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爱上年仅23岁的林乐怡。妻子朱玫发现后,金庸趁势提出分手。眼见丈夫金庸的冷漠,妻子朱玫并未吵闹,她只是冷冷地提道:“分开可以,你得答应我的要求。”
1976年,金庸因琐事与儿子争吵,心烦意乱下,他来到一间酒吧解忧。坐在角落,金庸连续喝下几大杯啤酒。
金庸的醉态,正巧被刚到酒吧打暑期工的林乐怡撞见,因担心客人出事儿,林乐怡做主为金庸点了份扒鸡饭。
然而,金庸吃完饭就速速离去,并未结账。林乐怡只好自认倒霉,掏出钱给扒鸡饭买单。
林乐怡心生怨气,心道:“这客人有失风度!”谁料,几天后,金庸和朋友又来到酒吧。这次,金庸先向林乐怡表示歉意。随后,金庸拿出一份礼品送给林乐怡。
意外的相识,让两人成为朋友。此后,金庸经常到酒吧,找林乐怡聊天解闷。了解到金庸的真实身份后,林乐怡变成小迷妹,时不时向他打听写作的消息。
有次,金庸生病,林乐怡前去探望。临走时,金庸叫住林乐怡。他深情看向这个年轻姑娘,向她表露爱意。林乐怡听后,小脸通红,不知该说啥。
金庸尝又继续问道:“是我岁数的问题?”林乐怡摇摇头:“容我考虑几天,行吗?”说完,林乐怡拎起包,逃出病房。
人的心底一旦有了某个人的影子,根本不容易抹去,何况还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几天后,林乐怡又出现在病房,照顾起金庸的身体。然而,此时的金庸,家中还有深爱他的妻子朱玫。
早年,金庸追求朱玫时,事业处于低谷,还经历过一段不幸婚姻。而朱玫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是才女记者。
在朱玫父母眼中,这个女婿根本不及格,事业无成,还是个二婚。可朱玫坚持己见,誓嫁金庸。父母拗不过女儿,索性就同意他俩的婚事。
婚后,为帮金庸在事业上起步,朱玫卖掉嫁妆,拿出积蓄,支持丈夫创立《明报》。
一段时间后,《明报》因内容贴合生活,读者反响较好,销量持续上扬。事业有所起色后,朱玫退居二线,她决定做金庸背后的女人,在家相夫教子。
然而,令朱玫没想到的是,她倾力守护的家庭却亮起红灯。
有天,朱玫来到《明报》,无意听见编辑闲聊:“老师经常到一间出租屋写稿。”朱玫顿时皱眉,她瞅了瞅空旷的办公室,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朱玫私下找到司机求证,司机不敢隐瞒,全部说出。照着司机提供的地址,朱玫来到出租屋。
朱玫站在门前,犹豫再三,还是按响了门铃。门开后,见到林乐怡,朱玫并未理会,径直朝屋内走去。
金庸看见妻子朱玫,毫不掩饰与林乐怡的感情事实,他向朱玫提出分手。
孩子们听说父母感情破裂,纷纷劝说父亲回头,可金庸并不接受。
眼见木已成舟,无法挽回,妻子朱玫只是冷冷地提道:“分开可以,你得答应我的要求!如果做不到,你们没法儿在一起!”
妻子朱玫要金庸做出承诺,他与林乐怡不能有孩子。金庸找到林乐怡说明情况,哪料,林乐怡居然点头答应下来。
此后,朱玫退出,林乐怡站在了金庸身后。她把全部身心都放在照顾好金庸的生活起居上。
每次金庸出席活动,林乐怡始终伴其左右。俩人相处很少争吵,就像金庸笔下的“杨过与小龙女”。
离开金庸后,朱玫重新开始创业。后来生意失败,朱玫生活陷入落魄。金庸得知后,派人前去帮助。然而,朱玫却拒绝了。
1998年,朱玫告别人世。一年后,记者采访金庸时提及朱玫,金庸面带愧疚:“我作为丈夫,很不成功,我心里感觉对不起她。”
朱玫是意难平的,奋斗半生财富拱手让人;林乐怡看似收获爱情,却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金庸倒是洒脱,也许,他只是在追求他笔下世界里的爱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