了上篇文章中所提及的供应商分类与分级管理计划等计划外,还有多个比较重要的部门特色计划,今天就来聊一聊采购部门的一些特色计划,比如供应商评估计划、物料采购计划等等。

3.关联图解释

D.采购计划

采购部门特色计划属于整个采购部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计划,且这些计划还是采购部门的独有计划,此外,这些计划还是采购部门工作的核心计划。

l.供应商开发与评估计划

供应商开发和评估计划是采购部门的供应商管理的核心计划,对于供应商绩效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供应商开发与评估计划包括:采购部门定期开展新增物料的供应商开发,现有物料的新供应商开发,以及合作关系中的供应商服务质量综合评估的计划。

供应商开发与评估计划是由两个子计划构成,前者是供应商开发计划,后者是供应商评估计划。前者代表的是供应商导入,主要是针对现有项目需求而面向未来的;而后者代表的是供应商评价,主要是针对过去的供应商表现而面向未来的。

供应商开发关注的是潜在供应商的现状与公司现在的需求以及未来的需求的匹配程度;而供应商评估则关注的是现有合作供应商在过去双方的合作关系中对的综合服务水平。

为了说清楚供应商开发与评估计划,这里晓闲将这个计划分成两个子计划分别进行介绍。

1)供应商开发计划

在供应商开发计划中,采购部门需要根据现有物料以及新增物料的现状而展开。

在供应商开发这个角度上,采购部门主要面临两类供应商开发工作,分别是:现有物料的新增供应商开发工作,以及新增物料的供应商开发工作。

要想顺利完成一个供应商开发计划,就需要采购部门制定比较合理的供应商开发计划。

一个合理的供应商开发计划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合理的开发目标:目标完成难度是适当的,而不是超越现实现状的开发计划。

如果在非常顺利的前提下,一个开发周期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新供应商在很多方面的匹配度不好,整个开发周期可能长达数月。

因此,在制定开发计划时,不应当将某项开发任务的完成周期设定为一个月内完成。

比如:在晓闲曾经负责的某些原料开发新供应商时,就遇到了原本只需要1个月评估周期的新供应商,而过了1个月的时间,整个开发工作还没有开始进行。而其中的阻碍就在于其中部分环节的难度较大所致。

2.开发工作有价值:一个合理的供应商开发计划应当基于一个有价值的开发目标而展开,合理的目标包括围绕核心任务而展开开发计划;

在新供应商开发环节中,有价值的开发工作往往是基于现有工作中所遇到的明确的问题,比如成本问题、供应问题、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

最典型的案例:比如公司某个核心原料只有1家供应商,这家供应商的产品的供应经常出现问题,比如交货经常延期,产品质量经常出现问题,此外,还存在价格非常高昂的问题,其价格比同行公司同种原料的采购成本常年高出50%;另外,虽然采购价格较高,但供应商并没有很好的售后服务质量,服务响应效率非常低,在公司投诉产品质量后,往往需要一周以上才有初步反馈。

对于制造业的生产型企业而言,当面临存在供应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成本问题的供应商开发问题时,通常而言,供应问题和质量问题的优先级更高,而成本问题的重要性次之。

具体是供应问题还是质量问题更重要,则往往取决于谁的影响更大。

通常而言,质量问题似乎更关键,毕竟如果原料持续出现质量问题,那往往意味着该原料所生产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更大,因此,通常需要优先解决质量问题。

不过,如果质量问题的表现是供应商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偏低,其中有部分合格产品,部分是不合格产品,这意味着采购效率以及采购的隐性成本较高,在某种情况下,供应问题可能是更加紧迫的问题,因为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原料的筛选而得到临时地保障。

但不管如何,质量问题终究是企业的生命线,应当格外注意,且通常要将其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上看待。

而对于成本问题,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另外看待。

虽然成本问题的重要性弱于供应问题和质量问题,但它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如果企业的采购成本持续很高,这会带来非常大的运营压力,甚至包括资金问题和销售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设法控制采购成本。

3.开发工作有节奏:一个企业会存在大量的物料需要进行供应商开发工作,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应当采取比较合理的开发节奏进行开发,要尽可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团体资源,并以最高效的效率和最饱和的工作量进行开发。

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内部的资源比较有限,并不能一次性开发成百上千个新供应商的物料以及新物料的新供应商开发,因此,应当尽可能按照公司的能力水平,集中开发优先级较高的原料的供应商,再开发重要性稍弱的物料的供应商。

此外,相比于现有物料的供应商开发工作,新增物料的供应商开发工作的难度相对更大,其中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供应商评估工作,包括供应商运营质量和水平、新增物料的评审工作。

对于企业而言,常见的供应商开发计划往往是设定开发工作的优先级,并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

2)供应商评估计划

供应商评估工作是对已经合作的供应商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以优化供应商的综合绩效并改善供应商的运营质量。

在与供应商的业务往来中,我们需要定期评估双方的关系的现状,其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供应商对公司的服务水平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便更好地提高供应商的绩效水平来保障公司的业务发展。

一个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供应商才能更好地支持公司业务的发展;如果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离当下公司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就会导致公司的业务受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综合服务不低于公司合理需求的供应商才能更好地服务公司。

