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作者:鹧鸪山散人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狡兔死,走狗烹,自范蠡起,大多开国功臣都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

与之相对应的是开国皇帝的担忧,只要这些开国臣子有一点谋反的迹象,他们就会下死手。

而首当其冲的,往往是领兵打仗的武将。

以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为例,在杯酒释兵权以前,他曾对周围的大臣讲自己整宿睡不着。

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担心“陈桥事变”重演,不希望君臣相斗。

群臣闻言,惶恐不安,唯恐大祸临头,翌日纷纷辞官,故有“杯酒释兵”之说。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其实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有类似于赵匡胤的“畏惧开山之臣”的心态,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

如刘邦、朱元璋等,对开国功臣挥起了屠刀;比如刘秀、赵匡胤,先礼后兵。

而他们的担忧和一系列手段,实际上都是皇权与兵权此消彼长与争夺。

将领去留

大部分的开创者,都是一时的英雄豪杰,他们身上都有着不同的特长,但他们不擅长去领导他人,去站在最中心的位置。

汉朝开国之君刘邦曾经说过一句话:“夫谋定而后动,千里之行,莫如子房;

“镇国安民,发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百战百胜,百战百胜,我不是韩信的对手”。

每一位开国皇帝往往都非常了解自己的臣子,知人善用是基本素养。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而他们往往也要带兵打仗,所以对自己麾下的将士是非常了解的。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能够在战场上配合良好,这名臣子自然也很了解皇帝的心思。

所以,如果这些有功之臣想要造反,那么他们必然会成为皇帝陛下最大的敌人。

试想一下,若是韩信真的背叛了刘邦,那么刘邦想要打败韩信,将会是何等的困难?

也许刘邦还是能依靠身边的人将其控制住,但一定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在封建时代,无论哪个朝代,建国之初,皆有封赏,或封王侯,或封藩镇。

这类封赏,往往位高权重,掌握实权,甚至可以控制地方的兵权、赋税等等,在这一方面,绝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是武将,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好,很有可能会自成一派,威胁到皇权。

赵普曾经对赵匡胤说过,历代王朝兴盛衰败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些原因。

五代十国之所以如此混乱,就是因为藩镇已经凌驾于中央之上。

唐王朝覆灭,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剥夺藩镇的兵权,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越来越强大。

身为帝王,必须要制衡这些势力,或者削弱他们的权力,不然江山就没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开国皇帝们基本上在制定军事制度和安排将士时,都会遵循“兵无专主、将无重权”的原则。

首先就把规则制定死了,对将领手中的兵权进行全方位的牵制,防止其拥兵自重,酝酿谋反的计划。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像文章开头讲到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为何能淡定自若地邀请一大帮臣子赴宴,直接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

那是因为,在办这个酒宴之前,宋太祖就已经取得了中央禁军的控制权,而唯一让他还很担心的就是藩镇问题。

他的丞相赵普也曾和他说过,藩镇问题一日得不到解决,“陈桥兵变”一事就极有可能再次上演。

赵匡胤本人也是谋反上来的,他心里面当然清楚这当中的要害。

但是他又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心中依旧认为石守信等人是自己的故友,念着这个情分,他才选择了先礼后兵这种方式。

而这些将领已经知道自己已被皇帝怀疑,况且手里已经没有了精兵,现在和皇帝闹翻无异于自寻死路。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宋太祖也给他们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交出兵权安稳过完下半辈子,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于是就在推杯换盏之间,一场皇权与兵权的争斗落下了帷幕,最后的结果是皇权取得了控制权。

实际上,历朝历代在安排将领去留上面,都有着皇权控制兵权的现象。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控制会越来越强,在将领与士兵之间的关系上,皇帝使了小花招。

离间将士

在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在遇到战事时,都是由皇帝亲自临时点兵出征。打完仗以后,士兵们都回归原来驻扎的边防,而将领则回归任职的处所。

这一点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那时在军营里已经开始实行“更戍法”。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所谓“更戍法”,就是将士兵和将领分开,驻扎在京师的禁军和镇守各地的禁军,按照朝廷排好日期,按时轮换驻守地。

这一安排实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兵,使得将领不会与士兵们产生更多的联系,避免了藩镇割据和将士起义的风险。

当然,将帅和士兵都不熟,那谁也不服气谁,这种政策的影响对于整个朝廷来说有好有坏。

首先避免了拥兵自重,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军队的凝聚力,这也是宋朝在抵御外敌时,常常失利的原因之一。

到了清朝,这些游牧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康熙皇帝有一次就对大学士说,一群将士长期驻守一个地方,捏着兵权并不是什么好事。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时间久了,这些将领就会心生傲慢,容易给国家造成动乱。想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就是这样起来造反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康熙给出的建议是,将领应当时常返回都城朝见皇帝,以此震慑将领,让他们敬畏皇帝。

后来,为了避免士兵、官吏久居边疆,结成自己的势力,清朝制定了限年更调和武官回避制度。

可以见得,皇帝提防将领到达了这样处心积虑的地步。

总的来看,这些皇帝指定的各种措施,无一例外都是将军队调动和使用的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上,不允许任何人来插手、干扰。

在皇帝眼中,将领实际上只是皇家训练出来管理军队,打仗时代替出征的工具人而已。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在如何限制上,皇家规定了只有遭遇战事才能暂时获得权力,去统领军队打仗。

