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会用AI的教师或被替代!数字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作者:上观新闻

数字化时代,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5月26日,上海高校首届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总结会暨复旦大学2023年创新教与学研讨会举办。

活动中,沪上8高校共同倡议成立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课堂革命。

圆桌论坛中,几位高校校长、教授以及企业代表还就“数字化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不会用AI的教师或被替代!数字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依赖ChatGPT,会丢失创造力!

在主旨报告中,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分享了人工智能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

不会用AI的教师或被替代!数字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郑庆华认为,AI将赋能教育,但不能替代教师,但是懂得使用AI的教师可能会替代不懂得使用AI的教师。未来,人机协同将成为教育发展趋势。

他指出,ChatGPT应用于教育应该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并非创新模式,ChatGPT的数据库非常“广大”,但不够“精微”,有足够的知识量,但缺乏智能和智慧。

不会用AI的教师或被替代!数字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具体而言,如果依赖人工智会带来人才培养中的一系列问题,缺乏人际互动和同理心的培养,易导致学生社会化不足,不利于情感发展和人格健全;把ChatGPT当成解决所有问题的“大百科全书”,随时随地翻开用,将忽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时,ChatGPT还对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造成冲击,导致严重的知识产权和学术诚信问题。

人才培养的内涵不变!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认为,AI大大提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便捷性,让我们进行研究性实验的速度加快,这大大推动了工程技术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教师们将面向前沿、面向未来的东西教给学生。

不会用AI的教师或被替代!数字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丁晓东同时指出,虽然技术在改变,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并没有改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依然是人才培养面临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敏锐性、胆气,同时也不要忘记培养抗挫折能力。

知识体系、学习空间,要重构!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的范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技术的路线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不是教授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而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空间,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在实践中摸索真知,在应用场景中,发展出新的技术,诞生出新的理论。

据周傲英预测,未来的教育,知识体系将会重构,学习空间也将会重构,逐步形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和教学相长的智慧教育范式。

不会用AI的教师或被替代!数字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会上总结展示了首届“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建设”暨首届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成果,为入选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的课程和优秀组织奖高校颁发了证书。

活动中,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联盟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发起倡议成立,接受上海市教委指导。

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资源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辐射,全面赋能教师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

上海高校首届示范课堂展示交流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主办,复旦大学承办,全市30所高校积极参与。各高校充分发挥示范课堂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教学创新月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展示、研讨、论坛等互鉴交流活动。

照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