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作者:鹧鸪山散人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狡兔死,走狗烹,自範蠡起,大多開國功臣都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

與之相對應的是開國皇帝的擔憂,隻要這些開國臣子有一點謀反的迹象,他們就會下死手。

而首當其沖的,往往是領兵打仗的武将。

以宋朝開國之君趙匡胤為例,在杯酒釋兵權以前,他曾對周圍的大臣講自己整宿睡不着。

臣子問他為什麼,他說自己擔心“陳橋事變”重演,不希望君臣相鬥。

群臣聞言,惶恐不安,唯恐大禍臨頭,翌日紛紛辭官,故有“杯酒釋兵”之說。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其實每一位開國皇帝都有類似于趙匡胤的“畏懼開山之臣”的心态,隻是方式不一樣而已。

如劉邦、朱元璋等,對開國功臣揮起了屠刀;比如劉秀、趙匡胤,先禮後兵。

而他們的擔憂和一系列手段,實際上都是皇權與兵權此消彼長與争奪。

将領去留

大部分的開創者,都是一時的英雄豪傑,他們身上都有着不同的特長,但他們不擅長去上司他人,去站在最中心的位置。

漢朝開國之君劉邦曾經說過一句話:“夫謀定而後動,千裡之行,莫如子房;

“鎮國安民,發糧饷,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百戰百勝,百戰百勝,我不是韓信的對手”。

每一位開國皇帝往往都非常了解自己的臣子,知人善用是基本素養。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而他們往往也要帶兵打仗,是以對自己麾下的将士是非常了解的。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能夠在戰場上配合良好,這名臣子自然也很了解皇帝的心思。

是以,如果這些有功之臣想要造反,那麼他們必然會成為皇帝陛下最大的敵人。

試想一下,若是韓信真的背叛了劉邦,那麼劉邦想要打敗韓信,将會是何等的困難?

也許劉邦還是能依靠身邊的人将其控制住,但一定也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在封建時代,無論哪個朝代,建國之初,皆有封賞,或封王侯,或封藩鎮。

這類封賞,往往位高權重,掌握實權,甚至可以控制地方的兵權、賦稅等等,在這一方面,絕不能掉以輕心。

尤其是武将,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好,很有可能會自成一派,威脅到皇權。

趙普曾經對趙匡胤說過,曆代王朝興盛衰敗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些原因。

五代十國之是以如此混亂,就是因為藩鎮已經淩駕于中央之上。

唐王朝覆滅,就是因為他們不能剝奪藩鎮的兵權,隻能眼睜睜看着他們越來越強大。

身為帝王,必須要制衡這些勢力,或者削弱他們的權力,不然江山就沒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開國皇帝們基本上在制定軍事制度和安排将士時,都會遵循“兵無專主、将無重權”的原則。

首先就把規則制定死了,對将領手中的兵權進行全方位的牽制,防止其擁兵自重,醞釀謀反的計劃。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像文章開頭講到的“杯酒釋兵權”,趙匡胤為何能淡定自若地邀請一大幫臣子赴宴,直接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

那是因為,在辦這個酒宴之前,宋太祖就已經取得了中央禁軍的控制權,而唯一讓他還很擔心的就是藩鎮問題。

他的丞相趙普也曾和他說過,藩鎮問題一日得不到解決,“陳橋兵變”一事就極有可能再次上演。

趙匡胤本人也是謀反上來的,他心裡面當然清楚這當中的要害。

但是他又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心中依舊認為石守信等人是自己的故友,念着這個情分,他才選擇了先禮後兵這種方式。

而這些将領已經知道自己已被皇帝懷疑,況且手裡已經沒有了精兵,現在和皇帝鬧翻無異于自尋死路。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宋太祖也給他們開出了豐厚的條件,交出兵權安穩過完下半輩子,也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于是就在推杯換盞之間,一場皇權與兵權的争鬥落下了帷幕,最後的結果是皇權取得了控制權。

