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提肢的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栗子泉等
核桃是人们喜爱的"四干果"之一,可以生吃、炸、上油、糕点、糖果等。核桃营养丰富,对人体有益,能增强大脑。近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优质核桃基地建设步伐,使核桃产业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优化生态环境成为支柱产业,目前优质核桃基地近20万亩,种植核桃已成为众多果农脱贫的重要渠道。核桃枝升降是核桃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使幼虫腐烂成硬壳取籽粒,使皮肤变黑或起皱,果实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大大损害了果农的经济效益。核桃提肢的症状和预防方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绿千流头条网首秀)
1 核桃提肢的有害症状
核桃四肢以幼虫为果实,幼虫腐烂成核桃果实,在果皮上对食物进行伤害,留下一个水平通道,虫子通道中充满排泄物,腐烂进入孔中出现水渍果胶,最初透明,后期逐渐变成琥珀色,受损的果皮被吃掉变成空心,受损的果皮变黑, 并开始向内下沉,核桃受发育的影响,变黑干燥,使整个果皮全部变黑,起皱成黑色核桃。成熟的老幼虫通常在8月中下旬开始剥皮,当时被杀死的核桃的皮肤变黑,果肉变质。当老熟幼虫剥落时,先咬住果皮,落地,然后爬到地上找合适的地方去土壤打结过冬,果实去除期约为1个月。
2 核桃抬起肢体的发生特点
核桃提升肢体的发生随海拔和气候条件而变化,在高海拔地区每年发生1代,在低海拔地区每年发生2代。在填海造地、扩张和森林谷物之间形成的核桃树危害较小,但在管理广泛、杂草丛生的果园中危害严重。一般浅山比深山轻,丘陵斜坡比浅山轻;阳坡比阴坡轻,沟外比沟轻,耕地比贫瘠湿润的土地轻。当温度合适时,土壤湿度低会导致蠕虫的发育期延长,存活率降低。春末夏初,降水多且均匀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5%左右,冬季幼虫和羽化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核桃抬起肢体的发生更为严重。核桃在羽化期抬起四肢,如果遇到降雨,且温度较高,将大量发生;它在高含水和松散的沙质或土壤土壤中也具有最高的发病率。
3 经常发生
东平地区核桃抬肢发生在1年1~2代,有2代,树冠下有1~3厘米深的老成熟幼虫,冬季在土壤、石材下或树干基部折痕处。冬季幼虫于5月2日上旬开始发羽,第一代幼虫在果实中有害30至40天,成虫在每年5月中旬在核桃上羽化和产卵。成虫昼夜外出,昼日日居住在核桃叶背和磨草的下部,19:00前后飞翔,尾巴产卵,每只雌鸟产卵30~40粒,产卵周期4~5天。孵化后,幼虫在果实表面爬行1~3小时后进入果实,进入果洞呈现水滴,先透明,再变成琥珀色,隧道内满是虫粪,损伤呈黑色。在早期,被杀死的果实的皮收缩变黑并早早脱落,但幼虫不会变成果实。7月中旬,新一代成虫和树产卵作害,当核桃皮也变硬时,幼虫只能在中间剥皮作害,造成果实早早流失,果实流失到土壤中过冬,少量幼虫直到收获后才被晒到阳光下。第2代造成"核桃黑",幼虫腐烂成绿色皮肤作为危害,飞蛾被虫粪填满,导致核桃变黑腐烂,大量脱落。从8月初到9月初,果实被移除,然后是土壤的冬天。
4 综合防控措施
4. 1 加强果园管理
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木潜力,提高树木对害虫的抵抗力。科学修剪,将病害和致密的树枝砍掉,增强果树通风透光。还要注意果园排水,保持适当的湿度。在冬季结冰之前,耕种园土1次,可以使冬季土壤中的飞蛾被翻转到土壤表面被冻死,被鸟类等天敌吃掉而破坏。
4. 2 消灭幼虫
结合修剪来清洁果园并减少昆虫的来源。在冬季或早春,取出旧树皮并将其从花园中取出以燃烧。或者,在八月初,将稻草绳或破麻袋绑在树桩上,以捕获冬季幼虫。及时清除园区内枯枝和杂草,有效减少害虫的发生。或者在6月中旬,在第一代幼虫害引起的高峰期,及时捡起果实,在7月下旬,早收获黑果,早收获受影响的果实及时深埋,可以消灭果实核桃肢体幼虫。
4. 3 利用天敌进行防控
从6月到7月,天敌红眼蜂在野外放生,通常每亩30万头,可以大大降低虫害口的密度,有效减少核桃四肢的危害。或者在核桃园中饲养鸡和鹅,以水果或土壤中的幼虫为食,并减少核桃抬起四肢的数量。
4. 4 化学试剂控制
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产卵期及幼体孵化初期,每10~15天,选用50%唾液1000次液体,或20%蓝藻酯乳液3000次,或45%丙烯对硫磷乳液1000次液体,或5%锐化1500次,或2次。5%敌杀乳液3000倍液体,或10%蚜虫保湿粉5000倍液体,或20%速杀黄油3000倍液体,或25%西维因水分粉600倍液体,树冠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可消除果实腐烂前的幼虫,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核桃肢体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