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视频|杨达烈士珍贵家书捐赠四川大学 见证革命先驱信念如炬的革命决心

作者:川观新闻

藜麦 四川 查看记者 李强

7月1日前夕,四川大学校长、扬达烈士校友周泰轩先生遗体捐赠仪式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

在捐赠的物品中,一本由烈士杨达写的家书脱颖而出。据杨达烈士的孙女杨丹女士介绍,这本家书是他爷爷1925年初在上海写的,经过几次曲折折回到人们的手中,经过96年的风风雨雨,全家视之为宝物。

视频|杨达烈士珍贵家书捐赠四川大学 见证革命先驱信念如炬的革命决心

杨大烈士的孙女杨丹和后世的余英展示杨大烈士的家册

视频|杨达烈士珍贵家书捐赠四川大学 见证革命先驱信念如炬的革命决心

烈士扬达的家书

杨达,1902年出生,原名杨仙达,字文飞,四川省彭县(今彭州市)濮阳镇。1923年3月,杨达决心学习医学帮助村民,考入华西联合大学医学预科,在此期间,杨大进一步接受了新的文化和新思想。1924年,杨大毅然打破家庭妑轨,告别新婚妻子,赴上海留学,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德语班。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他觉得即使学了医学,也只能救人,救不了社会,救国家。1925年,怀着极大的爱护国保民精神,调到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在邓忠霞、于秋白、余代英等共产党人的指导下,他努力学习马来主义,积极参加反对侵略压迫的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他积极参与"五年"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6月26日,杨大、杨汉轩、李树勋、于泽红(均为上海大学四川学生)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她投身于反帝爱国主义的洪流中。

据了解,扬达加入革命来到上海,家人担心他的安全,多次写信催促扬达回家。1925年杨达给妻子的姐夫陈玉如写了一本保存至今的家庭书,这本14页的家书虽然陈旧,笔迹上的折痕模糊不清,但今天读起来,仍然感到震惊和自豪。他渴望成为"撕裂黑暗的光"。"你可以看到扬达烈士的高尚个性和进步的精神思想,就是支持他投身于社会的改造,献身于革命的强大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视频|杨达烈士珍贵家书捐赠四川大学 见证革命先驱信念如炬的革命决心
视频|杨达烈士珍贵家书捐赠四川大学 见证革命先驱信念如炬的革命决心

1926年,杨大赴广州参军,担任朱德同志的参谋长,1927年4月2日,在杨大、方志敏、刘九峰等仁慈人士的预备指挥下,举行反AB团示威,俘虏AB团团长,摧毁(右翼)省党部, 于是,扬达和朱德、方志敏等同志共同参加了反AB集团的领导。1927年8月1日,杨大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军撤出南昌后,杨大不顾人身安危,留在南昌,奔澄城和南昌之间,坚持党的革命活动,为党作出贡献。1928年2月1日,在南昌市,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杨达不幸被捕,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折磨、引诱威胁,他一向不屈不挠,对敌人的严厉惩罚感到愤怒,随后在南昌郊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25岁时。

视频|杨达烈士珍贵家书捐赠四川大学 见证革命先驱信念如炬的革命决心

扬达烈士的后代与四川大学工作人员合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