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思维模型 劳力辨证

本系列文章 主要是 分享 思维模型,涉及各个领域,重在提升认知

1 模型故事

@1 劳力辨证在生活中的体现

一个女孩知道自己的男友很渣,知道脚踏多只船,但依然迟迟不愿离开人渣男友,因为她执着于以前的付出,以为坚持下去就可以换来浪子回头。

很多人即使公司给的待遇很差,也不愿意离职,因为他们觉得吃的这些苦会变成一个个筹码,最终会换来亮丽的成果。就像很多人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一样。

一般情况下 经常帮你的人,多数都是以前帮过你的。那些没帮过你的人,多半以后也不会帮你。因为前者曾经为你有过付出,而后者没有,这也是“劳力辩证”决定的。

约翰是一名美国空军士兵,刚刚通过跳伞测试。他列队等待领取自己期盼已久的降落伞形别针。最后他的上司以挑衅的姿态站在他面前,将别针别到他胸前并猛击一拳。结果,别针扎进了约翰的身体。从此以后约翰一有机会就解开衬衣的扣子,展示那小小的伤疤来表示自己曾经通过跳伞测试。几十年之后,那枚别针还挂在他卧室的墙上。约翰因为降落伞形别针而承受了身体上的痛苦,于是便赋予这个别针高于其他奖章的价值。

一些黑社会性质的帮派/特殊组织,入会程序的设计会非常残酷,这样通过者会更加自豪和骄傲。这也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往往越难加入的团体我们越珍惜。

我们很难戒掉游戏,虽然我们知道从长远来看玩游戏最终不过空欢喜一场。但我们的大脑会本能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愿去思考长远的利益。就像我们第一次给游戏充钱时,肯定会告诫自己下次一定不再冲了,结果却常常大相径庭。

@2 换个角度看世界,使用劳力辨证法则

“宜家”在使用劳力辩证法则可谓是有一套,宜家的家具买回去,你需要动手组装,但又不是太难,看着你组装的家具,因为你参与了劳动,你会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通用磨坊”的蛋糕粉,会让你打进去一个鸡蛋,这个步骤本来大可不必,但这么一来,你参与了劳动,会觉得这个蛋糕更有价值。

2 模型 劳力辨证

@1 何为“劳力辨证”?

你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便会对其结果期望过高。这就是所谓的“劳力辩证现象”。“劳力辩证”定律,是德国作家罗尔夫提出的一个概念。每个人都有把磨难后的成果“神圣化”的倾向,即使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2 “劳力辨证”的意义

3 模型简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