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作者:老王撩史

01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

1942年,河南,饥肠辘辘的野外。

伟人被驱散,老人转向沟渠:300万人在灾难中丧生,300万人流离失所。

造成如此可怕局面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

有这样一句话:"水旱蝗汤,河南四害"。

洪水、干旱、蝗虫和老汤。

旧时,河南人称土匪为"老汤"。但这种老汤比土匪更坚硬,更冷血的汤恩德。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刺莓

唐恩博、子可琴、国民军二级将领,黄埔是将军的中坚,蒋介石最喜欢的三位爱心将军之一(另外两位是薛月、戴伟)。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员、陆须瑜边地区总司令。

中原饥荒,老百姓不谈生活,驻扎在河南的部队却吃空如也,横断面的暴力,直接出怨,人人恨入骨。

桂民海的将军李宗仁曾经说过:

"汤姆伯最大的缺点是军队不能被统治,纪律被浪费了。唐俊借口从事间谍活动,驻扎在村子里,除了老弱女少,都是成年男子被迫离开村子去别处寄宿。村子里很软,粮食、牛都不允许运走。当老人离开时,妇女和财产由驻军处置。为了让汤大军擦肩而过,人民的冤情沸腾起来。后来,河南人民有一句反汤的口号说:"我宁愿敌人烧死,也不愿唐军驻扎。"据我所知,这不是对唐军的诽谤(唐德刚的《李宗仁回忆录》)

第一战区总司令蒋定文也说过这样一段轶事:

有一次,他带了几个警卫出去。在路上,数百名沙漠受害者突然呼啦圈。

"我是江警官,你为什么恨我?"蒋定文看到坏事,急忙向自己汇报。

受害者一听到,就散开了:"我们以为是汤博。"

看看那时候的情况,如果真的是Tonbe,不用手指捏牙咬牙,喝血吃他的肉就不能了!

多年后,《泰晤士报》记者白树德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无论你在哪里进行采访,无论你是在重庆还是国外了解情况,结论是:政府机构、医院、军总部、大学、省级政府等机构都是徒劳的,还是濒临崩溃的边缘。这种崩溃的过程是在沉默中发生的。"

02

自然和人为灾害令人吃惊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白蹄

WhiteSyed,被称为西奥多。H. White 于 1915 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犹太人聚居区。

年轻时,美国大萧条,父亲的早逝,让家庭雪上加霜。

幸运的是,怀特努力进入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他被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导。

正是在费正清的推荐下,大学毕业后,怀特来到中国重庆,取名"白淑德",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

白秀德曾访问延安,并撰写了颇具影响力的《中国的雷霆》,被认为是中国最亲共的记者之一。

1942年,中原土地,灾难肆虐。

为了更好地了解灾情,白淑德转了不少地方,去了村子,用笔镜头记录了当时的悲惨场面。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难民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受害者中的儿童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吃树皮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被吃掉的树皮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饥饿和无助的受害者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受害者中的母亲

在从重庆发回美国的紧急信息中,白赛义德说:

"河南省北部两万平方英里的土地正在挨饿。男人和女人都在吃树皮和草根,肚子肿胀的孩子被卖给食物。成千上万的人已经死亡,数十万人迷失了方向,数千万人在整个漫长的冬天都面临着饥荒。"

"我们只在这个村子里呆了两个小时,无法分辨对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河南,人类吃人。"

"这场灾难的起因是:首先是日本人。他们摧毁了田里的庄稼,然后撤退了。他拒绝给麦田下雨。"

当然,还有国民政府和老汤森。

前一年(1941年5月)的中多山之战中,国民军损失了42,000人的生命,俘虏了35,000人,蒋介石称之为"抗日战争史上最大的屈辱"。

紧接着,蒋介石变了。通贝换下魏立煌,立即接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黄河以北损失了30多个县,汤博并没有减少1942年的征用任务,而是大大增加了人均征税!

也是从今年春天开始,河南省的上苍鹭,滴水不落,一块块的谷物在稻草中枯萎。

干旱后,蝗灾卷土重来,粮食几乎停产。蒋介石集团对救灾不好,该死的老汤又来了。

结果,一场影响3000万人、饥饿末日造成300万人死亡的饥荒突然降临到被日本人蹂躏的土地上。

受苦受难的人只有三种方式:

一是敢于冒险、奋起反抗;

二、背井离乡,逃亡率高;

第三,呆在家里,等着死。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饥饿的受害者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逃离饥荒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饥饿的儿童

03

饥荒杀死生命,像老虎一样严酷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忧心忡忡,为国家和人民",宣布拨出5亿元人民币用于救灾。

其中,2亿元用于开办粥场和灾区紧急救援,3亿元用于购买粮食援助。

然而,在短短几天内,大量难民涌向粥农场,粥被关闭了;

至于用来购买食品的3亿元法国货币,则是从上到下,贪婪地挪用,分割开来。直到1943年新小麦成熟,第一批救援食品才姗姗来迟。

呵呵,以这个价格,3亿法国元大概可以买到3000万磅的小麦。平均到河南省头级的遇难者,每人只能得到1斤!

一公斤可以吃多久?有一天?一个月?

国家政府救灾机构官员"大声疾呼":再坚持六个月,会更好!!!!

而在1942年夏秋两季接近尾声的悲惨境地,老汤还强行征用了每人10斤的"实事求是"!

在采访中,白先生从官员那里得到的解释是:

"如果人民死了,土地将是中国人。但是,如果士兵饿死,日本人将占领这片土地。"

多么高贵的皇冠。适当的饥荒会杀死生命,对老虎造成严厉伤害。

幸运的是,1943年6月,随着新小麦的成熟,造成300万人死亡的河南饥荒终于成为过去。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1942年电影国际版海报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大饥荒中的汤恩伯到底有多狠?

电影《1942》国产版海报

04

铭记历史,珍惜美好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80年转瞬即逝。

今天,伟大的中国和勤劳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正高高在上,走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路上。

但是,未来不会被遗忘,未来的老师。

请记住,苦难,珍惜当下的稳定,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来之不易的美丽。

只有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资源:

刘振云《1942年的温暖死亡》

白淑德的《中国的雷霆》

人民网络发现饥荒:1942年美国记者眼中的饥荒

宋志新,1942年:河南省大饥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