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腾讯云TCE,破解银行系统扩容及池化难题

作者:胖头陀

商业银行的诞生,至今已历时数百年之久。有趣的是,银行用去了数百年度过最初的1.0时代,而信息科技的发展则是在最近短短的几十年里,快速推动银行业跨入了4.0时代。

意识的进步,固然是银行演进,进而迈向更大商业成功的重要前提。不过倘或技术存在明显的短板,势必会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所谓的银行4.0也就只能是镜花水月。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银行业4.0时代意味着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银行必须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无界”的金融服务。

腾讯云TCE,破解银行系统扩容及池化难题

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迎来了弥足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推动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一直以来,银行业拥有着业内公认最强大和最复杂的业务系统。与之相应的,则是系统的横向扩展很容易受到桎梏,建设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更无法快速地响应业务变化。

毫不夸张地说,银行业的系统横向扩容能力,以及统一池化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服务客户的关键。基于此,某大型银行(为方便起见,下文简称:该行)启动了业内领先的云平台建设,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业务发展和金融科技转型。

新时代下的“必答题”

2022年以来,大陆相关主管机构陆续出台相关规范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推动银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赋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机构的“必答题”。

显然,数字化转型既是构建银行业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现实需要,又是自身赋能消费体验、更好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刚需,云平台则是承载着一切的坚实底座。

对于云平台的建设,该行的需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平台的机构要具备足够的先进性,要求支持云原生多租户,统一弹性资源池,完全面向用户的自服务能力;

其次是技术能力上,要求以云平台为核心,结合云大数据处理能力,让数据通过云无缝流动引领新的业务方向;

最后是云平台未来要支撑全行的业务发展战略,并利用云平台的敏捷能力,为行业业务创新提供土壤。

从2018年起,该行启动了行业云建设,希望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行业领先的云原生多租户的IaaS/PaaS平台,从而全面支撑该行的金融科技输出及转型战略。

腾讯云TCE,破解银行系统扩容及池化难题

基于腾讯云TCE专有云解决方案,该行快速搭建出一个符合公有云标准的金融级生态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底层基础设施、容器、安全防护,以及对应的运维技术能力。

作为国内在大型金融行业生态云建设方面经验最丰富的云服务专业厂商,腾讯云的产品技术方案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通过与腾讯云的合作,该行还培养了一批精通云产品/云架构的技术人才,为下一阶段的行内业务云化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腾讯专有云(TCE)是基于腾讯云成熟产品体系的企业级专有云平台,能够为银行提供自主可控、弹性伸缩的全栈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腾讯云 TCE 的每一项能力都如同一块块的乐高积木,相互之间不仅可以灵活组合,同时也可以随意裁减,而无论规模多大,其性能都不会受到影响。

云化转型渐入佳境

从2019年开始,该行启动了行内业务云化试点工作。

我们知道,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撑。银行业尤其如此,每一天都有海量数据需要从银行中转、确认、复核,以及一系列繁复和严格的操作。

通过建设基于腾讯专有云TCE的全行私有云,该行复制行业云经验,与原VMware私有云并行,在原有的业务之外,新开发的业务优先上基于腾讯专有云TCE的私有云。

在这种大规模业务与复杂租户的场景下,由于服务水平大幅扩容,一些IaaS服务如负载均衡、存储等,就往往会遭遇到资源干扰等问题,因此硬隔离能力就成为云平台的必备能力。

全栈的腾讯专有云TCE能够将通用的IaaS等基础服务业具备集群化管理、资源池化等能力,实现租户或者业务的隔离,同时具备交付部署自动化和方便管理等特性,在全面满足该行需求的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运维难度和成本。

对于客户来说,腾讯专有云TCE的开放模式,在充分保证满足金融行业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可控性的前提下,也使得银行庞大的既有投资在新的时期能够继续发挥价值,同时还能够适配银行新购的各种国产硬件平台以及操作系统。

此前,一云多芯涉及到架构差异和性能差异,影响到云平台和云产品的技术架构、交付部署、租户用云、运营运维管理,乃至客户使用体验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一云多芯的建设场景和使用场景的持续挖掘,腾讯专有云TCE对云平台及支撑系统和工具做了系统性的深入改造,在产品能力、平台能力、流程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加强。

凭借自身成熟稳定的架构和产品、强大的扩展性,以及一云多芯的异构兼容体系,腾讯专有云TCE在2021年就成功入围工信部2020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

得益于此,该行在成功进行行内业务云化试点的同时,也完成了全行大数据、分行特色金融业务系统的迁移上云,实现了敏态与稳态双模并存、分布式与集中式相互融合,走在了全行业前列。

跨入“全面上云”时代

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跨入“全面上云”时代,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银行业,自然也不能置身其外。

关于银行业的上云,相关管理和监管机构早就有明确要求:早在2016年,监管部门就提出到2020年底,银行业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要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在随后的2019年和2022年,央行还分别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持续对金融机构的云计算规划应用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

实际上,在各种外围系统和新系统的上云之后,核心系统的上云已经成为银行业面临的全新挑战,这也是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实现数字技术与核心业务有机融合的必然要求。

腾讯云TCE,破解银行系统扩容及池化难题

2021年开始,该行开始启动核心系统上云工作。这当然绝对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充分的技术保障之下,银行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划进行严格的实施,确保万无一失。

通过与腾讯专有云TCE的合作,该行做了全行分布式核心系统的上云,以及大机小机核心系统的下移。为此,腾讯专有云TCE建设了相应的专区,保障核心业务在x86以及ARM架构的稳定运行。

连续几年的共同努力,腾讯专有云TCE帮助该行构建了规模庞大的各种“云集群”,横跨多个地域以及众多数据中心,仅仅在2022年就上线了数万台机器,涵盖了市面主流的各种异构硬件……

尽管从拓扑图上看起来浩大无比,但是该行却可以通过统一的运维运营平台进行实时的管理,随时随地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快速的扩充,真正让庞大资源的调配如同行云流水——这不正是云计算的终极奥义嘛?

此外,腾讯专有云TCE复制了腾讯金融云的所有平安合规能力,能够满足最严格的合规性要求,这也正是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选择腾讯专有云TCE的根本缘由。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用这句话来形容金融+科技,感觉再合适不过。面向未来,腾讯云将继续为商业银行的技术变革提供云上动力,让美好如约而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