这种权力往往会具象化为象征皇权的凭证,如虎符、虎牌等等,不仅如此,还要有皇家亲笔写下的印信,两者结合起来,将领才能调动军队。

战争结束后,将领也就失去了统领军队的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将无重权”。

而另外一个保险,就是离间将士关系,将与兵走得越远,皇家也就越开心。

因为这样就基本不可能产生,武臣私养羽翼的情况。

但这样的措施是以牺牲军队战斗力为代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当朝统治者自掘坟墓的行为,这一点可以以宋清两朝屡次出征败北为证。

在军队、兵权上,皇帝做了不少措施,按理讲,这下应当是高枕无忧了。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但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军制度也逐渐成为了既定的军队制度。

而这种安排其实也只是未雨绸缪之策,更多的是皇权加强的象征。

监军制度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打仗的雏形,而真正成为一种制度是在汉代。

前文所提的中央禁军就是皇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一个是离皇家最近,二个是这里可都是全王朝的精锐。

皇家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保。在汉武帝时期,监军使者开始监督北军,等到戾太子叛乱,一整套监视禁军的制度正式成形。

除了在中央设置禁军,在汉武帝乃至他身后,各个地方的军队都普及了监军机构。

再到王莽和东汉时期,监军制度更为盛行,在隋朝,御史除了本职工作,在战时还兼任监军这一职责。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随后来到唐朝,这一时期监军的人员从兼职转变为了专职,并且皇帝还专门设立的监军使院。

只不过,一开始监军使的地位并不高,活动范围和能力也有很大的限制。

到了开元、天宝年间,监军使不再临时派派任将领,而是改为由宦官监军。

时间久了,这些监军使的地位与节度使几乎平起平坐,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藩镇割据的情况发生和蔓延。

而到了明朝,监军制度变得更加严密,其组织机构分设了两个系统,一个是宦官监督,二个是文臣监督。

至此监军制度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皇权对于兵权的控制也越发牢固,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封建王朝末期,鲜少在史书上发现大规模的将士叛乱。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兵权的翅膀已经被皇权剪了,根本就飞不起来。

除了在制度上加强控制,历代皇帝还在文化、思想上控制兵权。

杀鸡儆猴

封建时代,讲究的就是君权至上。

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势,不是靠拳头得来的,就是靠阴谋诡计得来的。

但往往登基之后,他们都会把这归功于老天爷,说上个朝代气数已尽,下个朝代才是真正的掌权之人。

皇帝都这么说了,文武百官也只能照做。

这一点在《水浒传》中有所体现,当初在“水泊梁山”之中,宋江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也曾经用过类似的手段,获得了一块名为“天石”。

上面刻着一行字,将“一百单八将”描述成了“天将”,由宋江统领,最大的好处就是无论官职高低,武功高低,功劳大小,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这是上天的旨意,难道你还敢违背?

但这些开创者的心中却不见得是这样想的。

这些人,有些是与开国大帝一起长大的,有些则是和开国大帝同生共死的兄弟,彼此都很熟悉。

比如陈胜,他曾经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在种地的时候,曾经对他的朋友们说过,等他发财了,一定要记得他。

可他造反刚有点功绩,成为陈王后,就毫不留情地杀了一位揭穿他秘密的农民同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是这几个老伙计口无遮拦,对陈王的威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开国皇帝在没有登基的时候,还能以兄弟相称,可一旦登基,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遇到一个心地善良的皇帝还好,遇到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那就是死路一条。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每一位开国皇帝,都不愿意提起自己的过去,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兄弟们对自己呼来喝去,让自己的威严荡然无存。

每一位开国之君,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长盛不衰。

江山稳固,何为心腹大患?每一位开国皇帝,都会盯着那些功臣,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他们,只要他们还活着,他们的旧部就不敢造反。

一旦太上皇死了,太上皇的儿子孙子镇得住太上皇的功臣?

一般立国之人,大多有居功自傲的毛病,或者无意之间会插手皇帝的事务。

开国功臣再亲近,也比不上皇帝们对子孙后代的亲近。

为了子孙后代,那些心狠手辣的皇帝,就会对那些功勋卓著的人下手,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朱元璋立国之后,很快就利用胡惟庸和蓝玉的案子,处死了不少有功之臣。

其残忍程度,连他自己的儿子朱标都看不下去了。

朱标是明太祖看好的太子,为了教育他,朱元璋拿起一根荆棘棒,用利剑削去荆棘棒上的荆棘,告诉朱标:“我帮你削去荆棘棒上的荆棘,然后还给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要为自己的儿子杀尽恶人,整顿内政,而这个国家,以后就由儿子来掌管。

朱标为人比较和善,正是基于这一点,朱元璋担心自己的儿子对付不了这些人,所以就给了那些大臣一个下马威。

可没想到,他杀了那么多有功之臣,以至于他孙子建文帝陷入了无人可用的窘境。

防兵如防贼,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权

相比于刘邦和朱元璋,赵匡胤虽然害怕开国功臣夺走自己的江山,但还是选择了先礼后兵,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被称为“仁君”的原因。

纵观封建王朝,有时候虽然兵权会高过皇权,但大多数时候,由于中央集权的制度,以及皇权本身的独裁性。

这就注定了皇帝们一定会将兵权强制化为自己的工具,至于历代开国皇帝害怕功臣,说是“害怕”,倒不如说是一种猜忌,是一种保护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的加强,功臣被斩,或夺取兵权是必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