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作者:文史千年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如果有一天,有人发现你床底下是一口棺材,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恐怕会顿感毛骨悚然,生出一身冷汗。

那要是再告诉你这口棺材不普通,通体红漆,还看上去光洁如新。是不是感觉一下置身恐怖片现场了呢?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家住浙江台州的杨老汉就遇到这等奇事,虽不是床底下,却也是他卧室底下。

他在那卧室里头住了30多年,如今想来却是止不住的心惊胆战。

再借杨老汉十个胆子,也不敢再往那屋睡了。

30年睡在一口红棺上,对杨老汉有没有什么影响?怎么专家一到现场就叫人撤离?

今天我们就来探探这玄之又玄的台州红棺。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一、卧室下的棺材

机械的轰鸣声开启了村子里新的一天,工人们在工地上进进出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但这一切都没有旁边两个老人来的喜庆,他们是这里请人来做工的东家,脸上的笑啊,藏都藏不住。

这户人家姓杨,老爷子叫杨计土。

原来是他们家老大要娶媳妇了。

农村人嘛,就关心这些事儿,老两口一听大儿子要成家立业了,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可要结婚,就得有房子,老两口不舍的就让自己儿子和儿媳龟缩在老宅里,就预备重新好好整修一番。

说起来,这栋老房子也住了有30多年了,上世纪80年代花1000多元买下的。

这在当时也是极气派的屋子,可三十多年过去难免破旧。

他们要请人来重新翻修,怕是要花下一大笔钱哩!

不过,老两口并不在意,他们指望儿子儿媳能好好过日子,来年生个大胖小子。

屋子虽有些旧了,东西却不少。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儿子年前回来,用自己打工的积蓄添了不少新家具。

因此,老两口雇了十几名工人。

又因着房屋实在太老旧,翻新效果恐怕不太好,他们和工人商量后决定推倒重建,就托关系管工地借来一辆挖土机。

杨计土和老伴坐在土堆上,看着30多年的老房子被推倒,心里难免有些惆怅。

但一想到未来新房子更气派了,就又觉得值得。杨老汉正出神时,突然听到施工队一声惊呼——挖着东西了!

老两口赶紧起身查看,是他们的卧室底下出东西了,挖土机的斗被勾住了,他们不敢妄动。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因为,搬开碎石块,勾着斗的竟然是一片涂着红色油漆的“箱子”。

这“箱子”一半被埋在土里,一时看不清,施工队以为是杨老汉在家里藏的宝贝,不敢动手,所以叫他过来。

杨老汉一来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曾在家里藏过东西。

况且藏东西哪有埋那么深的,比地基都深,要不是挖开了谁能取得回来?

确认了不是宝贝,施工队就放开手,把那“箱子”上的土清干净了。

这是杨老汉再凑上来一看,却是吓得瞳孔一震——这哪是什么红箱子?分明是口红棺材!

这农村里虽然兴土葬,可也不兴把仙人葬自家屋里。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这是挖着别人家的坟了,这可是大忌!更让杨老汉两腿发软的是,这棺材怎是红的?

乡里传闻,红棺材要么是80岁以上的喜丧,要么就是冤死的那红漆镇着。

他屋底下是哪一种?

杨老汉再一联想到近年发生的事,家里老有人生病,做事也常有不顺,心里更不舒服了。

惶惶之下,拨通了两个儿子的电话,要兄弟俩赶快回来。

接到电话的兄弟俩是一刻也不敢停歇,连夜回了村里。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安抚好老两口,兄弟俩商量着亲自去看一眼。

他们到了工地上,往下一看。

一口红棺还在那儿,漆油亮油亮的,怕是不简单。

立马打电话到县里,请人来处理。

接到电话的相关工作人员到是个唯物主义者,只觉得那怕是个墓葬,得请考古专家过去才行。

专家赶到时,日头高高挂着。

杨老汉家那就是另一副模样了,村里的人都围在那,就为看看热闹。专家们也不赶,知道他们就是好奇,当着他们的面就下了地。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专家通过周围环境判断这可能是个古墓,距今少说有八百多年了。

现已被挖开,那就只能抢救性发掘。

忙活了好半天,棺椁才现了真面目。

原是柏木做的棺,看着鲜亮倒也不是什么奇事。

柏木质地坚韧且耐水耐腐,先人又在柏木之上又做防腐,自然状态是好些。

二、赶紧撤离!

专家们又探查了一遍墓室的基本情况,发现略有些积水,只怕棺椁内积水情况会更重些。

为了保护文物,也为了弄清楚墓主人究竟是谁,专家们决定开棺。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因判断棺内有积水,专家们决定先在棺椁底部钻个小眼,把水放干净。当小眼钻开,棺椁内的积水流出来时,专家的脸色立马变了。

倒也不是流出来血水什么的,而是顺着积水出来的里头有些闪亮亮的东西——水银!

这可不好,古人经常用水银来给棺椁和尸身做防腐,这是剧毒。

抬头一看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专家立马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这得赶紧撤离!

