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任晓:美国“知华派”为何越来越沉默?

作者: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5月27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迎来百岁生日。1971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经过沟通商谈,与中方一起促成了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展开“破冰之旅”。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为中美建交打下了基础。

自那之后的50多年时间里,“知华派”成了美中关系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站在21世纪的今天,受到美国政坛政党争斗激烈、反华气氛日盛的生态影响,“知华派”变得越来越沉默了。

美“知华派”正出现代际更替

今年4月,美国资深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罗伯特·罗斯(中文名陆伯彬)来上海做短期研究访问。在此期间,他还去了南京和厦门进行交流或讲学。据他对笔者表示,他这次来华就是想看看今天的中国。换句话说,在三年多之后再次来华,他想要感受中国社会在这段时间里的变化。大致在同一时期,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资深杰出成就讲座教授威廉·柯比(中文名柯伟林)也前往上海进行访问。去年,笔者和他曾经在斯坦福大学见面进行过交谈,我们一致认为中美两国学术界必须保持往来,决不能“脱钩”。

这两位美国知名学者,在新冠疫情刚刚过去、国际旅行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就到访中国,反映出美国国内“知华派”学者力图准确把握今日中国的愿望。

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如今像这样的美国“知华派”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在交谈时,陆伯彬谈及当前在华盛顿,若干“知华派”人士的现状。如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两任前主任利伯索尔(中文名李侃如)和乔纳森·波拉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前主任戴维·蓝普顿等。他们中,有的逐渐上了年纪,有的相继退休。

虽然,跟上述“知华派”学者年龄相仿或60岁上下的史文、柯庆生、董云裳、罗思高等人目前仍然活跃,但陆伯彬认为,美国的“知华派”正出现代际更替。

根据笔者在美国访学时的观察,目前40岁左右的一批美国“知华派”,已经崭露头角的有康奈尔大学政治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O·S·马斯特罗(Oriana Skylar Mastro)、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菲奥娜·坎宁安(她相对更年轻一点)。再年轻一点且有一些影响的,目前还看不大出来。

新“麦卡锡主义”作祟

作为中美人文交流及相互认知的重要基础之一,从中美两国学生相互到对方国家留学的情况看,目前的情形令人担忧。

根据美驻华大使伯恩斯前不久给出的数据,目前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大约是29.5万人,而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只有350人,他称“这一数字不明智也不健康”。伯恩斯称,在过去三年他体会到中美社会“脱钩”了,希望看到更多的美国学生来中国学习,更多美国人来中国旅行。

受新冠疫情及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得并不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华的美国留学生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奥巴马政府时期,美方曾制定过一项“十万强”计划,以期在数年内使在华美国留学生的数量达到10万人。但这一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实际远未达到这一目标。而2019年,在华的美国留学生还有1.1万人,现在则跌到了只有区区数百人,达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谷底。在华的美国留学生基数如此之小,将来能够从事与中国研究相关工作的美国学者又能有几人?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笔者认为,这种情况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跟美国内的政治气氛有很大关系。近6年来,中国在美国被严重地妖魔化,“贸易战”“技术战”此起彼伏,中美关系持续下滑甚至陷入恶性螺旋。在涉华问题上,美国内出现了新“麦卡锡主义”的氛围。

上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在国会山“呼风唤雨”,调查“敌人”,制造紧张气氛。“麦卡锡主义”一度甚嚣尘上。在如此情势下,知华的外交官谢伟思、戴维斯等被迫从国务院离职,知华的学者欧文·拉铁摩尔为避祸,不得不远走他乡到英国落脚,中国问题学者费正清也曾因此受到攻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历史已经证明,所有那些恶言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和指控。如今在21世纪的美国,竟又出现了新的“麦卡锡主义”(与现任众议长名叫麦卡锡纯属巧合)氛围,致使不少人士因担心遭到攻击而噤若寒蝉。