實際上,曆朝曆代在安排将領去留上面,都有着皇權控制兵權的現象。

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控制會越來越強,在将領與士兵之間的關系上,皇帝使了小花招。

離間将士

在曆史上,幾乎每一個朝代,在遇到戰事時,都是由皇帝親自臨時點兵出征。打完仗以後,士兵們都回歸原來駐紮的邊防,而将領則回歸任職的處所。

這一點在宋朝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那時在軍營裡已經開始實行“更戍法”。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所謂“更戍法”,就是将士兵和将領分開,駐紮在京師的禁軍和鎮守各地的禁軍,按照朝廷排好日期,按時輪換駐守地。

這一安排實作了兵無常帥、帥無常兵,使得将領不會與士兵們産生更多的聯系,避免了藩鎮割據和将士起義的風險。

當然,将帥和士兵都不熟,那誰也不服氣誰,這種政策的影響對于整個朝廷來說有好有壞。

首先避免了擁兵自重,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軍隊的凝聚力,這也是宋朝在抵禦外敵時,常常失利的原因之一。

到了清朝,這些遊牧民族出身的統治者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康熙皇帝有一次就對大學士說,一群将士長期駐守一個地方,捏着兵權并不是什麼好事。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時間久了,這些将領就會心生傲慢,容易給國家造成動亂。想吳三桂、耿精忠等人,就是這樣起來造反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康熙給出的建議是,将領應當時常傳回都城朝見皇帝,以此震懾将領,讓他們敬畏皇帝。

後來,為了避免士兵、官吏久居邊疆,結成自己的勢力,清朝制定了限年更調和武官回避制度。

可以見得,皇帝提防将領到達了這樣處心積慮的地步。

總的來看,這些皇帝指定的各種措施,無一例外都是将軍隊調動和使用的權力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上,不允許任何人來插手、幹擾。

在皇帝眼中,将領實際上隻是皇家訓練出來管理軍隊,打仗時代替出征的工具人而已。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在如何限制上,皇家規定了隻有遭遇戰事才能暫時獲得權力,去統領軍隊打仗。

這種權力往往會具象化為象征皇權的憑證,如虎符、虎牌等等,不僅如此,還要有皇家親筆寫下的印信,兩者結合起來,将領才能調動軍隊。

戰争結束後,将領也就失去了統領軍隊的權力,這就是所謂的“将無重權”。

而另外一個保險,就是離間将士關系,将與兵走得越遠,皇家也就越開心。

因為這樣就基本不可能産生,武臣私養羽翼的情況。

但這樣的措施是以犧牲軍隊戰鬥力為代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當朝統治者自掘墳墓的行為,這一點可以以宋清兩朝屢次出征敗北為證。

在軍隊、兵權上,皇帝做了不少措施,按理講,這下應當是高枕無憂了。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但随着中央集權的加強,監軍制度也逐漸成為了既定的軍隊制度。

而這種安排其實也隻是未雨綢缪之策,更多的是皇權加強的象征。

監軍制度由來已久,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打仗的雛形,而真正成為一種制度是在漢代。

前文所提的中央禁軍就是皇家的重點關注對象,一個是離皇家最近,二個是這裡可都是全王朝的精銳。

皇家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保。在漢武帝時期,監軍使者開始監督北軍,等到戾太子叛亂,一整套監視禁軍的制度正式成形。

除了在中央設定禁軍,在漢武帝乃至他身後,各個地方的軍隊都普及了監軍機構。

再到王莽和東漢時期,監軍制度更為盛行,在隋朝,禦史除了本職工作,在戰時還兼任監軍這一職責。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随後來到唐朝,這一時期監軍的人員從兼職轉變為了專職,并且皇帝還專門設立的監軍使院。

隻不過,一開始監軍使的地位并不高,活動範圍和能力也有很大的限制。

到了開元、天寶年間,監軍使不再臨時派派任将領,而是改為由宦官監軍。

時間久了,這些監軍使的地位與節度使幾乎平起平坐,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藩鎮割據的情況發生和蔓延。

