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讨厌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文章目录

  • 被讨厌的勇气
    • 1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 2 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 3 当人能够感觉到爱
    • 4 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 5 自己与他人的课题分离
    • 6 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 7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 8 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9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10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 11 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笔记) 一切也都是目的论

是一本勇气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1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与“理想的自己”做比较)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

2 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笔记,是不主张影响他人的,最多只是以旁观者的角色提醒他人),是勇气心理学书籍。

朋友和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3 当人能够感觉到爱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

能够或是需要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恋爱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重要是做到不能够逃避,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4 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5 自己与他人的课题分离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同一件事或是需要合作的事,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这是第一步。

6 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这就是课题分离)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心理上给自己这种暗示很重要

课题分离,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例子,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不能去干涉。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7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表扬是纵向的,不推荐)

8 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我对共同体有用" 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主观上)

9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建立共同体的感觉:需要三点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肯定性达观: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就不可能与任何人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增加自我“贡献感”,其实幸福即贡献感

10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笔记),可以偶尔对自己说“yes” “yes” “yes” 用来鼓励自己,提升自信,其实自我暗示很重要

行为方面的目标:

自立

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以上行为的心里目标:

“我有能力”的意识 对应 自立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对应 与社会和谐共处

11 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耀自己的优越性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以上就是一下简略的读书笔记。推荐有兴趣的同学阅读原书,感受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