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丹有579個民族部落,白人在中北部,黑人在南部,七成阿拉伯人

作者:我是青鳥
蘇丹有579個民族部落,白人在中北部,黑人在南部,七成阿拉伯人

蘇丹是一個種族結構複雜、民族衆多的國家。按照20世紀80年代原蘇丹政府頒布的檔案,全國人口分屬19個種族或種族集團,阿拉伯人、努比亞人、貝賈人、富爾人、努巴人、尼羅特人、尼羅哈姆人為主要的種族集團。種族集團之外,全國人口又分屬579個民族或部落。大體來說,原蘇丹北部和中部地區以高加索白種人為主,南部地區以黑種人為主。2011年南蘇丹獨立以後,蘇丹主要包括阿拉伯人、貝賈人、富爾人、努巴人等,其中阿拉伯人占70%,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少數人信奉基督教。

阿拉伯人。蘇丹的阿拉伯人主要由操各種阿拉伯語方言的穆斯林部落組成。蘇丹的阿拉伯人是公元7世紀以後,經埃及或紅海陸續移入蘇丹的亞洲阿拉伯人與蘇丹當地居民世代融合的後裔,分布于蘇丹的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區。阿拉伯人是蘇丹人數最多的民族,但他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一部分定居在尼羅河流域的北部和傑濟拉等地,從事農業、工業生産或經商;另一部分散布在各地的遊牧部落,以逐水草放牧或狩獵為生。他們的外貌不同于亞洲的阿拉伯人,帶有當地黑人的某些特征,大多數人皮膚呈褐色或淺黑色,并且頭發卷曲。蘇丹的阿拉伯人雖有共同的語言、宗教和自我認同,但他們還分為不同部落,每個部落都稱自己有與他人不同的祖先。

蘇丹阿拉伯人中兩個最大的部落是傑希奈人和賈阿林人。傑希奈人主要由遊牧部落構成。蘇丹人認為傑希奈人較少被融合,但有些傑希奈部落因吸收遷徙地的原住民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巴卡拉部落遷往南部和西部,在那些地區與當地人共同生活,現在已經很難把他們和當地的土著居民區分開了。而人數最多的賈阿林人最初居住在尼羅河兩岸,其成員後來散居各處,現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地區。蘇丹人把賈阿林人看作最初的原住民,他們後來也漸漸地被阿拉伯化了。

蘇丹阿拉伯人第三大部落是卡瓦希裡人,他們有13個大小不同的部落。其中8個部落和另外5個部落的一些分支居住在喀土穆以北和以西地區。他們在那裡更多地過着田園生活,這和居住在喀土穆以南、庫斯提以北的白尼羅河兩岸的其他5個部落有着較大不同。居住在河岸的5個部落有相當程度的自我意識和某種凝聚力,但各部落之間為其在當地的權力和地位也經常發生沖突。

努比亞人。努比亞人是蘇丹最古老的土著世居民族。雖然已經信奉伊斯蘭教,但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語言努比亞語,阿拉伯語隻是他們的第二語言。他們的家園在蘇丹北端和埃及南部的尼羅河河谷,即從尼羅河第一瀑布到第四瀑布之間的地帶。蘇丹努比亞人的祖先是古老的哈姆族(含米特族),現在的努比亞人是由土著努比亞人融合了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或黑人的血統而形成的,是以有的人皮膚呈淺棕色,有的人皮膚呈深棕色。

貝賈人。貝賈人屬于高加索人種的閃米特東支,自古以來就生活在紅海之間的東部沙漠山區。貝賈人是古老的哈姆族(含米特族)的後裔,皮膚呈棕色,頭發為卷發,多從事農、牧業生産,少數人則在喀什三角洲種植棉花和棕榈樹,出售棕榈果核殼制品。大約一千年前阿拉伯人對貝賈人的影響并不大,但此後貝賈人皈依和采用了把他們和阿拉伯祖先聯系起來的伊斯蘭教和宗譜,開始使用阿拉伯語名字,吸收了阿拉伯語詞彙。貝賈人的語言貝賈語亦稱北督維語。貝賈人有四個部族:比沙林、哈丹達瓦、艾姆拉拉和巴尼阿米爾。貝賈人比較保守、自大和冷漠,甚至對同族人也是如此,他們很少與陌生人來往。

富爾人。富爾人體魄形似黑人,是蘇丹西部的土著居民,長期居住在達爾富爾高原的邁拉山及周圍地區,過着農耕生活。18世紀,他們建立了以法希爾為首都的富爾素丹國。1916年以前,富爾人一直由富爾素丹統治,他們在政治和文化上傾向于查德。

紮加瓦人。生活在富爾人居住地區以北的高原上,過着半遊牧生活的人自稱為貝裡人,阿拉伯人稱他們為紮加瓦人。這個部族的絕大多數成員生活在查德,蘇丹隻有一小部分紮加瓦人。紮加瓦人以放牧牛、駱駝、綿羊和山羊為生,當然他們還要采集一些野生谷物和其他作物維持生計。現在,耕作業變得日益重要了,但風險較大,在幹旱時期他們要過采集野生植物的生活。雖然紮加瓦人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保持着許多傳統宗教習俗。

馬薩裡特人、達朱人和博爾提人。其都是屬于在達爾富爾地區的尼羅-撒哈拉語系且至少在名義上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他們多是生活在村落裡的耕作者,但也都不同程度地從事着畜牧業。居住在蘇(丹)、乍(得)邊界的馬薩裡特人部落是最大的部落,曆史上曾隸屬于一個小的素丹國瓦代(在查德)。那時,他們夾在達爾富爾和瓦代兩個素丹國之間。他們占有的一部分領土以前是由富爾人控制的,但是在20世紀前半葉,他們通過一系列同富爾人的局部沖突逐漸占據了這些領土。20世紀90年代初期,達爾富爾的許多地方處于混亂狀态,許多村民常常遭受侵襲。馬薩裡特民兵襲擊富爾人和其他一些村落的事例屢見不鮮。“達朱”這個詞是語言學名稱,用來泛指那些散居在從西達爾富爾和西南科爾多凡地區一直到查德東部的部落。這些部落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稱,也沒有認同感。博爾提人有兩個部落,一個部落的成員生活在法希爾東北,另一個部落的成員已經在19世紀遷居到西達爾富爾州和西科爾多凡州了。西面的部族成員除了從事耕作業和畜牧業外,還采集阿拉伯樹膠到當地市場上去賣。現在作為母語的博爾提語也已經大大地讓位于阿拉伯語了。

西非人。蘇丹有近百萬擁有西非血統的人。所有居住在蘇丹的有國籍和沒國籍的西非人加起來占蘇丹總人口數的6.5%。在20世紀70年代,西非人估計占北方諸省人口數的10%以上。蘇丹已經有一些第五代或第五代以後的西非人了,另一些西非人則是近期的移民。老移民中有些是因為不能忍受在祖國遭受殖民壓迫而遷徙來的,還有一些移民是在去麥加朝聖或傳回的途中留居下來的。近期的許多移民是受西非地區遊牧的富拉尼人大擴散壓力而到蘇丹的,其他一些移民則主要是“二戰”後的城鄉勞工或擷取土地的農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