前不久,笔者曾为一位上海的学者联系去华盛顿一所大学的相关国际研究学院逗留一周,费用均由我方自己承担。出人意料的是,对方竟无任何回应。这很明显地反映出美方人士顾虑重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惹来麻烦的心理。本来比较了解中国的人,也不太敢发出客观的声音。这样一来,就大大妨碍了实事求是对华认知的形成。美方政治因素渗透并影响到中美人文交流,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环球时报》不久前报道,近期中美高层对话中,中方已要求美方取消对中美人文交流不合理的限制和干扰,与中方一道,开展更多两国各界交往,增进人民间相互理解。

以沟通纠正“扭曲对华认知”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一批所谓的“strategists”(战略家),他们的共同点是不会中文,也不研究中国内政外交,而是一切从其信奉的大国政治理念出发,进行相应的推理。他们自以为“真理在握”,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也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而实际上,他们依据某些“理论”推理得出的,不过是扭曲的对华认知。这反映为如下的错误认识:

其一,认为中国出于对国际现状不满,想要改变甚至推翻现存的国际秩序。

其二,中国想要取代美国的世界地位。认为中国有一个长期的(有的甚至说是“秘密的”)战略目标,通过不断增强实力,最后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

其三,中国认为美国衰落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正在崛起,正好可以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

这些,都是形塑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很具有根本性的认知,然而又都是错误的。如果双方不接触、不沟通,这些错误认知就会越来越趋于强化。相互接触和沟通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之间有可能相互影响,其中就包括知华派人士的认识,他们的作用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第一,形成较为客观的认知。由于他们相对而言更了解中国,因而他们的中国叙事相对来说也会更客观一些。我们并不一定是要他们说中国的“好话”,而是希望他们在美国描述一个客观的中国形象。包括对中国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欢迎他们客观地指出来,以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第二,联系的纽带。甚嚣尘上的“脱钩”之说,是当今时代一种危险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主导下,有可能导致在各个方面都从“有”到“无”地断开中美之间的联系。这种思维和行为危害很大。我们绝不应让其主导当下和未来的两国关系。两国研究界保持联系和沟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三,沟通的桥梁。从过去多年的情况看,每当中美关系出现困难和危机,人们都会看到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身影,其作用不可低估。该组织有全职的工作人员,蓝普顿、霍尔顿、欧伦斯等先后担任会长,副会长白莉娟则几乎见证了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的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该组织工作的连续性。该委员会在多年间所开展的工作,体现了这些人士所发挥、能发挥的作用。

做好自己,让“知华”变“友华”

这里有一个思想上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些人从“知华”开始,最后却逐渐变成了“反华”。当提到这个问题时,不少人脑子里多半是有一个阴影的。这个阴影就是马修·波廷杰(中文名博明)。他会中文,当年作为《华尔街日报》记者曾在中国常驻,在此期间曾有过一些所谓“亲身感受”。直到进入特朗普政府中身居要职,以及离开白宫后,始终对中国耿耿于怀,看法非常负面,甚至成为妖魔化中国的急先锋。这是令人遗憾的。但这是不是就说明,不该让一些美国人甚至外国人学习汉语呢?当然不是。上述现象毕竟是个别的,谁都无法排除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因此对学中文的外国人进行“甄别”,那就是因噎废食了,而且实际上也无法做到。

那么,如何看一些外国人到台湾地区办的语言教学机构学习中文呢?这当然涉及到两岸之间的某种竞争,而且这种“竞争”在祖国完成统一前是难以避免的。但这个问题应以长远眼光看,外国人能够下功夫学习中文这门难学的语言文字,总的来说毕竟是一件好事。从根本上说,中国大陆为“大”,中国文化之“本”也在这儿。如果外国人士喜欢中国文化,就一定会来中国大陆造访、结交朋友,就有拉近我们与之距离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泰然处之,同时将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说到底,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进一步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魅力中国,繁荣、文明、友善、大美……那样,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外国人士从追求“知华”,到变得“友华”。(作者是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