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命的对话》:明白这3个道理,让你的老年生活更精彩

作者:英子zxy1101

提到模特,在大众的眼中除了美丽漂亮身材好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年轻。

梅耶·马斯克15岁初入这行时,同行也是这样告诉她的,说模特生涯通常到18岁就会结束。最初为了生活,梅耶·马斯克只要有活就接,有秀就走,在40多岁时登上了《时代》杂志健康版封面模特。

本以为这已到了模特的天花板,成了模特行业十足的老人。殊不知,69岁时梅耶·马斯克竟然成为美国畅销彩妆品牌的代言人,71岁迎来自己模特行业的黄金期,后来还出版了自己的书籍。

古话说:人不思老,老将不至。

所以,不管自己的年纪多大,只要自己不认为自已老,那就一直年轻,生活一样精彩。

正如《生命的对话》一书中提到的两个最好的变老方式“成长到老”及“积极变老”。

《生命的对话》:明白这3个道理,让你的老年生活更精彩

“成长到老”就是我们不能主动变老,而是选择一种成长的心态,每天都抱有这样的心态醒来,面对日渐衰老的逆境,仍能继续成长和奉献。

“积极变老”更多的是一种心态,在人生的下半,不再追求外在的成就,而更关注自己的内在成长,成多想成为谁,转变为我是谁。

本文两位作者,理查德.莱德在41岁时与另一作者戴维.夏皮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相识,当时戴夫28岁,在戴夫的眼里按世人的眼光,理查德已快步入中老年,但年龄的差距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影响,在后来的交往中,两人成为了朋友,并合著书籍共同成长。写本书时理查德76岁,戴夫63岁,“成长到老”及“积极变老”也是对他俩成长最好的诠释。

三位译者刘彩梅、周美言、江淑也都是一直从事着与老年、心理相关的工作,对于书中“成长到老”及“积极变老”的理念,也正是她们每天都在传播的内容及精神。

01明确目标,让生命更有意义

曾经网上有一个很火的问题:“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引来的两千万浏览,近8万条回答,回答的结果令人感到意外,多数人认为没有意义,只是活着。

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作者认为,只有真正来自内心深处的动力和渴望,才能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对话》:明白这3个道理,让你的老年生活更精彩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埃德·拉普(Ed Rapp)是卡特彼勒公司集团总裁,他在高中时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为“对生命中的人和责任产生积极影响”,他也一直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

但生活总是给我们带来极其困难的挑战,56岁时埃德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即便如此,埃德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他说,如果他能在ALS上有所作为,那他的人生也算得上精彩了。

于是,他辞去了工作职务,积极接受新的挑战,最终成了全球研究、治疗和找到ALS治疗方法的领导者。还创建了“对抗ALS,保持坚强”(Stay Strong vs.ALS)组织,截至2020年年底,该组织为渐冻人的研究筹款超过1400万美元。

正是因为埃德对自己目标的执着,选择做了黑暗隧道中的一盏灯,不断觉醒,不断成长,不断地给予,去给他人带来改变,最终实现自己的“对生命中的人和责任产生积极影响”设定,活出了自己的意义。

那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三个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确认你想要如何提供帮助

确认的过程可以多给自己一些耐心,多尝试,正如作者理查德初期想竭尽所有的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举办研讨会、与人会面、进行演讲,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有收获,反而成了一种消耗。

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理查德发现他真正热爱并擅长的是内容他作,以及通过写作和演讲来分享。

所以,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我的天赋是什么?我喜欢做什么?只有弄清楚这些,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天赋来为他人提供帮助。

第二步:明确你想要帮助什么样的人

后来理查德的书在全世界拥有超过100万的读者,他很乐于与大家分享他的书以及他的理念。他认为人生目标是尽可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充分给予,对于那些50多岁的人,更应当积极变老而非被动老去,后来他就主要关注人们从成年期到老年期的转变和过渡,本书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我想帮助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帮助这样的人?

