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兄弟我在码农界的平庸史<10>踏上安卓开发之路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779185

转眼时间很快,出于对新技术的追求以及枯燥环境的反感,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家公司,时年2014年4月,距离毕业差不多两年。

对于下家公司的选择,我依然没有什么规划,基本要求就是“创业公司”以及“工资尚可”。

为什么选择创业公司?因为前两家几千人的大公司让我感觉至少技术上没什么创新,而且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对我这种“一心想做大人物”的人来说,在当时看来是“不利于自身成长的”,“如果有一天公司做大了,我不就是领导了?”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为什么要求工资尚可?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上海租房等生活成本很高,总不至于毕业快两年了还伸手向家里要钱,所以当时简历上的心理价位写的是七千五。

关于职位这块,我应聘的岗位是安卓开发工程师,因为14年移动开发非常吃香,工资可以比普通java开发高出不少,而我之前两年都在做java开发,所以入门本身就是java语言的安卓并不是很难,这次转型也算是我正式踏上安卓开发之路了。

后面的面试情况表明,我又显得太过自信了。

首先是邀请面试的公司不多,其次是由于自己对安卓开发近乎零的开发经验,面试表现也太过糟糕,这种情况持续了近两周时间,直到接到了一家创业公司的面试邀请。

公司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附近,走到那个楼层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公司很小,和往常一样,先是填写表格,填完后等待人事叫来面试官。没过一会,面试官来了,让我自我介绍后,问了关于四大组件的当时还能勉强回答出来的问题。

对我有了初步了解后,他也介绍了自己以及目前公司的发展,我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他是公司的老总,我们一直尊称他李总。我琢磨着当时公司肯定缺人,而公司又想发展app业务,所以对我这种安卓技术还不太行的感了兴趣。

当天,没有给我确定答复,说一周内可以的话复试。

焦虑地等待一周后,终于接到了一个021开头的电话,“喂?是XX是吧,噢,我是上海……”。说实话,接到电话那刻,内心无比窃喜,约定复试时间后便欣然应允!

当天除了李总过来打个招呼外,人事也过来了,主要与我协商下之前开的期望工资,没有经历什么讨价还价,给了我一口价7k,相比我上家的4.6k,已经算是大幅跃进了,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之后便是展望公司的发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饼”,也算是招聘新员工的惯例吧,没什么不好,大家听听就行了。

由于公司这边项目比较紧,我记得第三天就去入职了。开发室不大,差不多十个平方的样子,摆了十五六台电脑,进门就能看见两排贴在一起的桌子,桌上的显示屏比较老式。从开发室门口径直往前走,会经过前台最终到达会议室,会议室旁边便是李总的办公室和面试洽谈区,其他的基本上就没有了,我想这也是那个时候普通创业公司应有的模样吧。

办完手续后便坐上了自己的工位,不大的开发室空荡荡,据说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外包驻场开发,所以座位可以随便选,因为本人喜欢偶尔看看风景,便选择了一个面对窗户的位置。

坐下去的第一件事便是配置开发环境了,花了差不多一天时间把eclipse、sdk、jdk及环境变量等都弄好了。中间李总也会偶尔过问下进度,也把目前的项目状况简单地说了下。

当时公司已经接了几个外包app项目,都在需求沟通阶段,文档基本为零,所以我开始项目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客户用微信或QQ沟通,主要就是大概说说需要那些功能以及预估的项目开发周期。

其实这种沟通很难,很多时候客户自己都不知道把产品做成什么样子,然后开发过程中隔三差五地添加功能,而这些客户大多是熟人或熟人介绍的,加几个小功能也不太好拒绝,但久而久之便严重地拖慢了开发进度。

沟通完需求后,我就用word整理了一份不算完全合格的需求说明书,其实叫功能说明书更恰当点。客户邮件同意后我这边就来定义接口文档,也就是把接口功能、出入参简单地罗列下,后面就纯粹用微信和基本上见不着面的后台开发人员沟通了。关于UI设计这块,是外包给另一家小公司,所以也基本上是常年见不着面的那种。

由于人员极其短缺,所以不敢在文档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非必要性的文档绝不会去“浪费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直接撸代码了。

拿到客户确认好的设计后,就算是正式进入编码阶段了。由于那个时候没有实际安卓项目经验,所以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写layout开始慢慢地学习画页面,然后怎么在组件里定义点击事件,适配各种碎片化问题,等等等等,说不清道不完,安卓开发的痛苦只有实际开发多年的人才会深有体会!

经过几天的痛苦折磨,算是能完整写出一个页面了,包括布局、交互、网络请求、存储、传参、动画、自定义组件等,至少那时的我自认为已经入门了。

由于项目周期实在太紧,而我这边不仅要处理繁重的开发任务,还要跟客户扯皮,实在有点分身乏术。但是,年轻人嘛,况且是刚入职,所以也只是心里抱怨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