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丹有579个民族部落,白人在中北部,黑人在南部,七成阿拉伯人

作者:我是青鸟
苏丹有579个民族部落,白人在中北部,黑人在南部,七成阿拉伯人

苏丹是一个种族结构复杂、民族众多的国家。按照20世纪80年代原苏丹政府颁布的文件,全国人口分属19个种族或种族集团,阿拉伯人、努比亚人、贝贾人、富尔人、努巴人、尼罗特人、尼罗哈姆人为主要的种族集团。种族集团之外,全国人口又分属579个民族或部落。大体来说,原苏丹北部和中部地区以高加索白种人为主,南部地区以黑种人为主。2011年南苏丹独立以后,苏丹主要包括阿拉伯人、贝贾人、富尔人、努巴人等,其中阿拉伯人占70%,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少数人信奉基督教。

阿拉伯人。苏丹的阿拉伯人主要由操各种阿拉伯语方言的穆斯林部落组成。苏丹的阿拉伯人是公元7世纪以后,经埃及或红海陆续移入苏丹的亚洲阿拉伯人与苏丹当地居民世代融合的后裔,分布于苏丹的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阿拉伯人是苏丹人数最多的民族,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一部分定居在尼罗河流域的北部和杰济拉等地,从事农业、工业生产或经商;另一部分散布在各地的游牧部落,以逐水草放牧或狩猎为生。他们的外貌不同于亚洲的阿拉伯人,带有当地黑人的某些特征,大多数人皮肤呈褐色或浅黑色,并且头发卷曲。苏丹的阿拉伯人虽有共同的语言、宗教和自我认同,但他们还分为不同部落,每个部落都称自己有与他人不同的祖先。

苏丹阿拉伯人中两个最大的部落是杰希奈人和贾阿林人。杰希奈人主要由游牧部落构成。苏丹人认为杰希奈人较少被融合,但有些杰希奈部落因吸收迁徙地的原住民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巴卡拉部落迁往南部和西部,在那些地区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现在已经很难把他们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区分开了。而人数最多的贾阿林人最初居住在尼罗河两岸,其成员后来散居各处,现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地区。苏丹人把贾阿林人看作最初的原住民,他们后来也渐渐地被阿拉伯化了。

苏丹阿拉伯人第三大部落是卡瓦希里人,他们有13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其中8个部落和另外5个部落的一些分支居住在喀土穆以北和以西地区。他们在那里更多地过着田园生活,这和居住在喀土穆以南、库斯提以北的白尼罗河两岸的其他5个部落有着较大不同。居住在河岸的5个部落有相当程度的自我意识和某种凝聚力,但各部落之间为其在当地的权力和地位也经常发生冲突。

努比亚人。努比亚人是苏丹最古老的土著世居民族。虽然已经信奉伊斯兰教,但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努比亚语,阿拉伯语只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他们的家园在苏丹北端和埃及南部的尼罗河河谷,即从尼罗河第一瀑布到第四瀑布之间的地带。苏丹努比亚人的祖先是古老的哈姆族(含米特族),现在的努比亚人是由土著努比亚人融合了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或黑人的血统而形成的,因此有的人皮肤呈浅棕色,有的人皮肤呈深棕色。

贝贾人。贝贾人属于高加索人种的闪米特东支,自古以来就生活在红海之间的东部沙漠山区。贝贾人是古老的哈姆族(含米特族)的后裔,皮肤呈棕色,头发为卷发,多从事农、牧业生产,少数人则在喀什三角洲种植棉花和棕榈树,出售棕榈果核壳制品。大约一千年前阿拉伯人对贝贾人的影响并不大,但此后贝贾人皈依和采用了把他们和阿拉伯祖先联系起来的伊斯兰教和宗谱,开始使用阿拉伯语名字,吸收了阿拉伯语词汇。贝贾人的语言贝贾语亦称北督维语。贝贾人有四个部族:比沙林、哈丹达瓦、艾姆拉拉和巴尼阿米尔。贝贾人比较保守、自大和冷漠,甚至对同族人也是如此,他们很少与陌生人来往。

富尔人。富尔人体魄形似黑人,是苏丹西部的土著居民,长期居住在达尔富尔高原的迈拉山及周围地区,过着农耕生活。18世纪,他们建立了以法希尔为首都的富尔素丹国。1916年以前,富尔人一直由富尔素丹统治,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倾向于乍得。

扎加瓦人。生活在富尔人居住地区以北的高原上,过着半游牧生活的人自称为贝里人,阿拉伯人称他们为扎加瓦人。这个部族的绝大多数成员生活在乍得,苏丹只有一小部分扎加瓦人。扎加瓦人以放牧牛、骆驼、绵羊和山羊为生,当然他们还要采集一些野生谷物和其他作物维持生计。现在,耕作业变得日益重要了,但风险较大,在干旱时期他们要过采集野生植物的生活。虽然扎加瓦人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保持着许多传统宗教习俗。

马萨里特人、达朱人和博尔提人。其都是属于在达尔富尔地区的尼罗-撒哈拉语系且至少在名义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多是生活在村落里的耕作者,但也都不同程度地从事着畜牧业。居住在苏(丹)、乍(得)边界的马萨里特人部落是最大的部落,历史上曾隶属于一个小的素丹国瓦代(在乍得)。那时,他们夹在达尔富尔和瓦代两个素丹国之间。他们占有的一部分领土以前是由富尔人控制的,但是在20世纪前半叶,他们通过一系列同富尔人的局部冲突逐渐占据了这些领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尔富尔的许多地方处于混乱状态,许多村民常常遭受侵袭。马萨里特民兵袭击富尔人和其他一些村落的事例屡见不鲜。“达朱”这个词是语言学名称,用来泛指那些散居在从西达尔富尔和西南科尔多凡地区一直到乍得东部的部落。这些部落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也没有认同感。博尔提人有两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成员生活在法希尔东北,另一个部落的成员已经在19世纪迁居到西达尔富尔州和西科尔多凡州了。西面的部族成员除了从事耕作业和畜牧业外,还采集阿拉伯树胶到当地市场上去卖。现在作为母语的博尔提语也已经大大地让位于阿拉伯语了。

西非人。苏丹有近百万拥有西非血统的人。所有居住在苏丹的有国籍和没国籍的西非人加起来占苏丹总人口数的6.5%。在20世纪70年代,西非人估计占北方诸省人口数的10%以上。苏丹已经有一些第五代或第五代以后的西非人了,另一些西非人则是近期的移民。老移民中有些是因为不能忍受在祖国遭受殖民压迫而迁徙来的,还有一些移民是在去麦加朝圣或返回的途中留居下来的。近期的许多移民是受西非地区游牧的富拉尼人大扩散压力而到苏丹的,其他一些移民则主要是“二战”后的城乡劳工或获取土地的农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