第三步:找出什么可以激励你(以及什么会让你全力以赴)

如果只止步在上面两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或找到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那是不够的,我们更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查德说他曾在行业内有名的公司做过人事工作,事业上算是很成功,但其实他的内心好像总有一个缺口未被填满。

后来他成立了一家叫作“午餐时间有限公司”(Lunch Hour, Ltd),就要就是他人请他吃午饭,他给别人出主意。每当见到客户因为他的意见而解决当下的困惑时他就特别开心,就想办法为更多的解决更多的问题。生活也流满了激情和动力。

所以想要找出到激励自己的事,首先需要想清楚自己愿意为了什么能做到百分百的牺牲,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始终坚持。

像埃德那样,哪怕身体出现严重的问题,也依然实现地自己“对生命中的人和责任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目标,成为ALS治疗方法的领导者。

02过好当下,让生命意义更长远

印度教的传统观念中,根据人们的年龄,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求学阶段;入世阶段;内省阶段以及出世阶段。

出世阶段可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退休生活。

我们总以为退休生活就是对多年带薪工作的回报。其实不然,按印度教的观念,把退休生活看作为个人心灵成长的机会更有意义。

《生命的对话》:明白这3个道理,让你的老年生活更精彩

图片源于网络

到了这一阶段,我们看惯了人生百态,也知道了人生最重要的事,从而就不会把美好的时光浪费现世俗琐事上了。

理查德认为,美好的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组成:金钱,健康以及人生意义。

金Q虽然能让我们过上富足生活,但正如人们所说,Q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好。

曾有人问,多少Q算有Q?我认为最好的答案就是,有Q就是可以随心消费,有喜欢的就买,生病有Q治疗,想去哪就能去,这样就足够了。

所以当退休了,只要问自己对生活还有什么样的追求,而追求的同时需要多少Q来支撑。

真正的财富不是拥有我们想要的,而是珍惜我们所拥有的。

据统计,8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是世界上数量增长最快的人群:就美国而方,从2000年到2014年,10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增长了44%。

书中提到,蓝色区域计划创始人丹·比特纳认为老年的健康更多源自选择。

他认为在,在我们的生命中,要么短寿并伴随常年残疾中,要么健康地颐养天年。

蓝色区域里人们的寿命常能突破100岁大关,而且他们常常能避免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后来了解到,原来这些百岁老人都支持,选择每一天都不断进步,有目标地生活,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这一切。

正是因为他们长期内保持这种平衡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更快乐,更自豪,身体就倍棒。

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到了老年,金钱就是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自己有意义的事,让自己再回头时不后悔走过这一朝。

03坦然接受,活出自己的价值

大津秀是日本的一名医生,主要从事临终关情的工作,帮助癌症晚期患者解除身心痛苦,并在他们生命行将结束之际,尽力给予他们抚慰与关爱,让他们平静安宁地走向人生的终点,多年来他亲眼目睹、亲朵听到1000多位患者的临终遗言后,整理出人们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遗愿清单》中卡特生命最后的时候遗愿清单所列的事项也全部是年青时自己没做过的事。影片中卡特是幸运的,被有钱人帮助而完成了所有的遗愿。

但生活不是演电影。

圣本笃有名经典名言:“让死亡每天都在你眼前。”

人们都说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不论你多富有,多位高权重,多健康,死亡都将来临。

正如开篇提到的,很多人都质疑,人终究一死,那活着是否还有意义?

其实,正是因为生命的短暂,才让生命更有意义。

稻盛和夫曾说过: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我们有义务把永存的灵魂,磨练得更纯净、更美好。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对生毫不执着,对死毫不畏惧。

作者认为,即使生命逃不过一死,那不如与死神作朋友,正视死亡,找出活着的理由,全然地投入生活,尽全力的过好自己的美一天。

所以,即便是老年,我们也是守住自己的目标,过好当下,坦然接受死亡,让自己不惧好,不怕老。正如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吴玉韶说的那样,老年有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具意义和最令人满意的一段时光,让我们不是被动变老,而是主动地“成长到老”,以迎接人生最具意义和最令人满意的“第二次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