而到了明朝,監軍制度變得更加嚴密,其組織機構分設了兩個系統,一個是宦官監督,二個是文臣監督。

至此監軍制度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皇權對于兵權的控制也越發牢固,這也是為什麼到了封建王朝末期,鮮少在史書上發現大規模的将士叛亂。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兵權的翅膀已經被皇權剪了,根本就飛不起來。

除了在制度上加強控制,曆代皇帝還在文化、思想上控制兵權。

殺雞儆猴

封建時代,講究的就是君權至上。

皇帝的至高無上的權勢,不是靠拳頭得來的,就是靠陰謀詭計得來的。

但往往登基之後,他們都會把這歸功于老天爺,說上個朝代氣數已盡,下個朝代才是真正的掌權之人。

皇帝都這麼說了,文武百官也隻能照做。

這一點在《水浒傳》中有所展現,當初在“水泊梁山”之中,宋江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也曾經用過類似的手段,獲得了一塊名為“天石”。

上面刻着一行字,将“一百單八将”描述成了“天将”,由宋江統領,最大的好處就是無論官職高低,武功高低,功勞大小,都不會有人說什麼。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這是上天的旨意,難道你還敢違背?

但這些開創者的心中卻不見得是這樣想的。

這些人,有些是與開國大帝一起長大的,有些則是和開國大帝同生共死的兄弟,彼此都很熟悉。

比如陳勝,他曾經說過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陳勝在種地的時候,曾經對他的朋友們說過,等他發财了,一定要記得他。

可他造反剛有點功績,成為陳王後,就毫不留情地殺了一位揭穿他秘密的農民同僚,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其實是這幾個老夥計口無遮攔,對陳王的威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開國皇帝在沒有登基的時候,還能以兄弟相稱,可一旦登基,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

遇到一個心地善良的皇帝還好,遇到一個心狠手辣的皇帝,那就是死路一條。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每一位開國皇帝,都不願意提起自己的過去,更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們對自己呼來喝去,讓自己的威嚴蕩然無存。

每一位開國之君,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夠長盛不衰。

江山穩固,何為心腹大患?每一位開國皇帝,都會盯着那些功臣,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他們,隻要他們還活着,他們的舊部就不敢造反。

一旦太上皇死了,太上皇的兒子孫子鎮得住太上皇的功臣?

一般立國之人,大多有居功自傲的毛病,或者無意之間會插手皇帝的事務。

開國功臣再親近,也比不上皇帝們對子孫後代的親近。

為了子孫後代,那些心狠手辣的皇帝,就會對那些功勳卓著的人下手,朱元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朱元璋立國之後,很快就利用胡惟庸和藍玉的案子,處死了不少有功之臣。

其殘忍程度,連他自己的兒子朱标都看不下去了。

朱标是明太祖看好的太子,為了教育他,朱元璋拿起一根荊棘棒,用利劍削去荊棘棒上的荊棘,告訴朱标:“我幫你削去荊棘棒上的荊棘,然後還給你。”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要為自己的兒子殺盡惡人,整頓内政,而這個國家,以後就由兒子來掌管。

朱标為人比較和善,正是基于這一點,朱元璋擔心自己的兒子對付不了這些人,是以就給了那些大臣一個下馬威。

可沒想到,他殺了那麼多有功之臣,以至于他孫子建文帝陷入了無人可用的窘境。

防兵如防賊,為何曆代開國皇帝害怕開國功臣,拼死也要收回兵權

相比于劉邦和朱元璋,趙匡胤雖然害怕開國功臣奪走自己的江山,但還是選擇了先禮後兵,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被稱為“仁君”的原因。

縱觀封建王朝,有時候雖然兵權會高過皇權,但大多數時候,由于中央集權的制度,以及皇權本身的獨裁性。

這就注定了皇帝們一定會将兵權強制化為自己的工具,至于曆代開國皇帝害怕功臣,說是“害怕”,倒不如說是一種猜忌,是一種保護色。

随着時間的推移,皇權的加強,功臣被斬,或奪取兵權是必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