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时隔15年,人们重新嗑起了庾澄庆和伊能静的糖。这两位,都已再婚,都有了新的伴侣和孩子,但这不妨碍人们狂嗑这枚过期糖。

最近这股重嗑风潮始于网友扒出的一段采访视频。视频中,主持人华少向嘉宾庾澄庆谈起《春泥》,提到“庾郎盘马地,却怕有春泥”的典故,庾澄庆的眼里出现一丝惊慌,他小心翼翼地拍手却未有声响。这被解读为眼神震惊、慌乱,余情未了。伊能静的词句则被视作少女的怀春心事,脑补她当年写下歌词前,经历过无数次搜索,了解了关于他的一切,最终默默埋下这个绵延几十年的爱的伏笔。众人回过神来,感慨这轮回般的宿命感。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华少在节目中提起“庾郎盘马地,却怕有春泥”

这实在是一种过度解读。但凡了解伊能静,都会知道她有多么充沛旺盛的表达欲。出道至今,她从未停止过对外输出。她写歌、写书、在访谈节目中大聊特聊自己,等待被理解、归纳、总结。没人解读,她就一遍遍地自我剖析。假如真有这样意味深长的梗,早该被她自己说上无数遍了。

面对此次旧糖复始,80后们还没忘记当年的牵手门:2008年,媒体拍到,伊能静牵起黄维德的手,猜测伊庾二人婚变。半年后,伊能静与庾澄庆正式发布离婚声明。可见这对眷侣昔日分开的过程并不那么令人愉悦。过来人于是警告年轻人,什么都嗑只会害了你。但不要小瞧时间的滤镜,更别小瞧嗑糖的人们,任何素材投喂给他们,都能嚼出不同口味的甜。

更何况,某种程度上说,这块陈年老糖的确比工业糖精好嗑得多。

首先,主角二人都足够好看。庾澄庆年轻时俊朗帅气。伊能静是偶像少女组合成员出道,青春、甜美自不必说,她的神情中还时常带点无辜,又有些倔强,作家朱天文形容她身上有“青春的残骸”。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朱天文形容伊能静身上有“青春的残骸”

好看是基础,“人设”也很重要。这对CP之所以令人难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二位身份、地位悬殊。差距越大,be之后的悲剧感便越强。故事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讲述的。比如王子爱上灰姑娘;比如《泰坦尼克号》,穷小子爱上富家女;最不济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同样是一种“经典”的阶级差异叙事结构......让人回味的爱情故事里,总要有外力阻碍,因此需要一对看上去不那么一致的恋人,这样,冲突剧烈,摩擦多多,考验重重,才更能凸显二人的情真意切以及那份即便全世界与我为敌,依然要和对方在一起的决心,多么悲壮孤勇,多么好嗑。

庾澄庆出生大家族,爷爷庾恩锡是昆明市市长,父亲从政,母亲是京剧名伶。相较之下,伊能静的前半生则称得上颠沛流离,故事早已被媒体说烂了: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四处漂泊,辗转香港,改嫁日本,后又回到台湾,打工补贴家用。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伤害,让她紧紧抓住婚姻这根浮木。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儿时的庾澄庆(前排)和家人

这样的组合堪称晋江文学照进现实,真真一对璧人。区别在于,晋江文学的走向,往往是救赎,是一方一边倔强地高昂头颅,喊着“可恶,怎么会这样”,一边顺滑地融入对方的生活。但在现实世界的文本中,事情往往要曲折、复杂得多。

这分属两个世界的人,相处得磕磕绊绊。当然有许多许多甜蜜,在一起23年,真真切切地爱过,又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被看见,爱的证据遍地都是。尤其是,主角之一伊能静是个表达欲如此旺盛的人。

她写《春泥》:“让我们取名叫做珍惜”;在《康熙来了》里大方分享和庾澄庆的甜蜜互动——被蚊子叮过敏,庾澄庆帮她冰敷,她慵懒到睡着;进入产房,庾澄庆拉着她的手,高唱《情非得已》,留下整套浴帽、口罩和病号服......讲到兴奋处,她笑到弯腰拍大腿。那的确是一张在幸福婚姻中的脸,笑意满盈。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伊能静在《康熙来了》上分享婚姻片段

