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寻找合适的运营人才?

关于运营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运营?

运营运营,运作经营。一切可以通过运作手段达成经营目标的工作内容都可以称之为运营,

按照岗位细分下来有: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品牌运营、市场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

按运营职责划分,运营包括拉新、激活、留存、转化、裂变等。

但是现在大部分同学脑海中闪现出来的运营就是运营微信公众号,写写文章、发发推送。这也不能完全怪新入行的同学们,毕竟很多运营的工作是通过媒体发声展开,而微信公众号作为自带流量的媒体内容创作平台,天然的能够融合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甚至品牌市场渠道运营的部分工作。

从岗位的细分上,每一块运营工作都是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研究的。

内容运营:要思考如何做选题?如何生产对于目标用户有质量有价值的内容?

用户运营:要思考怎样才能提升粘性、建立用户忠诚度?什么方式可以达成用户产生转化的目标?

活动运营:要思考什么样的活动用户愿意参加不骂娘?活动的效果是否能达成预期效果?

品牌运营:要思考怎样让用户发现、认识、喜欢、忘不了、去分享自己的品牌?怎样低成本达成品牌信任和品牌溢价双重目标?

市场运营:要思考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市场合作?市场的风向是怎样的、如何快速撕开市场的口子?

渠道运营:要思考什么样的渠道性价比最高?流量主在哪?广告主在哪?渠道关系怎么建立起来?

新媒体运营的同学:要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打造爆款实现传播?传播如何更高效的提升品牌、达成运营目标?

全栈运营的概念前段时间很火,我也认可作为运营人员应该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都涉及甚至胜任。但是,很危险的是,大部分专一岗位的运营同学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做执行并输出,并没有达成专家级别的专业技能就匆匆涉猎,觉得自己啥都能做。放长到你的职业生涯去看,你没有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独立的思考输出,很难具备较高的职业竞争力。

所以,运营之于岗位:做专做精,花时间研究并做专业化输出。

运营人员必备能力

强执行力

为什么同样是做运营,有的人刚入行却飞速成长,有的人的头衔永远是“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xx运营?运营,我一直非常非常非常强调执行力!同样是一个热点,你看到了就是仅仅停留在“哦,你有freestly么“这个层面,而厉害的小张会第一时间将热点结合自身运营工作内容产生输出一篇10W+的爆文。同样是渠道合作机会,你也许只是加一下对方微信、自我介绍一番,而厉害的小张则会第一时间研究渠道价值,输出一份渠道合作意向协议。同样是一个在朋友圈至少出现3次的活动,你也开心的参与进去还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厉害的小张则是边参与活动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出活动流程,输出活动需求并提交给产品经理……

是的,那个厉害的小张将会越来越厉害,甩出你好几条街,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运营人员成长飞快的关键点:执行力。我在面试很多想做运营的同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问:你有执行力么?大部分人给我的答案并不能让我满意。运营人员的执行力是看到好的内容好的活动好的合作机会能够第一时间思考、输出方案并执行。哪怕在执行的过程中,你就是模仿了、你就是抄袭了,那也比你看一看、笑一笑、等一等强百倍。

所以,运营之于执行:做!立刻去做!

运营策略

有人说做运营的人就是会套路,这里我更愿意称之为“策略“。低手和高手在运营执行上很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做之前在自己的大脑里搭建策略框架。简单的策略只能套路一时并不能长期让用户愿意为你的套路买单。只有长期性的策略方案,每一步的策略执行才会行之有效,持续达成运营目标。策略策略,策划谋略。策划你的运营方案,谋略你的运营目标,实质上是围绕AARRR模型做运营。 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5个单词对应着产品用户的生命周期,但是这种周期恰恰是运营人员做策略时候的思考节点。

Acquisition,如何获取用户,也许你躺在流量上做运营不需要为获取用户发愁,但你是否会思考怎样让更精准的用户进入你的“套路“里呢?

Activation,提升运营用户活跃度,低成本的刺激用户并让用户和你的产品多次发生关系,你的运营策略达到了么?

Retention,留存量高不高,留存质又如何?用户在发生关系后能否忘不了你的产品服务,持续性使用?

