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

作者:池淞子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粉增材制造装备,其主要由6kW光纤激光器、激光加工头、四路同轴送粉系统、三轴直角坐标机械系统、惰性气体(Ar)舱室、软件系统及控制系统等构成,在DLD过程中惰性气体舱室氧和水含量均小于50μL/L。

试验基板选用热轧供货状态的TC4钛合金板材,基板尺寸100mm×100mm×20mm(长×宽×高),试验前对基板表面进行打磨与清洗,后将基板进行真空干燥处理(200℃/1h)。

粉末材料均选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的金属或合金粉末,其中TC4粉末粒度范围为75~150μm,IN718粉末粒度范围为75~150μm,TC4与IN718的合金粉末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Cu粉末粒度范围为50~100μm,纯度约为99.90%,3种粉末的SEM形貌如图1所示,试验前对所有粉末进行100℃/2h的真空干燥处理,以去除粉末中的水分。

为明确Cu过渡层对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进行了有无Cu过渡层的双金属结构DLD试验,DLD主要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加工头扫描策略为往复式,图2为DLD获得的无过渡层直接结合的TC4/IN718双金属结构及Cu作为过渡层的TC4/IN718双金属结构示意图与样件宏观形貌。

对沉积态样件采用线切割工艺选取金相试样,分别对无过渡层和Cu过渡层的双金属结构金相试样的Z方向(平行于激光沉积制造方向)截面进行研磨并抛光,后进行化学腐蚀(先用HCl:C2H5OH=1:1的试剂腐蚀150s,然后使用HF:HNO3:H2O=1:6:7试剂腐蚀约15s)。

使用配有能谱分析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微观组织与元素分布进行测试,采用XRD-7000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双金属结构界面处的物相组成,扫描速度为4℃/min,扫描范围为30°~90°,选用WilsonHardnessUH250型多功能硬度计测试双金属结构各区域的维氏硬度,加载0.98N,保压时间10s。

二、结果与分析

对比有无Cu过渡层的宏观成形(图2b与2d)可知,无中间过渡层的双金属结构在样件中间高度位置出现横向(垂直于激光沉积制造方向)宏观裂纹,而Cu过渡层的双金属结构则未发现有裂纹产生,这说明了Cu过渡层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TC4/IN718双金属结构的裂纹敏感性。

为明确无过渡层双金属结构裂纹的产生原因,首先对金相试样裂纹表面附近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X射线衍射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无过渡层的双金属结构裂纹附近主要含有大量的Ti2Ni和β-Ti及少量的TiNi,根据Shang等人[17]的研究,Ti2Ni具有较高的脆硬性,这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在较大应力集中的作用下,会导致裂纹的产生。

在DLDTC4/IN718双金属结构过程中,应力集中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DLD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冷却速度,易在双金属结构中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1];另一方面,TC4和IN718的线膨胀系数(分别约为8.2×10-6和15.3×10-6K-1)相差较大,易在二者结合区域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应力,最终导致在无过渡层双金属结构的结合区域发生了明显的开裂现象。

裂纹附近的微观组织如图4所示,裂纹附近的EDS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图4a为无过渡层的双金属结构结合区域附近的宏观组织形貌,在TC4与IN718的结合区形成了2条明显横向裂纹。

其中上方横向裂纹开裂较为严重(裂纹宽度约为30μm),并在裂纹附近伴有金属碎屑脱落,说明由于金属的脆性产生的冷裂纹;而靠近TC4区域侧(下方)的裂纹则比较细小(宽度约为15μm),其边缘还存在一些与之相交且更为细小的裂纹分支,为判断这些微裂纹的形成原因与裂纹类型,对该区域(图4a中矩形框)放大,如图4b所示。

由图可知,微细裂纹分支虽然被横向裂纹分隔,但是扩展终止于TC4侧的平面晶区,根据Griffith裂纹扩展理论,裂纹扩展过程中会优先沿着消耗能量小的方向进行,且会避开抗裂性能好的区域,这说明了TC4侧的平面晶区及TC4区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18],而平面晶区以上的结合区域则具有相对较大的裂纹敏感性。

根据对图4b白色矩形框中三处微区的EDS分析结果,结合Ti-Ni二元合金平衡相图,可推断结合区域裂纹附近主要为共晶反应L→β-Ti+Ti2Ni形成的β-Ti+Ti2Ni共晶组织,此外,从裂纹扩展方式来看,该区域微裂纹均表现为穿晶扩展,说明其为脆性开裂而产生的冷裂纹。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
Cu过渡层对直接激光沉积TC4/IN718双金属结构组织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 DLD试验设备为LDM8060型激光同轴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