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任曉:美國“知華派”為何越來越沉默?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5月27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迎來百歲生日。1971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訪華,經過溝通商談,與中方一起促成了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對中國展開“破冰之旅”。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直接推動了中美關系的改善,為中美建交打下了基礎。

自那之後的50多年時間裡,“知華派”成了美中關系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站在21世紀的今天,受到美國政壇政黨争鬥激烈、反華氣氛日盛的生态影響,“知華派”變得越來越沉默了。

美“知華派”正出現代際更替

今年4月,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羅伯特·羅斯(中文名陸伯彬)來上海做短期研究通路。在此期間,他還去了南京和廈門進行交流或講學。據他對筆者表示,他這次來華就是想看看今天的中國。換句話說,在三年多之後再次來華,他想要感受中國社會在這段時間裡的變化。大緻在同一時期,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資深傑出成就講座教授威廉·柯比(中文名柯偉林)也前往上海進行通路。去年,筆者和他曾經在斯坦福大學見面進行過交談,我們一緻認為中美兩國學術界必須保持往來,決不能“脫鈎”。

這兩位美國知名學者,在新冠疫情剛剛過去、國際旅行尚未完全恢複正常的情況下就到訪中國,反映出美國國内“知華派”學者力圖準确把握今日中國的願望。

筆者最直覺的感受是,如今像這樣的美國“知華派”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在交談時,陸伯彬談及目前在華盛頓,若幹“知華派”人士的現狀。如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兩任前主任利伯索爾(中文名李侃如)和喬納森·波拉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國研究系前主任戴維·藍普頓等。他們中,有的逐漸上了年紀,有的相繼退休。

雖然,跟上述“知華派”學者年齡相仿或60歲上下的史文、柯慶生、董雲裳、羅思高等人目前仍然活躍,但陸伯彬認為,美國的“知華派”正出現代際更替。

根據筆者在美國訪學時的觀察,目前40歲左右的一批美國“知華派”,已經嶄露頭角的有康奈爾大學政治學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斯坦福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O·S·馬斯特羅(Oriana Skylar Mastro)、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菲奧娜·坎甯安(她相對更年輕一點)。再年輕一點且有一些影響的,目前還看不大出來。

新“麥卡錫主義”作祟

作為中美人文交流及互相認知的重要基礎之一,從中美兩國學生互相到對方國家留學的情況看,目前的情形令人擔憂。

根據美駐華大使伯恩斯前不久給出的資料,目前在美的中國留學生大約是29.5萬人,而在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隻有350人,他稱“這一數字不明智也不健康”。伯恩斯稱,在過去三年他體會到中美社會“脫鈎”了,希望看到更多的美國學生來中國學習,更多美國人來中國旅行。

受新冠疫情及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在美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得并不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華的美國留學生的數量出現了大幅下降。奧巴馬政府時期,美方曾制定過一項“十萬強”計劃,以期在數年内使在華美國留學生的數量達到10萬人。但這一計劃的執行情況并不理想,實際遠未達到這一目标。而2019年,在華的美國留學生還有1.1萬人,現在則跌到了隻有區區數百人,達到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谷底。在華的美國留學生基數如此之小,将來能夠從事與中國研究相關工作的美國學者又能有幾人?這是很明白的道理。

筆者認為,這種情況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跟美國内的政治氣氛有很大關系。近6年來,中國在美國被嚴重地妖魔化,“貿易戰”“技術戰”此起彼伏,中美關系持續下滑甚至陷入惡性螺旋。在涉華問題上,美國内出現了新“麥卡錫主義”的氛圍。

上世紀50年代,美國聯邦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在國會山“呼風喚雨”,調查“敵人”,制造緊張氣氛。“麥卡錫主義”一度甚嚣塵上。在如此情勢下,知華的外交官謝偉思、戴維斯等被迫從國務院離職,知華的學者歐文·拉鐵摩爾為避禍,不得不遠走他鄉到英國落腳,中國問題學者費正清也曾是以受到攻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曆史已經證明,所有那些惡言都是莫須有的罪名和指控。如今在21世紀的美國,竟又出現了新的“麥卡錫主義”(與現任衆議長名叫麥卡錫純屬巧合)氛圍,緻使不少人士因擔心遭到攻擊而噤若寒蟬。

