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人不容易,做妈妈更是如此缘起被忽视的细节总结

缘起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诉说中国女人不容易的文章,用四个词语形容分别为: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其中大多数观点并不认同,认为其只是列举了各类极端情况,是在哗众取宠,有博人眼球之嫌。换句话说,同样的形容词放到部分家庭中的男性身上,也一样有现实的案例(当爸式择偶、保姆式丈夫、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不过,其中确实也有部分情况是现实的写照,尤其对于生育后的女人来讲,有很多被忽视的细节会引起产妇的情绪失控,本文就来说说自己看到这些容易引起妈妈难过的细节,希望家庭里的所有成员可以多一些理解和照顾。

被忽视的细节

  第一,对宝宝状态的过度关注。尤其对于生第一个宝宝的妈妈,初为人母对宝宝的关注度是非常高,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妈妈的担心,比如宝宝打喷嚏、两天没拉屎、脸上长斑点、过敏、感冒、长时间哭闹等等,总能轻易摧毁妈妈的意志。

  第二,对宝宝生活的规划。对于新时代的女性,总是希望通过科学知识来培养宝宝。虽然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但信息的泛滥且难成系统,让妈妈总是殚心竭虑的加入很多妈妈群,生怕错过群里前辈们的“金玉良言”。

  第三,对宝宝学习的担忧。好点的学区房是普通房子的价格两倍,对宝宝教育的投入是所有父母最看重的,所以现在特别多教育培训机构,也很多为6个月内的宝宝提供亲子服务。虽然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父母的推娃压力,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宝宝别慢在起跑线。

  第四,爸爸能帮到的不多。虽然很多爸爸乐于帮忙,但有意识投入的注意力确实没有妈妈那么多,能够提供的支助更多来自心理层面对妈妈的呵护,在对宝宝的生活起居上做的事情,相对来讲确实不多。

  第五,担心自己的事业。只要家庭计划或者妈妈自己打算的是,休完产假后仍然回去工作,那对于休息半年后是否能顺利融入原来公司都有担心,现在经济形势比较冷的情况下,即使在事业单位或国企,也一样面临巨大压力。

  第六,缺乏安全感。女儿做了妈妈后,如果爸爸的关爱不够,会容易担心自己的吸引力,加上国内法律不健全,对女人的保护也不够,想想上周末吴秀波和陈昱霖的风波(7年陪伴换来的却是牢狱),如果女人不工作、没收入,幸福靠得几乎就是丈夫的良心。

  其它,还有很多众所周知的因素,比如,妈妈产后激素分泌紊乱,导致情绪不稳定或者大量掉头发;工作之余还需要为一家人准备饭菜,打扫家务;如果全职带宝宝或者将宝宝交给保姆而自己工作,会得不到部分家庭成员的理解;妈妈参与宝宝的陪伴(作业,聊天玩耍及兴趣班等),尽管有很多快乐,但也有很多辛酸。

总结

  中国女人纵然有太多的不容易,但其实大多数妈妈怕的不是辛苦,怕的是自己辛苦了还不被理解。

  愿所有宝宝都能健康快乐,愿所有妈妈都能健康开心,愿所有家庭都能温暖和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