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作者:白說的白話

#雲遊風物之旅#

二戰即将結束之時,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國政府委派,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以分析日本國民性格為切入點,為解決戰後盟軍是否應該占領日本,以及美國應該如何管理日本等問題,著就了一份綜合報告。這份報告後來成為了文化人類學和比較文化的經典之作——《菊與刀》。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而武士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是以作者用這兩個象征意義極強的事物來命名這本書,意指也很明确:日本人的性格與道德邏輯是沖突的,多重的。然而她的分析卻沒有很好地展現這一點。)

在從紐西蘭回國的飛機上,我匆匆翻完了這本被譽為“20世紀50年代美國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紀中國用它認識與重新發現日本”的著作,企望出發前,對日本多一些了解。

雖然事實證明,美國政府正是因為借鑒了書中的一些結論,比如保留了天皇制等,才使二戰後的日本,避開了潛在的沖突與風險,平穩的完成轉型和變革。這本書對日本人,從精神層面的分析和總結,也讓“恥感文化”成為後世用來描述日本人道德和思維模式的标簽。但是這本書引發了日本學界的諸多争議,而争議的焦點,正如日本法學家川島武宜所言,在于魯思“把日本人當成了同質性人群,忽略了階層以及職業上的差異”。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東京市中心湧動的人潮

換言之,魯思有意無意的,把日本人的精神與性格,扁平化,“二次元”化了——也就是說,受到這本書的影響,而沒有實地考察過日本的人,很容易就給日本人貼上各式各樣的标簽。

縱然如那句著名的話,“一千人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在一千個人沒有直覺感受過日本的人眼中,卻幾乎都是一個個“二次元”的日本。

比如我,比如老爸老媽,比如我爺爺,比如我們每一個人。

這也是為何我們對于日本的情緒總是很容易被“操縱”,因為我們眼中,其實并沒有一個立體而真實的日本,對這個陌生國度的感受,也總是片面而碎片化的。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大多數人對日本的印象,扁平的如同這幅浮世繪裡的人物肖像一樣,雖有整體也有細節,但缺少了煙火氣和真實感

是以,在這次旅行中,我試圖抛下固有的“印象”,撕掉觀念裡對日本人的标簽,用更平和的視角和心态來看待和發現日本。

從日本傳統文化和貿易中心的大阪、神戶、京都、名古屋,到最具象征意義的富士山和箱根,再到堆砌着物欲與喧嚣的東京,十天時間裡,我和老爸老媽,穿過了“次元壁”,從關西到關東,輪番領略了日本的市井、古典、現代之風情,也從我們各自不同的視角,看到了很不同的日本。

比如老爸來之前,看了一些關于日本的文章,好奇日本到底是不是真的處處窗戶沒有圍欄。到過了日本,他覺得,問題不在于“為什麼沒有”,而在于“為什麼要有啊!”

老爸的另一個全新的發現,是日本人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夜晚的日本城市,壓根沒有國内那樣的燈火通明,而是“看起來怎麼有些黑咕隆咚”,但這種對資源克制而恰如其分的使用,讓他感覺很舒适。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大阪的夜景

但有一點讓他覺得和印象中的反差很大,那就是:為何日本的食物分量都那麼小,還那麼貴!以及日本的交通成本也太高了吧!這樣算下來,日本人雖然工資很高,但是生活成本也真的一點都不低!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面對着蟹道樂的螃蟹刺身和螃蟹料理,老爸的内心應該是崩潰的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老爸默默地說,我不知道我要吃什麼…感覺所有東西,都一口下去就沒有了……沒有了……有了……了……了……

對于老媽而言,來日本之前,她覺得日本應該是購物和美食的天堂。尤其在我和表哥、嫂子的“熱情推介”下,她更是對在日本買買買和吃吃吃,充滿了完美的幻想和期待。但是到了日本,情況出乎她的意料:

