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许环良遇到杨海崧,看两位重量级制作人的感悟!

作者:风之社会
当许环良遇到杨海崧,看两位重量级制作人的感悟!

中国流行乐王牌制作人徐某曾制作过200多张专辑,并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北美等明星合作,发现并赢得了陈洁一、阿杜、林俊杰、By2、东南等歌手的青睐。

杨海轩,中国最负盛名的制作人,现在是中国最独立的音乐工厂Terraco Mas Records的首席执行官,也是P.K.14乐队的主唱。P.K.14成立于1997年,1999年移居北京,在发行了第一张专辑《Turn Upfloor to The Left》后,被评为中国最好的后朋克乐队。

其中一个是"顽皮男孩",他追随时代潮流,与90后一起演奏数字音乐,一个是DIY概念的坚定支持者,更喜欢黑胶唱片而不是讨厌MP3。两位重量级音乐制作人相遇时会激发什么火花?《音乐金融》在华东产业论坛上为两人带来了一些讨论。

当许环良遇到杨海崧,看两位重量级制作人的感悟!

徐仁良:音乐制作人是唱片导演,歌手会讲故事

"大多数中文歌曲都没能成功,大幅下降是音乐技术的问题。

音乐制作人有点像电影导演,一般都有自己的创作。作为一家唱片公司,首先考虑的是定位,然后是收集,收集歌曲,然后是测试。一般在初选后第一首作文后,拿到完整的歌曲样本去录音室。其他乐器的部分可以去掉,把和声录下来,最后变成成品,这就是整个歌曲的制作过程。

演了两三年,你就能做好。当音乐家问我一些不确定的问题时,我会给他们一些建议,但我实际上会做一些筛选或排序。

我认为大多数制作人和词曲作者在数学方面通常表现不佳。我的第一位制作人是在1983年,当时录音设备非常落后,许多制作人选择成为艺术家。我碰巧遇到了一位老一辈人,他给了我一条路 - 因为它很差,传统的录音机落后了,当录音和回放有时很差时,我们把一些放在另一台机器上来调整速度。

后来我们也见证了科技的进步!当时,录音是五张唱片,对歌手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对制作人的要求也很高,对歌手的要求也更高。过去,歌手录制一首歌可能需要五到六个小时,但现在歌手录制一首歌可能需要一个小时,制作人可能需要10个小时。

我们在所谓的西方文化中长大,它有技术含量,你不去想它。

一是伴奏、背景音乐的选择,二是制作人对一些解决问题的,在娱乐上你要思考,因为现在有互联网,有Facebook,所以我们想看数据和报道,每首歌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制作人在做前期必须投入。

第三,歌手会讲一个故事,唱剧情。我们做了一首名为《江南》的歌曲,这首歌收录在林俊杰的第二张专辑中。林俊杰看到了真实版的中国,写了这首歌,我想做的其实是一个年轻人对古代文化的共鸣。

制片人和艺术家之间有一种化学反应 - 它需要彼此合作。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些情况下我不想做或不能做。我觉得这还是专业的情况,因为每个艺术家的情况可能每天都不一样。

阿杜是天生的歌手,但有时状态不是很好,平舌头咬舌头不清楚。当他进入录音室时,他聊天并抽烟半个小时,然后尝试录制基本上可用的歌曲。

我遇到的每一位歌手都处于不同的状态,我对音乐充满热情,有很多理想的人。有一些艺术家,他喜欢表演,他喜欢录音,有些人喜欢赚钱。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想法。

我每天在Twitter上收到一条私人消息,说:"老师,我觉得你可以培养我,我觉得我是最好的。我的同学和我的父母说我是公牛",当然,如果我遇到好音乐,我会联系他。

我认为这些年来已经克服了很多问题。流行音乐对我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歌词,我最希望一首歌完整,但平时运气不太好。很多时候,人们对艺术家应该是什么样子有误解,但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如果你能做得很好,那就是运气,大多数时候你需要改变它。歌曲《千年之后》是第27版,有26个版本被我杀了。

