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锻炼不一定能健脑,《自然》子刊提出反常识结论|一周论文导读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锻炼不一定能健脑?

一些研究表明,定期锻炼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全面提升大脑的认知功能。然而,一篇新近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的综述显示,对健康人群来说,规律的身体锻炼对认知的积极影响或可忽略不计。

锻炼不一定能健脑,《自然》子刊提出反常识结论|一周论文导读

图片来源:123RF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汇总了24项经过审议的荟萃分析,关注了覆盖11266名健康受试者的109项研究,这些研究开展了详细的随机对照试验。尽管这些试验一开始发现锻炼身体对认知有较小但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积极影响,但在考虑了潜在调节变量(如对照组和研究基线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纠正后,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定期锻炼与改善认知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研究作者强调,他们的发现并非表示身体锻炼对认知功能完全没有积极作用,更不表示身体锻炼对认知有害,而是说明在建立锻炼与认知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需要谨慎。此外,锻炼的好处,尤其是对于身体健康的好处,本身就足以鼓励人们保持经常锻炼的习惯。

免疫细胞可能加速癌症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乳腺癌病例的10%-15%,其特征是缺乏雌激素、孕激素以及HER2受体,往往比其他乳腺癌有着更高的复发率和转移风险。来自迈阿密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TNBC患者体内可能有免疫细胞在捣乱,他们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指出,未成熟的自然杀伤细胞(NK)甚至会加速TNBC的进展。

他们通过RNA测序从患者样本中发现了这部分NK细胞,并且如果在小鼠模型中去除掉这些NK细胞或者阻断它们分泌的细胞信号,可以阻止癌症进展、减少其对细胞的基因破坏。研究者将不成熟的NK细胞视为治疗TNBC的新靶点,或能成为耐药发生时提升患者生存率的方法。

DOI: 10.1126/scitranslmed.abl4414

终结争论?最新《科学》:霸王龙也有嘴唇

锻炼不一定能健脑,《自然》子刊提出反常识结论|一周论文导读

▲正在进食的霸王龙:根据最新研究,它们的牙齿被嘴唇包裹在内(图片来源:Mark Witton)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霸王龙即使是闭合口腔,锋利的牙齿也会暴露在外,就如同今天的鳄鱼。但事实上,包括霸王龙在内,兽脚亚目恐龙究竟有没有嘴唇是一个长期没有定论的争议话题。现在,一项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的研究为“有嘴唇”学说提出了有利的证据。

支持“无嘴唇”假说的人认为,持续暴露在外会导致恐龙的牙齿变干、受磨损。最新研究评估了一系列兽脚亚目恐龙,以及现存、已灭绝的有齿爬行动物的头骨长度与牙齿大间的关系,并对牙齿磨损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兽脚亚目恐龙的牙齿没有外表面磨损的迹象,这表明有口腔外组织和口腔分泌物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它们的牙齿/头骨比例与现存的爬行动物,尤其是牙齿被嘴唇包裹的巨蜥相似,说明兽脚亚目恐龙的牙齿并没有大到口腔容不下。这些证据均指向兽脚亚目恐龙的牙齿可以被嘴唇完全包裹。这样一来,这些凶残的捕食者是不是显得更可爱一点呢?

DOI: 10.1126/science.abo7877

中国科学家揭示推动食管癌变的机制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大陆高发的癌症,由于目前食管癌的早期发现相当困难,导致患者预后差。食管癌的发生和演进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推动突变细胞向恶性表型演进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在一项发表于Cancer Cell的研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林东昕和吴晨课题组合作,揭示了食管癌变过程中的恶性上皮细胞激活基质中的成纤维细胞,是促使食管癌变演进的重要原因。

ANXA1是成纤维细胞甲酰多肽受体FPR2的配体,正常食管上皮细胞通过ANXA1-FPR2信号转导控制成纤维细胞,以维护正常食管处于稳定状态。随着病变的演进,上皮细胞的ANXA1表达呈渐进性下降,与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逐渐减弱,导致成纤维细胞的AKT、ERK和SMAD3等信号通路被激活,促使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变成具有促进癌细胞增殖和恶性表型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推动癌前病变向侵袭性癌演进。

DOI: 10.1016/j.ccell.2023.03.001

识数能力是天生的,斑马鱼也会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生物学家最近通过一项实验发现,刚出生没多久的斑马鱼(Dania rerio)尽管大脑还未充分发育,但已经能够识别数量的多少。他们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论文指出,这一发现表明识数能力可能在新生斑马鱼中是与生俱来的。

研究人员将一群刚孵化的斑马鱼幼鱼先养在缸壁有黑色竖条图案的鱼缸里;孵化后96小时后把它们放入另一个鱼缸的中心,新鱼缸两端的白色缸壁上印有1~4条不等的黑条。他们观察到,超过60%的幼鱼会游向黑条数量较多的一端,并且在那里停留的时间更长,几乎是在黑条数量较少一端停留时间的2倍。

测试中调整条纹密集度、表面积、数量后,始终有超过60%的幼鱼偏好数量多的条纹。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斑马鱼幼体已经对黑条的数量有概念,并且会偏好较大的数量。作者认为,尽管从物种亲缘关系来说,斑马鱼和人类关系很有限,但新孵化的幼鱼与人类新生儿一样存在识数能力,可能表明数学能力是脊椎动物与生俱来的一种古老特征。

减少早课或能提升学生成绩

来自新加坡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上课时间稍微调晚一些,学生的成绩表现会要更好。相关论文已经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研究者借助2万多名学生课堂Wi-Fi连接数据判断了学生出勤率,并综合近4万名学生使用学习平台的情况,分析了昼夜活动模式,主要围绕出勤、睡眠和绩点进行三方判断。

结果他们确认,上课的时间越早,学生出勤率越低。平均来看,上早课学生睡眠时间约减少了1小时,因此他们更容易在课堂上睡觉。而一周内的早课数量多会与平均绩点较低相关。尤其是原本晚间有课的学生,如果第二天遇到早课,会导致更低的出勤率,心理状况和成绩也会更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