不过这些,大概都没有自己书写来得畅快。伊能静出过好几本书。嗑糖人眼中,《生死遗言》一书中,到处都是她爱的证据:她形容庾澄庆的情感“非人类般天真粗壮”;爱恋一个人时,任何普通场景都能触发思念:“转入小商店时,忽然看到你家也订的报纸,我几乎站成化石,双脚失去行走的能力。拿着那份被透明胶带封紧的报纸,我慌慌地付钱,然后抱着报纸,以为抱住了你。”

她具备文青必备的患得患失。“于是我想我们一定要快些有自己的孩子,而且必须要多,至少三个。我像个旧社会的女子,相信孩子等于我的地位,我舍不得将你交给任何人,而我们的孩子会有我们各半的灵魂,那么你便可以永远看着我、守护我、疼爱我。”

《生死遗言》简直是一本浓烈而赤裸的情话集,她急不可耐地展示自己充盈的爱意:“爱你真有趣,我什么都可以模拟,或套一个圈套给你”“唉,真爽,还好是你”“我总在最爱你、看你微笑时,心底暗暗起誓,让我多你一天就好,多活你一天就好,我要陪伴你到最后,我要给你最初也是最终的深情,我要照顾你”......这些如今都成了确凿的证据。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伊能静《生死遗言》一书中,对庾澄庆颇多表白

噢,庾澄庆也留下过许多证据:他主持的综艺节目上,出现伊能静的视频素材,他总要得意称赞;他隔空为她唱《只有为你》,歌词里写“只有为你,我愿变成影子,跟随着你寸步不离......”;小s说伊能静“话匣子超大”,庾澄庆也能宠溺地表示,“这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蔡康永问过庾澄庆,大家都觉得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有他不这么认为吗?庾澄庆的回答满怀爱意——他先是承认他们的确分属两个世界,继而说所有男女都属两个世界,但这在他这不成阻碍,因为他思考的是如何将“两个世界变成一个世界”。

不过,两个世界终究是两个世界。情意绵绵时的意气誓言难抵现实考验。仔细阅读伊能静的文字,字里行间早已是处处潜伏的危机:他“语拙而且不懂表达”,她“极端疑心与没有安全感”;她喜欢《百年孤独》,他却因为书中人名太长,背不起来,得一直翻到前面去,干脆作罢......她无法适应婚后的生活,感觉一个自己被另一个自己撕裂,生活被电视充满,“五时我看电视六时我看电视七时我看电视八时我看电视九时我看电视十时我看电视”“我看电视我看电视我笑着看电视”“我看了比我过去所有年年日日还多的电视”......在他感到“感动且幸福”的客厅里,她感受到的是渐渐稀薄的空气、沟通的挫折和突如其来的寂寞感,像一只“充满野性的动物”被豢养,不得不故作浑然天成,于是猫不猫、狗不狗。

她早早地认定自己要宿命般在爱中吃苦。可是,她偏偏又是一个敏感、自怜、对爱贪心、无法打落牙齿和血吞,要反复自我剖析的人。于是这段爱情最终be了。

伊能静庾澄庆的爱情“起死回生”不怪网友,怪两人留下太多证据

昔日眷侣终分开

但也好在它“be”了,这样,才更让人充满嗑的动力。过期糖的好处在于,一切已成定局,像一块琥珀,形态固定,颜色透明,谁都可以从各个角度都能解读它,不用担心它再生变数。

嗑起他们来也更安全。毕竟,事件中的两位早已不是上升期艺人,不再需要担心他们为了利益出来撕破脸,撇清彼此关系。大概,已经各自建立新家庭的两人也懒得跟时下的小朋友们计较,出来叫他们不要乱嗑CP。

同时,正是因为它be了,所以可以有无数的空间可供解读。你看,连托尔斯泰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婚姻爱情不外乎如此,所以蚊子血与朱砂痣的意象才能这样源远流长。

纯糖带给人的愉悦可能是高密度的甜,有发腻的风险。但糖中带刀就不一样了,让你在甜蜜中感到一些痛楚,产生一些唏嘘,留下一些遗憾。破碎的美感比单纯的美更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伟大的爱情故事都以悲剧收场:轰轰烈烈地爱过却没有结尾,苦苦挣扎但不得不放手,毕竟,爱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态,就像童话故事总是终结在王子与公主在一起的那一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