你如何让你的音乐在最小和最大的工作室中产生相同的效果?这对制片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制作过程中,音乐家是重要的还是混音重要,还是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想象一下,在自己家里的空间里,你认为家具重要,照明更重要,还是地毯更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种感觉。家居家具很多时间和家具很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家具如果好看,会感觉很舒服,居家,空间很大;当您设置家具时,您需要的是灯光。

制作也是如此:如果你有更多的乐器,你会感到饱腹,如果你没有很多乐器,你会感到空虚。

歌曲可能会被歌手的声音或歌曲的节奏所感动,所以你必须抓住核心点,你必须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从技术上讲,我认为技术水平适用于所有规则。无论是摇滚、民谣还是舞蹈,即使是不好的声音也是好的,这就是好的制作。

而且大部分的中文歌曲制作不好,降幅比较大是音乐技术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发展,很多人在电脑上编辑,但对科技的掌握却很普遍。所以我认为技术时代也充满了很多市场的东西。

就像吃东西一样,如果你从小就吃垃圾,你觉得垃圾也很香,你不会觉得垃圾。但当你的生活改善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现在90、00岁以后,他们从小就听了很多外国歌曲,听了很多欧美歌曲。我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所以在90岁之后,有些事情他们不想听,这是向前迈出的一步。

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不想鄙视糟糕的音乐,音乐就会存在。但年轻人的音乐素养会影响中国音乐的未来,我想我们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认为选秀是中立的,不能说是好是坏,关键是我们怎么选择,选择怎么做。现在很多年轻人成为歌手,就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现在看到,中国的草案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草案有很大不同。在西方也有很多年轻人参加选秀,但是我们卡拉OK一代,再加上选秀节目的扩大,觉得选秀就是想出名。如此多的选秀权实际上有很多负面影响。

美国才艺表演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发展缓慢,目前的政策是鼓励的形式。这自然会产生商业效应,从而产生奥运冠军。在亚洲的许多国家,运动员为了赢得金牌,从小训练开始,我们就赢得了很多冠军,但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运动。所以我不认为选秀本身不好,而是音乐卡拉OK基础的产物,但我们并不真正了解选秀热潮背后的价格。

当许环良遇到杨海崧,看两位重量级制作人的感悟!

杨海轩:听我背上麻木的歌,就是我想要的

"我遇到的最大问题和障碍是整个混音部分,我意识到声音不是我想要的,这对我来说有点崩溃。

很久以前,当我有老师的时候,我做了我的第一张唱片,那是我第一次沉淀下来,我知道有很多缺陷,如果我现在再做一次,它会比那时好100%。我们从数字开始,我们没有经历传统的音乐制作方式,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我们自己的乐队已经录制了很多次。但就个人而言,技术是最关键的。因为作为制作人,最重要的是承载音乐。

在录制过程中,当我接触到音乐时,我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也没有看他们编舞。但是在录制了一首歌之后,我可能知道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认为这很重要。

今年夏天我刚做了一首歌,一开始,我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感觉很一般。第二次听这首歌,就完全不同了,让我听了一种背麻的感觉,我知道这首歌是我的最爱!我想知道如何找到背部麻木的感觉?我需要一个强大的影响力,我想把它传达给一个不存在的观众,这种感觉可以通过听唱片来感受。

音乐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唱片的质量。自1990年代以来,业界就一直存在这样的误解:"如果唱片做得不好,人们会认为制作人不是很好,录音机也不是很好。"

我的经验是这样的:鼓手的技巧和打击强度与歌曲直接相关。观众的审美也决定了国内外的制作角度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多数观众并不特别关注录音有多好,他们并没有真正倾听。有些人认为真正的区别在于卷大小不一样,其实其实不然。

对于国外的音乐作品,我们更多的是静静地学习。2005年我们在瑞典的时候,我和鼓手呆在那里,听说我们的一个朋友正在制作它,先用磁带,然后把它放到磁带上,每个人都知道它会很酷。

我在音乐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和障碍是整个混音已经完成,发现声音不是我想要的,这对我来说有点崩溃。对于一个制作人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的审美和音乐观念都不一样,音乐的制作人也是不同的。我认为制片人做什么,他们如何处理以及他们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