前不久,筆者曾為一位上海的學者聯系去華盛頓一所大學的相關國際研究學院逗留一周,費用均由我方自己承擔。出人意料的是,對方竟無任何回應。這很明顯地反映出美方人士顧慮重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惹來麻煩的心理。本來比較了解中國的人,也不太敢發出客觀的聲音。這樣一來,就大大妨礙了實事求是對華認知的形成。美方政治因素滲透并影響到中美人文交流,這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環球時報》不久前報道,近期中美高層對話中,中方已要求美方取消對中美人文交流不合理的限制和幹擾,與中方一道,開展更多兩國各界交往,增進人民間互相了解。

以溝通糾正“扭曲對華認知”

與此同時,美國出現了一批所謂的“strategists”(戰略家),他們的共同點是不會中文,也不研究中國内政外交,而是一切從其信奉的大國政治理念出發,進行相應的推理。他們自以為“真理在握”,想當然地認為中國也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而實際上,他們依據某些“理論”推理得出的,不過是扭曲的對華認知。這反映為如下的錯誤認識:

其一,認為中國出于對國際現狀不滿,想要改變甚至推翻現存的國際秩序。

其二,中國想要取代美國的世界地位。認為中國有一個長期的(有的甚至說是“秘密的”)戰略目标,通過不斷增強實力,最後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

其三,中國認為美國衰落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正在崛起,正好可以填補美國留下的真空。

這些,都是形塑目前美國對華政策的很具有根本性的認知,然而又都是錯誤的。如果雙方不接觸、不溝通,這些錯誤認知就會越來越趨于強化。互相接觸和溝通有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方面,之間有可能互相影響,其中就包括知華派人士的認識,他們的作用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第一,形成較為客觀的認知。由于他們相對而言更了解中國,因而他們的中國叙事相對來說也會更客觀一些。我們并不一定是要他們說中國的“好話”,而是希望他們在美國描述一個客觀的中國形象。包括對中國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歡迎他們客觀地指出來,以幫助我們做得更好。

第二,聯系的紐帶。甚嚣塵上的“脫鈎”之說,是當今時代一種危險的思維。在這種思維主導下,有可能導緻在各個方面都從“有”到“無”地斷開中美之間的聯系。這種思維和行為危害很大。我們絕不應讓其主導當下和未來的兩國關系。兩國研究界保持聯系和溝通,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第三,溝通的橋梁。從過去多年的情況看,每當中美關系出現困難和危機,人們都會看到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的身影,其作用不可低估。該組織有全職的從業人員,藍普頓、霍爾頓、歐倫斯等先後擔任會長,副會長白莉娟則幾乎見證了自尼克松訪華以來中美關系的全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該組織工作的連續性。該委員會在多年間所開展的工作,展現了這些人士所發揮、能發揮的作用。

做好自己,讓“知華”變“友華”

這裡有一個思想上的問題需要解決——有些人從“知華”開始,最後卻逐漸變成了“反華”。當提到這個問題時,不少人腦子裡多半是有一個陰影的。這個陰影就是馬修·波廷傑(中文名博明)。他會中文,當年作為《華爾街日報》記者曾在中國常駐,在此期間曾有過一些所謂“親身感受”。直到進入特朗普政府中身居要職,以及離開白宮後,始終對中國耿耿于懷,看法非常負面,甚至成為妖魔化中國的急先鋒。這是令人遺憾的。但這是不是就說明,不該讓一些美國人甚至外國人學習漢語呢?當然不是。上述現象畢竟是個别的,誰都無法排除這種情況的出現。如果是以對學中文的外國人進行“甄别”,那就是因噎廢食了,而且實際上也無法做到。

那麼,如何看一些外國人到台灣地區辦的語言教學機構學習中文呢?這當然涉及到兩岸之間的某種競争,而且這種“競争”在祖國完成統一前是難以避免的。但這個問題應以長遠眼光看,外國人能夠下功夫學習中文這門難學的語言文字,總的來說畢竟是一件好事。從根本上說,中國大陸為“大”,中國文化之“本”也在這兒。如果外國人士喜歡中國文化,就一定會來中國大陸造訪、結交朋友,就有拉近我們與之距離的機會。是以,我們可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泰然處之,同時将中華文化在全世界發揚光大。

說到底,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進一步打造可信可愛可敬的魅力中國,繁榮、文明、友善、大美……那樣,就一定會有更多的外國人士從追求“知華”,到變得“友華”。(作者是複旦大學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