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叮咛从小到大总在耳边……
天晴:“说过多少次了,被子记得晒!”
降温:“衣服多穿点,别总不当回事。”
周末:“别点外卖,自己做点东西吃。”
在父母眼里
✖️✖️✖️
✔️✔️✔️
每当我们进厨房想大展身手时,他们的唠叨就宛如机关枪一样,恨不得手把手教你,正确步骤是什么……
就连煮碗馄饨这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懂得从包到煮这繁琐步骤的意义时,就能体会到所谓家的味道……
爸妈:自己做更健康
我们:说得对但是我懒
在家长的眼里,只有出自自己手里,眼睛看得见才是健康的。
近日“阿姨用筷子蘸肉包馄饨馅”的话题引得网友热烈讨论,大家的关注点全是馅就这么点?!
所以与其担心外面“缺斤少两”,他们更愿意自己动手,根据喜好想吃多少包多少;哪怕买现成的皮和肉馅也要自己包。
其实裹馄饨是老上海人以前最熟识的家庭美食活动
这样的举动很难不让我们吐槽:直接买速冻成品不是更省力?
+
VS
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外卖平台买份现成的或者半成品,价钱还低呢。
不过当这两碗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想必父母做的永远是首选……
无论是我们说的馄饨,还是广东云吞、巴蜀抄手、江西清汤、新疆曲曲、福建扁食……
东南西北,最爱的永远是妈妈手里的那一碗。
爸妈:从煮到吃步步讲究
我们:熟了能吃就行
Round 1:
爸妈:“等水烧开,馄饨才能下锅。”
我们:“耽误时间,直接下锅都一样!”
Round 2:
爸妈:“要加凉水,煮时要慢慢搅动。”
我们:“不管不顾,浮起来就好了!”
Round 3:
爸妈:“汤底加猪油、葱、香菜最好。”
我们:“调料包一倒,马上开吃!”
以前煮馄饨加凉水,是因为那时的火是烧出来的,现如今掌握好火候,不加水也是可以的。
但比起我们的偷懒随意,爸妈的面面俱到肯定是值得信赖的~
就连馄饨吃法也层出不穷!
汤馄饨:
对上海人而言,馄饨≈菜肉馄饨≈荠菜馄饨。要说最经典的吃法,非它莫属!
<详情搜索“淘最厨房”公众号 >
油煎馄饨:
即使肚子很饱,但想到馄饨在平底锅上泛起焦香的样子,依旧会咽口水。
< 详情搜索“淘最厨房”公众号 >
冷馄饨:
等天热后,将煮好的馄饨吹凉,浇上浓浓的花生酱,再来点醋提味,吃上一口,直呼过瘾~
< 详情搜索“淘最厨房”公众号 >
在老上海的童谣里这样说:“肚皮鼓,两头翘,像偃月,似元宝。实墩墩,香喷喷,团团坐,热闹闹。”
父母“层层把关”,也只是想让我们过得更好、吃得更舒坦。以至于我们不管远在何方,最想念的还是家的味道……
粉丝互动
上次和父母一起
包馄饨是什么时候呢?
欢迎评论区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