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时,主要关注的是这几个方面能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

a.产品品质

其中的核心在于:供应商的产品品质的好坏和稳定性是否可以满足公司产品所需的原料的质量要求。

质量好不好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质量不能达标的原料是不能满足产品需求的。

但在制造业中,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是更重要的一个指标。

如果产品品质时好时坏,就会导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提升供应商的绩效,这是有大量隐性成本的。

以化工产品的品质为例,假定企业所采购的化工原料的质量标准设定为纯度99%以上,那么,供应商的产品应当满足99%的纯度,但是,如果产品不能持续稳定在99%以上时,企业可能很难安心使用这家供应商的原料,而要想正常使用其产品,要么,企业需要投入资源去帮助供应商将产品纯度稳定在99%以上;要么,从这家企业产品中挑选纯度能够稳定在99%以上的产品;再要么,直接换掉这家供应商,而选择能够满足需求的供应商。

不论选择哪一种方法,这都表明公司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来获得所需的原材料。第一种情况意味着企业要投入供应商培养成本,第二种情况意味着公司要投入合格原料的检测成本;第三种情况意味着公司要投入供应商开发成本。

b.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一个综合评估的维度。

服务质量包括售后响应效率和质量、产品交付效率和支持力度、合作中的配合。

在一段长期的业务往来中,选择一些服务质量很好的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包括很多方面。

比如:公司需要与现有一家供应商合作开发新的原料规格时,一个能够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样品的供应商就比那些不愿意提供样品的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更高;即使不愿意提供免费样品,供应商也可以提供付费样品的供应商也是有一定支持力度的。

当然,上述关于样品的案例只是其中一部分,样品问题并不足以我们彻底判断什么样的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是好还是差的。

在这个维度上,影响比较大的是: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这一点对于服务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的评估来说尤为关键。

一旦企业采购设备后,就会选择长期使用,比如使用5年以上,其中难保不会出现设备故障问题。对于重要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设备被修好的周期越短就越好。

有些故障比较简单,对维修人员的资质要求不高,企业自己的人能够维修即可;而有些故障则必须设备生产商自己的工程师处理,工程师可以上门,也可以在自己公司维修;而有些故障则必须设备返回生产商的维修中心方可修改好。

对于设备采购方而言,一个能够提供定期设备使用方法、日常保养、日常故障处理和培训服务并提供维护人员和使用人员认证服务的供应商可以得到更好的评估结果。

而对于进口设备而言,在中国境内具备全方位设备保养的售后中心和零配件中心的设备生产商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供应商评估结果。

除了上述服务质量外,及时交付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服务质量。

在交付问题中,特殊产品需要使用专用物流,有的供应商会提供专用物流配送服务,这样的供应商具备更好的服务;而送货上门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服务质量,这样的服务质量是比需要采购方到物流配送点取货的服务水平更好。

除此之外,能够在接到快速需求后及时安排物流发货,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服务质量。

c.采购成本和付款管理

采购成本和付款管理属于供应商绩效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维度。

供应商能够提供更低成本的合格产品,以及供应商可以在付款问题和信用额度上提供必要支持的供应商,同样可以得到相对较好的供应商绩效评估得分。

响应型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之生产流程21——如何看待采购计划(IX)

d.运营水平

供应商的运营水平也是供应商绩效评估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供应商的运营水平评估中,我们需要关注供应商多个方面的运营水平,包括:永续经营风险、质量管理风险、安全事故控制水平、资金状态正常、服务质量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

如果企业在运营水平上出现风险,会导致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

假定企业在某些原料上仅有一家合格供应商,其他供应商均不可供应某种原料,如果该供应商出现重大事故导致公司直接被政府勒令停止经营,或者该供应商因为经营问题而倒闭或者破产清算,这都意味着公司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获得该类原料的资格,或者永久性地失去这种能力,这意味着原料供应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上述案例就是供应商的永续经营运营出现问题而干扰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展示。

供应商出现产品生产的质量事故,同样可能意味着该企业的产品的品质出现问题,同样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供应商评估计划的核心在于如下几点:

1)评估尽可能量化

供应商评估应当基于量化的数据而非主观印象,因此,在进行供应商评估时,应当做到如下两点:

对所有需要评估的维度给予综合评估,一般比较恰当的做法是给所有评估的维度设置评分占比,最终计算供应商的综合绩效;另外一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设定加权评分,设定不同维度的重要性权重,最终通过权重来设定比较合理的评分体系。

2)供应商评估有重点

在进行供应商评估时,不应该什么都追求,什么都评估,企业追求的供应商管理目标越多,最终达成效果的质量越差。

在服务、价格、质量等多个维度中,供应商评估的目标越少越好,最好可以控制到2-3个目标上,比如:账期和价格、质量和交货这3个目标,请注意,账期和价格是两个高度关联的目标,很多时候我们会放在一起考虑。

3)注重统计历史数据

在进行供应商评估时,应当注意统计历史数据,比如在统计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时,注意统计其交货及时的历史数据进而评估其交付及时率水平。

因此,在供应商评估计划中,应当尽可能保障对每一项供应商绩效表现的客观记录。

响应型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之生产流程21——如何看待采购计划(IX)

4)定期评估供应商绩效

供应商绩效应当定期被评估,如此方可判断供应商的综合服务质量处于何种水平中,服务质量持续上升,还是持续下降,这对未来的供应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在供应商评估计划中,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方可顺利地管理供应商的绩效。

以上为供应商开发和评估计划的相关介绍。在后续文章中,晓闲将继续介绍其他的采购计划,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后续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