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襄城乾明寺照壁:为何说它是镇寺之宝?

照壁是自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建筑物。在一些旅游景区的大门外或门内,游客会看到一面像墙壁一样的建筑,上面雕刻有各种各样的图画,非常精美。另外,在有庭院的农村家庭,一进大门,也可以看到一面墙,上面是粘贴有山水画的瓷片,许昌人叫它“影背墙”。襄城县乾明寺的明代修建的照壁,被人称为镇寺之宝。

乾明寺照壁有“天下第一壁”之称

襄城乾明寺俗称背影寺。位于县城南的首山之阴,因东经八卦方位的乾位,所以叫“乾明寺”。乾明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年),高僧省念禅师又在首山北麓开山重建。元初曾遭兵焚,多数建筑被毁。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年—1479年),主僧深别源,才将乾明寺重建成功,主体建筑占地150余亩,有“中州第一禅林”之誉。

乾明寺塔林及其它地面建筑“文革”时被毁,院内有千年银杏树至今犹存。乾明寺古建群造型古朴,在做法上多因袭古制,有很强的地方特点,是研究中原地方建筑的重要资料。其中照壁,为一字形砖砌照壁,是全省保存不多的明代照壁之一。

襄城乾明寺照壁:为何说它是镇寺之宝?

照壁整体保存完好。

正面为“黄帝首山采铜图”,记载了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九鼎以定天下的传说。就此,曾写有《颍河散记》一书的襄城县颍阳镇纪拐中心小学教师邓军说,据《 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荆山下”。而荆山就在平顶山市南郊。《庄子.徐无鬼》也记述了“黄帝将大隗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这都与乾明寺照壁上的内容相对应。

“外地人来乾明寺参观,首先吸引大家的就是这面雕刻精美的照壁。”在乾明寺前办有中州国学院的青年书法家庾凯凯说。笔者在现场看到,如今这面照壁的四周被汉白玉护栏围起,整体看起来非常坚固、厚重,古香古色。

庾凯凯介绍,照壁两面还各有对联一副。正面是:“锦屏华丽漫沾天泽无疆,古刹崔巍大壮地灵攸萃。”背面是:“梵林明媚储万汇之精英,山势嵯峨壮一方之胜概。”上面的书法意境深远,字体大方遒劲飘逸。

据《 河南省志·文物志》记载:乾明寺照壁,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长12.93米,高4.66米,厚0.73米,上嵌多种青砖浮雕。

襄城乾明寺照壁:为何说它是镇寺之宝?

照壁正面砖雕。

2007年国家旅游局所编《中国旅游景区景点大辞典》这样介绍:正面嵌“黄帝首山采铜图”,背面镌“七圣迷径图”。砖雕图像古朴典雅,造型逼真生动,为全国仅有,人称 “天下第一壁。”

2013年3月,襄城县乾明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面墙”承载了众多文化内涵

乾明寺照壁照壁古朴端庄,浑实厚重,砖雕精,据说是乾明寺的镇寺之宝。仔细观察照壁上的浮雕,生动形象,犹如一幅繁盛的景观,有人有物,有景有树,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邓军说,当时的砖雕应该是做泥坯时就雕刻拼图成型了,经过烧制后,工匠再将散块的砖雕按原图像拼积木一样拼在一起,就组成了照壁上的图画,可见明代建筑工匠的精湛工艺。如今照壁上的人物或景观虽经多年风雨的洗礼,多少有所损毁,但依然不失整体的美观。

据史料显示,乾明寺寺前照壁、汝河岸边的两乐亭、寺后首山上的文峰塔与城内文庙内原有的泮池、墨香井相互呼应,有“以高垄为砚、汝水为池、山塔为笔,纳山川之灵秀,兴文风而出俊才”之意,如今是河南省内保存不多的明代照壁之一。

襄城乾明寺照壁:为何说它是镇寺之宝?

照壁局部砖雕。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在曹雪芹《葬花吟》中,就提到了“照壁”这个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构件。照壁上的图案和造型,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能够代表某一时期的审美观念、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通过“一面墙”,人们就能看到它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2011年初,襄城县启动了乾明寺照壁维修工程。经过3个多月的维修,才有了如今的完好模样。

照壁的发展源远流长

邓军说,照壁也称影壁、照墙、屏墙、影背墙等,是古代房屋建筑中庭院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附属建筑物。它一般设置于大门外正对大门处,或大门内庭院之中,是旧时建筑中用作屏障的一道空墙。它既可回避视线,隐匿身物,使人无法一眼窥见宅院内部,还可以起到装饰院落的效果。就连一些古代皇家的墓葬中,也有照壁出现。

照壁的形制取决于平面布局,分为一字照壁、八字照壁、撇山照壁、座山照壁。它是集绘画、雕刻、建筑于一身,在上面装饰有山水植物、历史名人、经典人文故事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襄城乾明寺照壁:为何说它是镇寺之宝?

为全国文保单位。

“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如果从风水学角度讲,照壁能起到辟邪的作用。”邓军说,在古代,照壁一般是在门内或门外设立的一座墙壁,它面对着大门,不仅起到屏障的作用,在古人的眼中也是阻挡邪气、避免家中的风水流失。所以照壁的价值和实用性也使得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如今。一些有庭院的家庭在建房时,有的人家还会建一面照壁。

照壁承载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赋予了深厚的艺术内涵。所以,照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的风水理念、礼制思想和审美情趣,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