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好的年纪投身军营,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被侵占,她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场,是这场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烈士,他就是最美女战士、军中芭蕾之花郭蓉蓉,也是越战题材电影《芳华》中何小萍的原型。
郭蓉蓉,女,1955年生,山东省福山县人,中共党员,1974年9月参军,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二师政治部电影队队长。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中牺牲,终年24岁,荣记三等功。
1974年,此时的郭蓉蓉已经到了可以入伍的年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19岁的她报名参军,并成功入选为文艺兵。1976年演出时,她因低血糖昏倒在舞台上,被送进医院,即使是这样的身体条件,她仍然在第二天就恳求医生让她出院继续参加演出;担任电影放映员是在1978年的事,她因工作需要离开了舞台,对于新的工作她的适应能力也出奇的快。以前别人都要头疼的故障,她三下两下就排除了,就在这一年的九月郭蓉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郭蓉蓉所在的部队接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命令,部队在广西龙州县下洞地区待命,郭蓉蓉被分配到伤烈组工作;她的工作热情一如既往,投入战斗时也不例外,在构筑防炮洞、寻找水源、照顾伤兵等工作中,她总是一马当先。
前线伤烈组人手缺乏,她护送烈士,每天几乎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便能让其他同志得到更好的休息。在伤烈组她的工作依旧十分出色,什么时候来伤员,什么时候进行救护和登记,她都了然于心。
当时162师于1979年2月19日从广西水口关加入作战,勇渡平江,打通公路,直奔高平,一路高歌猛进。
郭蓉蓉所在的伤烈组于2月26日乘车奔赴前线执行收容伤员和烈士遗体的任务,她们接上了烈士,在回国的路中被越军给突袭了;那条公路蜿蜒曲折,地形十分复杂,公路两旁树木众多,越军就借助枝叶茂密的条件,常常在埋伏在山林中对来往的车辆进行袭击。
郭蓉蓉的伤烈组虽然是在后方运送伤兵和烈士,但危险程度不亚于前线迎敌。当天下午,郭蓉蓉和伤烈组的同志一起把烈士遗体抬上汽车;在公路上行进的途中就遭遇了越军的伏击。在敌人三面火力点的猛烈射击中,郭蓉蓉不幸中弹牺牲。
随行的战士很快对这场突发的战斗做出了反应,他们带着剩余的医护人员还有重伤员下车寻找掩体,形势危急之中无法顾及郭蓉蓉的遗体,只听汽车"轰"地发生了爆炸,郭蓉蓉的遗体也随着汽车的燃烧变成了灰烬。
她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忠爱的祖国,她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位牺牲的女兵,当郭蓉蓉牺牲的消息在部队传开后,更加激发了战士们战斗的决心,大家都发誓要为郭蓉蓉报仇雪恨;郭蓉蓉牺牲后,师政治部给她追授了个人三等功,并追认为烈士,并于1979年,将她的骨灰安葬在了广西龙州烈士陵园;多年后,郭蓉蓉的墓碑被迁回到了老家山东福山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