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万象历史:总之子》特约作者)

王文轩:感恩蒋介石地质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1889年6月29日,王先生出生于浙江宁波市一个富裕家庭。王先生长大后很聪明,13岁考试表演才俊,18岁进入上海振旦公立学校。不久,他获得了浙江官方资助,前往欧洲学习。

1912年(23岁),他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第一个地质学博士学位。他决定放弃对外生活,回到中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工作。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前排左起,王文轩、丁文江)

1913年,北洋政府成立了地质调查院,丁文江所长因缺乏人才几乎成了灯杆指挥官。王先生放弃了其他机会,自愿到地质调查局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份好工作,"他说。

当时正处在军阀混战时期,地质调查的年度经费严重不足。为了减少开支,信件、公函全部由王文轩处理,经常厌倦了手腕的疼痛。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景宁海原地震临时帐篷)

1920年(31岁),甘肃海原发生8.5级地震。听到这个消息后,王先生立即去调查。他冒着寒风雪,乘车抵达灾区,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实地调查。

他完成了中国现代地质学家对大地震的首次实地考察!从勘测回来后,王先生绘制了中国第一张地震图!整个国家都感到震惊。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中国第一个地震观测站,旗峰地震研究室)

1922年(33岁),王先生担任地质调查局局长。他在课堂上教授他的学生,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书。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大多来自他的门下。

1930年(41岁),在王文轩的主持下,中国第一个现代地震观测站——旗峰地震研究室在北平西山成立。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王文轩先生出任国民政府执行委员会秘书长,正式启程)

1932年,43岁的他成为国防计划委员会秘书长。这是政府机构的部分学术性质,他跑遍全国,对中国的资源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1934年,45岁的他在去石油的路上,发生了严重的车祸,昏迷不醒。蒋介石非常担心,下令尽一切努力营救他,最终在危险中幸存下来。事发后,王先生艰难但"救命的恩典",正式走上了这条路。1935年,他成为国民政府执行委员会秘书长。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抗日战争期间的玉门油矿)

1937年(48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先生成为经济部长,负责中国的战时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上任后,王先生立即决定在甘肃省开发玉门油矿。这是我国首次发现和投资开发规模的油田。

1944年(55岁),他的次子,一名空军飞行员,在抵抗战争中丧生。

1945年(56岁),王先生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并担任国民政府执行委员会副会长。1948年被授予中央研究所第一位院士。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1944年,王先生与前来向王新汉烈士致敬的同学合影)

1948年5月,蒋介石邀请王文贤担任行政会议第一任主席(相当于总理)。当时,国民经济乱象,物价飙升,王文轩主持了货币改革,推出了"黄金券改革"。结果,价格仍在上涨,经济正在崩溃。11月,王先生辞职。

1949年1月,蒋介石、李宗仁任"总统",王文轩任总统府秘书长。今年5月,和谈失败,王璋迅在中国共产党中排名第12位,被列为头号战犯。心情不好的王先生辞去了所有职务,逃往香港和法国。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行政会议主席王文轩签署的勋章)

1951年(62岁),在周恩来和陈毅的帮助下,王家卫宣布在国民党政府领导下划清了一条线。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返回北京的前国民党高级官员。

1954年(65岁),王先生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并继续专注于地质学。他对地质学有很深的了解,对著名的大陆漂移理论和燕山造山运动的阐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地质科学奠定了基础。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第一位回国的前国民党高级官员)

1970年(81岁),王家卫的长子被反革命分子殴打致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王文轩非常伤心,创作了十多首以"悲伤的感情"为主题的诗,如《我还在偷活,哭着全家哭泣的灵气","知道没有多少日子,到老的时候有钱的时候"。

1971年1月27日,王先生去世,享年82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中国地质科学创始人张红轩,左起,丁文江,王文轩)

(万象历史和传记写作营的578件作品,营员总之子的第16部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