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作者:白说的白话

#云游风物之旅#

二战即将结束之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以分析日本国民性格为切入点,为解决战后盟军是否应该占领日本,以及美国应该如何管理日本等问题,著就了一份综合报告。这份报告后来成为了文化人类学和比较文化的经典之作——《菊与刀》。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而武士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所以作者用这两个象征意义极强的事物来命名这本书,意指也很明确:日本人的性格与道德逻辑是矛盾的,多重的。然而她的分析却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在从新西兰回国的飞机上,我匆匆翻完了这本被誉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纪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的著作,企望出发前,对日本多一些了解。

虽然事实证明,美国政府正是因为借鉴了书中的一些结论,比如保留了天皇制等,才使二战后的日本,避开了潜在的冲突与风险,平稳的完成转型和变革。这本书对日本人,从精神层面的分析和总结,也让“耻感文化”成为后世用来描述日本人道德和思维模式的标签。但是这本书引发了日本学界的诸多争议,而争议的焦点,正如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所言,在于鲁思“把日本人当成了同质性人群,忽略了阶层以及职业上的差异”。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东京市中心涌动的人潮

换言之,鲁思有意无意的,把日本人的精神与性格,扁平化,“二次元”化了——也就是说,受到这本书的影响,而没有实地考察过日本的人,很容易就给日本人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

纵然如那句著名的话,“一千人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一千个人没有直观感受过日本的人眼中,却几乎都是一个个“二次元”的日本。

比如我,比如老爸老妈,比如我爷爷,比如我们每一个人。

这也是为何我们对于日本的情绪总是很容易被“操纵”,因为我们眼中,其实并没有一个立体而真实的日本,对这个陌生国度的感受,也总是片面而碎片化的。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大多数人对日本的印象,扁平的如同这幅浮世绘里的人物肖像一样,虽有整体也有细节,但缺少了烟火气和真实感

所以,在这次旅行中,我试图抛下固有的“印象”,撕掉观念里对日本人的标签,用更平和的视角和心态来看待和发现日本。

从日本传统文化和贸易中心的大阪、神户、京都、名古屋,到最具象征意义的富士山和箱根,再到堆砌着物欲与喧嚣的东京,十天时间里,我和老爸老妈,穿过了“次元壁”,从关西到关东,轮番领略了日本的市井、古典、现代之风情,也从我们各自不同的视角,看到了很不同的日本。

比如老爸来之前,看了一些关于日本的文章,好奇日本到底是不是真的处处窗户没有围栏。到过了日本,他觉得,问题不在于“为什么没有”,而在于“为什么要有啊!”

老爸的另一个全新的发现,是日本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夜晚的日本城市,压根没有国内那样的灯火通明,而是“看起来怎么有些黑咕隆咚”,但这种对资源克制而恰如其分的使用,让他感觉很舒适。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大阪的夜景

但有一点让他觉得和印象中的反差很大,那就是:为何日本的食物分量都那么小,还那么贵!以及日本的交通成本也太高了吧!这样算下来,日本人虽然工资很高,但是生活成本也真的一点都不低!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面对着蟹道乐的螃蟹刺身和螃蟹料理,老爸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老爸默默地说,我不知道我要吃什么…感觉所有东西,都一口下去就没有了……没有了……有了……了……了……

对于老妈而言,来日本之前,她觉得日本应该是购物和美食的天堂。尤其在我和表哥、嫂子的“热情推介”下,她更是对在日本买买买和吃吃吃,充满了完美的幻想和期待。但是到了日本,情况出乎她的意料:

日本商店里的衣服为何那样素气逼人,虽然优雅,但是也太冷淡风了吧!转了好几圈,完全不知道该买些什么。

说好的日本的美食呢?怎么都如此清淡素雅。虽然看起来,做工精湛,像极了工艺品,但是吃起来,却不尽如人意:拉面的面条不够劲道,抹茶喝起来清淡无比而且一直都在吃茶叶,章鱼小丸子不就是一坨面糊糊裹着一块章鱼肉,以及为何要用生鸡蛋伴着米饭吃……甚至在旅行的最后一天,她不由的感慨:明天,我终于可以回家吃一顿可口的饭菜了,醋和辣椒随便加,想想都激动!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一路上,也就这顿怀石料理(图片里只是2/3的分量),算是吃好又吃饱。至于和牛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说……

然而抛开这些“落差”,在大阪城的一件小事,让她对日本人“教条而敬业”的工作态度,有了新的认知。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敬业的日本大叔,即使下着瓢泼大雨,他也坚持站在雨中完成他的工作

参观大阪城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匆匆结束参观,准备坐电瓶车去地铁站。此刻,前一班车刚走,下一班车要15分钟后才到。当等车的我们躲在屋檐下瑟瑟发抖,图中这位工作人员大叔,却一直就这样站在风雨中,背对着我们,一直到车来。车来了,任凭我们急的跳脚,他依然一丝不苟在风雨中,核对每一个人的车票,擦干每一个靠边位置的座椅,再认真地把挡雨帘拉好,目送着我们离开。

坐在电瓶车上,老妈情绪复杂的说,这日本人,未免也太教条了吧!守规则和秩序的确是应该的,我真的很敬佩他大雨天里依然这样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这几乎是我从未见到过的。但是特殊天气情况下,也要特殊处理吧,刚才这样大的雨里,你依然一丝不苟,完全按规矩办事,你也淋雨,我们也淋雨,最后大家其实都不舒服。

我却想和老妈说,如果我们跳脱出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关系,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件事,你会发现,这件小事背后,是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里,“适者生存”几乎是一种生存本能,灵活变通,是一种社会生存的技巧,成熟圆润,也一种值得肯定的处事态度与方式。

但对于日本人而言,或许尽职尽责,努力维持自己的外在形象,才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本能。他的观念里,不一定存在“灵活变通”,因为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反而会格格不入。

对我而言,能够透过老爸老妈的行为,发现这种文化、行为、理念上的差异,也正是这次和老爸老妈一起旅行的目的之一。无论嘴上怎么说“摒弃成见”,其实我们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是带着固有的观念来看待周围的事物。而透过别人,尤其是与关系亲密的人的互动中,来观察路上遇到的许多冲突和细节,或许可以跳脱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多维度的看待事物,也对到访的地方,多一层次的理解。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就如同登高才能望远。越过山丘,才能有不一样的岁月体悟。摄于神户掬星台

而也正因如此,十天的旅行之中,我们穿越了不同的“次元壁”,印象中的日本,也逐渐从一个二次元的、扁平的、标签化的国家,变成了一个饱含独一无二的感悟与故事,细节丰满,有温度,有色彩的存在。这种旅行所收获的质感,是看再多书和文章,听别人讲再多故事,也无法获得的独特体验。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图片源自网络,摄影师:Takashi Yasui

到大阪的第一个清晨,天空阴郁,时不时飘着小雨。从公寓酒店出来走入街头人群。雨下大时,人们纷纷撑开挎在手臂上的长柄雨伞。在那个瞬间,我似乎又穿越到某一个东野圭吾笔下的场景之中,亦或是某一部黑白漫画的画面里。那一刻,头脑中对日本的全部印象,与眼前的现实,混为一体。这种穿越感,却又不令人感觉到任何唐突与冲击。似乎一切本来就应该这样的顺理成章。

那些从他人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标签,那些我们总是不假思索贴给别人的标签,很多时候,是误解和误会,是膈膜和屏障的真正来源。当你心平气和的去了解,去看,定会发现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彼此。

游记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摄于富士河口湖町的民宿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卞之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