日本商店裡的衣服為何那樣素氣逼人,雖然優雅,但是也太冷淡風了吧!轉了好幾圈,完全不知道該買些什麼。

說好的日本的美食呢?怎麼都如此清淡素雅。雖然看起來,做工精湛,像極了工藝品,但是吃起來,卻不盡如人意:拉面的面條不夠勁道,抹茶喝起來清淡無比而且一直都在吃茶葉,章魚小丸子不就是一坨面糊糊裹着一塊章魚肉,以及為何要用生雞蛋伴着米飯吃……甚至在旅行的最後一天,她不由的感慨:明天,我終于可以回家吃一頓可口的飯菜了,醋和辣椒随便加,想想都激動!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一路上,也就這頓懷石料理(圖檔裡隻是2/3的分量),算是吃好又吃飽。至于和牛的故事,我們後面再說……

然而抛開這些“落差”,在大阪城的一件小事,讓她對日本人“教條而敬業”的工作态度,有了新的認知。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敬業的日本大叔,即使下着瓢潑大雨,他也堅持站在雨中完成他的工作

參觀大阪城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們隻好匆匆結束參觀,準備坐電瓶車去地鐵站。此刻,前一班車剛走,下一班車要15分鐘後才到。當等車的我們躲在屋檐下瑟瑟發抖,圖中這位從業人員大叔,卻一直就這樣站在風雨中,背對着我們,一直到車來。車來了,任憑我們急的跳腳,他依然一絲不苟在風雨中,核對每一個人的車票,擦幹每一個靠邊位置的座椅,再認真地把擋雨簾拉好,目送着我們離開。

坐在電瓶車上,老媽情緒複雜的說,這日本人,未免也太教條了吧!守規則和秩序的确是應該的,我真的很敬佩他大雨天裡依然這樣堅守工作崗位,盡職盡責。這幾乎是我從未見到過的。但是特殊天氣情況下,也要特殊處理吧,剛才這樣大的雨裡,你依然一絲不苟,完全按規矩辦事,你也淋雨,我們也淋雨,最後大家其實都不舒服。

我卻想和老媽說,如果我們跳脫出乘客和從業人員的關系,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待這件事,你會發現,這件小事背後,是文化上的差異:

中國文化裡,“适者生存”幾乎是一種生存本能,靈活變通,是一種社會生存的技巧,成熟圓潤,也一種值得肯定的處事态度與方式。

但對于日本人而言,或許盡職盡責,努力維持自己的外在形象,才是一種社會生活中的本能。他的觀念裡,不一定存在“靈活變通”,因為這與他所處的環境,反而會格格不入。

對我而言,能夠透過老爸老媽的行為,發現這種文化、行為、理念上的差異,也正是這次和老爸老媽一起旅行的目的之一。無論嘴上怎麼說“摒棄成見”,其實我們始終,自覺或不自覺地,是帶着固有的觀念來看待周圍的事物。而透過别人,尤其是與關系親密的人的互動中,來觀察路上遇到的許多沖突和細節,或許可以跳脫出自己的思維模式,多元度的看待事物,也對到訪的地方,多一層次的了解。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就如同登高才能望遠。越過山丘,才能有不一樣的歲月體悟。攝于神戶掬星台

而也正因如此,十天的旅行之中,我們穿越了不同的“次元壁”,印象中的日本,也逐漸從一個二次元的、扁平的、标簽化的國家,變成了一個飽含獨一無二的感悟與故事,細節豐滿,有溫度,有色彩的存在。這種旅行所收獲的質感,是看再多書和文章,聽别人講再多故事,也無法獲得的獨特體驗。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圖檔源自網絡,攝影師:Takashi Yasui

到大阪的第一個清晨,天空陰郁,時不時飄着小雨。從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酒店出來走入街頭人群。雨下大時,人們紛紛撐開挎在手臂上的長柄雨傘。在那個瞬間,我似乎又穿越到某一個東野圭吾筆下的場景之中,亦或是某一部黑白漫畫的畫面裡。那一刻,頭腦中對日本的全部印象,與眼前的現實,混為一體。這種穿越感,卻又不令人感覺到任何唐突與沖擊。似乎一切本來就應該這樣的順理成章。

那些從他人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标簽,那些我們總是不假思索貼給别人的标簽,很多時候,是誤解和誤會,是膈膜和屏障的真正來源。當你心平氣和的去了解,去看,定會發現一個鮮活而真實的彼此。

遊記 | 穿越“次元壁”的日本初印象

攝于富士河口湖町的民宿

你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斷章》,卞之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