一番折腾后,周围人是被疏散的差不多了,专家也决定先离开,让棺椁放置一夜,让有毒气体先跑走,明日再来开棺。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第二天回到墓葬中,专家又遇到了个问题,这棺椁看着严丝合缝的,从哪里开始开棺又成了一个问题。

绕着棺材看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在旁边看着一个小细缝,沿着这给打开了。

棺椁一打开,专家都很激动。

因为,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南宋墓棺。

原来,在围绕棺椁开展工作的同时,相关人员也在迅速清理墓穴,确认了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在清理发掘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一块墓志铭,经拓印研究。

并与《黄岩西桥赵氏宗谱》对照后,确认了墓主人的姓名——赵伯澐,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

这座唯一未被盗墓贼关顾过的墓棺,里头的东西齐全且保存完整。

墓主人的墓室有些简陋,看不出是个王族墓,但陪葬品规格确实颇高,金银玉器、水晶丝绸一个不少。

并且,每一件都看起来质地上乘。

为避免二次破坏,棺椁等物很快被送往实验室,进行下一步研究,其中有一些很值得说一说。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里有有一件水晶璧,实属罕见,拿到今天也得算是“奢侈品”。

它质地纯净光洁,无一丝杂质。

它的内孔穿有一条非常精致的丝带,上头的纹路至今也清晰可见。

这水晶璧经专家考证后属于古人腰间的配饰之一,是一种用来避免行走时,轻薄的丝绸衣物肆意飞舞的配饰。

除此以外还有一块玉璧也异常珍贵,上刻“大唐皇帝昪”的字样。

专家认为这不是南宋的物件,而是出自南唐,其原主可能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除了陪葬的金银玉器,丝织物也令专家开了眼。

里面的衣物种类繁多,还有各色花式。

衣帽鞋袜应有尽有,织物材质又分绢、罗、纱、縠、绫、绵绸、刺绣等,花色更是包含了练鹊穿花、云鹤莲花等多种类型。

为了保证这些陪葬丝织物的保存,这次考古工作还首次使用了浙江大学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研发的“天眼实验室”,并记录了整个过程。

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文物可以分为陪葬服饰和尸身服饰两大类,陪葬服饰因为长期浸染在棺液里,已老化破损,经过一系列技术抢救才得以复原。

而尸身服饰的处理上就更难了。

因为丝绸属于蛋白质,几乎每一件衣服都和皮肤组织黏在了一起。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先对尸身进行了消毒杀灭有害微生物,已达到防霉的效果。

之后又对尸身原始服饰进行高清扫描、三维记录、CR扫描。

在揭展尸身上的服饰时,工作人员只能用竹签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将其剥离。

后经统计一共获得19件完整尸身服饰,应为赵伯澐入殓的礼仪性服饰。

其中尸身上共穿了8件衣服,8条裤子,鞋子、袜子各一双,手上还拿着一方手帕。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专家们将此次出土的衣物放到了一块,发现这些种类繁多的衣物都有一个特点——清一色地低调、雅致,毫无奢靡之风。

专家认为这与南宋时期的流行服饰文化有关,拥文的南宋讲究文士风雅。

而赵伯澐的“衣柜”也向我们充分了他的为人,质朴而低调,是个当之无愧的“文人雅士”。

赵伯澐墓中出土的丝绸文物颇具研究价值,特别是其中一种四经绞罗,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叫做越罗的衣料的延续。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这些发现都可以极好的推动我们对南宋时期服装文化的研究,那些高超的手工技艺和衣饰纹样对历史研究更是具有重大意义。

比如,这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完整的浙江丝绸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提供实证。

当然,这座古墓被发掘以后,杨老汉家恐怕是不能住了,政府另给了块地给他们起新楼。

一家子也乐呵呵的接受了,大儿子的婚事也如期举行。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三、对史料修订的意义

赵伯澐的身份除了墓志铭、族谱等佐证,《宋史》中也有记载。

皇族宗室都有谱系,由宗正掌管。

在《宋史·表·宗室世系》中记载赵匡胤兄弟三人的七世孙确是“伯”字辈,与赵伯澐的名字互证。

他与宋孝宗(赵眘,原名赵伯琮)为同辈人。

结合《宋史》和《黄岩西桥赵氏宗谱》考证,赵伯澐应是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生,曾任平江府长洲县(今苏州市)县丞(副县长),卒于(南)宋宁宗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享年62岁,赠通议大夫。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有官职,家中也有多位朝廷官员,因此赵伯澐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他陪葬物有如此丰厚。

不过有意思的是,《宋史》对他的儿子有所记载,生有三子——赵师折、赵师畊、赵师宫。

这与墓志铭上却略有不同,上书三子名姓为师遲、师耕、师宫。

其中,畊为耕的异体字。

如拓印无误的话,或许我们能对《宋史·表·宗室世系》进行一次修订。

村民在棺材上睡了30年,专家到场挖出陵墓,为何让群众紧急撤离?

结语:

杨老汉睡了30年的卧室下挖出了一口红棺材,他疑心有碍,请儿子回来看看。

没想到儿子一回来通知了县里,施工地变考古现场。

如果不是杨老汉推倒重建的决定,恐怕我们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些精妙绝伦的丝织物。

赵伯澐墓被称之为“宋服之冠”,他的衣饰增进了我们对南宋服饰的认识,也让我们对历史变得更加完整。

考古的意义就在这里,从各种蛛丝马迹出发,探寻一段历史,见古人之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