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止不休》里被歧视的乙肝患者,何尝不是如今的你我?

由贾樟柯制片、张颂文出演、白客主演的《不止不休》搁置三年,终于在3月24日上映,但不论票房还是口碑都表现平平,上映第七天(3月30日)票房突破5000万,如今整体排片已很少,后续增长乏力,豆瓣评分也仅仅7.2,宛若“配饰”的女性角色和主题略显散乱的叙事是被吐槽最多的地方。

这两方面的处理确实有待完善。苗苗饰演的白客女朋友可有可无,没有,反而更能凸显韩东(白客饰演的男主角)为理想冲锋的壮烈。

剧情推进方面,自以为阅片量还算富裕的我一直试图为其归类、却屡屡被打脸,刚开始看三位年轻人生活如何艰辛、前途如何受阻,以为讲的是一个北漂逆袭的励志故事;

后来白客和张颂文顶着压力、风尘仆仆去山西调查矿难,我又以为是揭露社会黑暗的现代游侠故事,以为后面会有什么和黑恶势力的凶险对垒;

然而此案竟匆匆结尾,立马转向乙肝患者,全片调调逐渐趋同于《我不是药神》;

直到最后的最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本片主题和烟熏妆那版《哪吒》一样,讲的是——偏见。

晕是有点晕,但好在峰回路转,最后这一锤重重地击到了我。私以为,这个最终的落脚点比“理想与现实的拉扯”更能映照当下,也更能牵动广大年轻人的心。

片中的乙肝病人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两样,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社交,只是当体检报告一出,很多资格就被瞬间取消了,在面临考学、择业和交友时都会因此而被拒之门外,哪怕你再努力、能力再超群。

一是源于法律规定,二是在大部分人的固有认知里,这是传染病,不能挨。

似乎是约定俗成,但其实并未经过科学的严谨认证,人们仅仅是根据经验,就粗暴地将乙肝患者视为异类、避而远之,而乙肝患者也仅仅是因为一些自己难以左右的原因得了这个病,却要接受整个社会的排拒、让自己的人生无限收缩。

能拥有如此威力的仅仅是“乙肝”这样的疾病吗?

韩东最后能不顾一切去调查“乙肝患者更改体检报告”背后的内幕,除了新闻人的使命感,还有某种同病相怜。

影片一开始就是韩东因学历低而求职被拒的场景,哪怕他有能力、有作品,但面试官无暇在这些一时难以量化的东西上下功夫,而是选择以一系列硬指标为第一筛选准则缩小候选者范围,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入职者整体素质的下限。

后来身为男主角的韩东被伯乐慧眼识珠录取了,但现实呢?

HR挑学历的“传统”从2003延续到了2023,并且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博士都要被挑挑拣拣,大专生甚至被视为“智力不正常”,更何况是高中肄业,脱颖而出的几率大概比鲤鱼上岸还要低吧?

在求职场上,低学历无异于另一种乙肝。

除此外,年龄太大、空窗期太长、上份工作经历太短、女性三十岁未婚未育、三十岁已婚未育……都有可能成为过不了简历筛选关的“硬伤”。

在知乎看到一条高赞评论:我是三年没上班,又不是背了三条人命?

言下之意,仅仅是基于个人状况与需求在不违法、不妨碍任何人的前提下做了一个小选择,怎么感觉好像犯了不可饶恕的重罪?

但对于招聘者及招聘单位来说,他们只是看重概率和效率,宁愿丢失一个“优秀的例外”,也不愿增加自己的风险和成本。所以区区一个看似不重要的点就成为了你不被选择的所有理由。

好像都没有错,但对求职者而言,困扰就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除了因学历不够找不到匹配自己能力与理想的工作,韩东还经历了另一种误解:出租房意外失火,他因没有暂住证被抓到派出所蹲了一宿。

仅仅是没有暂住证,何以至此?

当被报社工作人员问道“为什么不办”时,韩东回答:我觉得不合理。

当事儿出在自己身上时,他可以勇敢质疑,但最开始面对给体检报告造假的乙肝群体时,他也是只会拿着法律条文义正言辞地说事儿,将他们的一系列作为定义为“犯法”、错误、自毁前程。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可见一斑。

固有认知的根深蒂固、权威的认证、自保意识、思考的懒惰、名利的驱使、对“正确”的狭隘定义……所有这些难以逾越的东西都可能将某一类人画地为牢,哪怕他们再怎么挣扎,歧视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与进行的。

曾经是乙肝、学历、暂住证,如今又添“35岁危机”和空窗期,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叫人寻路无门的标签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被歧视的异类,也都有可能成为通过非常手段突围的“越狱者”。

如何学着冲破无形的桎梏、让缤纷的自己绽放于广阔天地,如何学着打破标签的阻隔、拥抱被误解的异类,理应是所有人不止不休的课题。

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应该有一张接纳倒霉者的网,而不应总是建立一道道将其困在墙角、独自挣扎的墙。

作者:包法利小姐、

关注我,在娱乐世界读人心、解风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