Revenue,获取收入,关键的关键!精心运营了一场活动、高成本做了一次推广,购买你的产品却没有几个,是产品不好还是运营策略出了问题?

Refer,你做了哪些吸引点可以让用户自传播?用户为什么可以发自内心地传播你的产品和服务?

围绕这5个点做运营策略,而不是毫无目标的去哗众取宠,消耗用户对你的产品耐心。

所以,运营之于策略:明确运营目标,做长期性策略方案。

运营思维

我一直比较关注运营人员的思维方式,脑子活的同学的确是做运营的好苗子,但是精细化的运营思维是一个好苗子长成参天大树的

绝佳养料。什么是精细化运营思维?其实就是在运营策略和运营执行过程中能时刻秉承:why、what、who、when、where、how的思考方式。

why:目标+意义

在做运营的时候,运营人员要想清楚运营的目标,是新增还是促活?是转化还是品牌?搞清楚了目标,带上你的运营参与人员开始讨论这样一个小小的目标,告知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的意义。因为任何人在大脑响应指令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你赋予接下来你运营动作的意义将会调动团队积极性,更好的开展你的策划执行。

what:运营方法

基于思考运营的目的和意义之后,相应生成你的运营方法,这种方法要时刻围绕目的去做。比如做新增,策略上如何获取新用户?是送礼品奖励还是邀请抽奖?在运营策略上多花点时间和功夫,不要只思考一个维度的方案,在组织策划的时候请一定要有PlanA、PlanB。

who:分工

再小的运营活动也需要团队配合,除非你全能,既能搞定产品又能搞定研发。运营策略通过评审后,你要第一时间分享你的方案给所有参与合作者,从他们的角度去阐述你的运营策略并获得支持。然后顺理成章,开始分工,卡好输出时间点。

when:时间点

运营的整个时间安排、团队分工的各自输出时间点、前期、中期、后期,大时间点、小时间点、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个输出内容。时刻参考自己的时间安排,保证运营项目的良好推进。

where:渠道的搭建

良好的运营不要在渠道环节被卡住。前几项工作铺垫的再好,渠道没有打通,一切运营都将死于腹中。线下渠道是否已经搭建完毕?线上流量通道是否预留入口?媒体资源、合作伙伴是否已经就位?各个渠道点盘算一遍后,运营的信心程度将会显而易见。

how:操作执行

操作执行最考验运营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单兵作战将不再是运营人员日常的工作方式,小团队、结队运营将是好的运营策略目标达成的前提。所以,做么去操作执行,对于运营人员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大。

有的人很聪明却做不好运营,很大部分取决于没有建立自己的运营思维模式,梳理不清自己的运营工作内容,无法带领团队打胜仗。

所以,运营之于思维:精细化思考,建立良性的思维模式,细节细节!

自我提升

我一直比较看重运营同学的自我驱动升级能力,有的运营同学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输出新的认知,给你带来惊喜。我给身边的运营同学梳理过一份运营能力模型,其中“持续自我驱动刷新自我认知能力“我看得很重。

什么是持续自我驱动刷新自我认知能力?简单讲就是不断的输入并总结、提炼、升华,从而不断输出。

对用户的重新认识、对产品的重新思考、对运营策略的重新规划、对行业的重新分析、对自我知识体系的重新搭建……

运营人员的自我输入要能够持续性、特定时间段专业性输入,也就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短板去自我学习,然后应用到自己的运营工作中,再提炼出自己的运营打法,标准化、体系化,这样就能不断刷子能自我的认知。傅盛前段时间的认知三步曲非常之火,我个人非非非常赞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于认知的差距,在于CEO和团队的认知差距。运营一家公司需要生产有效的、持续的、可预见的运营策略,而这种有效性、持续性、可预见性的运营策略就来源于不断的认知。作为运营人员,即使你现在的段位不够高,但要有意识的升级自己的认知和知识体系。

所以,运营之于升级:就是要有输入输出意识,建立自己的认知升级通道,不断自我刷新。

写到这里,我依然和大家一样,坚信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下的运营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基于行业、基于自我职业发展,你是否可以自信的说自己是一位合格的运营人员呢?

总结

运营运营,运作经营。从术上讲,在运营中学会方法技巧,拥有自己的运营套路;从略上讲,在运营中学会学习和思考,建立思维模型和自我刷新认知通道。这样看来,你兴许并不合格,但你在走向高段位运营的路上!

从公司角度来看,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就是你要找的哪个运营人才呢?

技能评判

从内容、用户,活动、品牌、市场、渠道、新媒体等运营领域了解面试人对运营的理解

作为面试官你可以从下面几个常见的问题中去了解对方

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运营?

对运营的了解

问题. 简单说说你策划过的运营活动

从活动中了解该面试人对活动运营的理解把握能力,执行能力。

问题. 关于拉新,你有什么好方法?

基于过往的工作经验,我总结了19种拉新渠道,包括免费的、付费的、短期见效的、长期有效的、线上和线下的。

举几个例子:免费的有小工具营销、商务拓展;付费的有SEM、软广告;短期见效的有病毒裂变;长期有效的有创意营销和内容营销。可以根据我们的产品和目标受众,先对渠道进行筛选,再分别进行渠道增长试验,以找到核心渠道,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运营目标。

问题. 如何有效激活用户?

有效激活是指用户通过完成“关键行为”,真正成为产品的有效用户。也就是说,只要新用户产生了这个行为,就大概率会留下来,长期活跃或马上付费!提升激活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这个“关键行为”到底是什么!

比如,Facebook的“关键行为”是7天内加10个好友;LinkedIn的“关键行为”是一周内建立4个联系人。

问题. 如何提升产品的留存率?

留存阶段大致分为4个,新用户激活阶段、中期留存阶段、长期留存阶段和用户流失阶段,每个阶段的留存策略不同。

新用户激活阶段,重在使用户快速完成“关键行为”;中期留存阶段,重在使用户熟悉产品,发现更多价值,形成使用习惯;长期留存阶段,重在使用户经常回来,避免流失;用户流失阶段,重在唤回已经流失的用户,令其重新发现产品价值。

问题. 如何提升产品的转化率?

提升产品转化率主要从产品、用户、定价、转化环节四个部分入手,产品有哪些功能可以变现,用户愿意为哪些功能付费,定价策略如何,以及转化环节是否存在用户流失,需要一一试验和改进。

问题. 裂变营销,你有什么经验?

目前行业里被应用较多的是基于邀请奖励的裂变策略,其实裂变营销还包括用户自发性的裂变行为,例如口碑传播和从众心理等。

裂变营销有花钱的方法,也有不花钱的方法。比如:基于唤醒用户某种情绪,让用户自发的传播产品信息,而这种情绪通常是敬畏、愤怒和焦虑;再比如:实体产品中,苹果笔记本电脑上的logo、产品的独特包装、可重复利用的品牌购物袋,都令产品具有自传播的能力。

问题. 你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什么看法?

分析能力,行业知识,如果来面试之前对公司产品都没有去了解的话,成功率就少了50%

问题. 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对行业的理解和对自身的要求。最后,别忘了表态,自己会一步一个脚印,先做好眼前的工作。

问题. 工作外,你是如何让自己持续性地学习和成长?

学习能力,对自己提升的要求

问题. 请问下有效做事的闭环应该是怎样的?

目标导向,收集信息做调查,精益执行,得到有效反馈,优化迭代,目标导向

面试人员对面试官反向提的问题

问题. 企业文化、价值观、理念是什么,同事都是什么样的人

对于企业来说,非常乐意找一个趣相投的人,如果你问这样一个问题,说明你也非常想找一个好的团队,而不只是找到一份工作而已。

问题. 介绍一下公司的晋升机制

能够问这个问题,可以表示出你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并且说明了你想和企业一起长期发展;你也很看重自己的职业发展,因为只有想不断进步的人才会询问公司的晋升机制。

问题. 对我(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问这样的问题,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有职场意识的人,也能间接说明他会比较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其次,这也能说明他更看重实际的能力,并且在以未来的工作内容匹配自己目前的技能和能力——说明他关注实际的工作结果。

最后:

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有好的建议也将不断更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tks!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