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作者:大河网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来源:关胖本胖作者:关不羽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网红教授郭继承被骂出B站,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被骂上热搜,本届正能量也不行了?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郭杨翻车,有点“冤”

两位正能量选手的翻车,多少都有点“冤”。

先说郭教授一向满嘴跑火车,“西医治不好食道癌,吃几帖中药就好了”之类的,早就该翻车了。可是,“吃苦是福”之类的古早主旋律鸡汤惹祸,实属阴沟里翻船。罪其非罪,也是一种冤。

央视排比句之王杨禹更冤,查了半天都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各路少爷的,就莫名其妙地翻车了。“不接地气”、“说了和没说一样”、“内容空洞”,这能怪杨禹吗?能把车轱辘话说得赏心悦目,他也是尽力了。

两位作为正能量输出的主力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一直都那样。既没有嫖娼,也没有被嫖娼,怎么说塌就塌了呢?有人说,是因为本届青年不好忽悠了,这可能过于乐观了。应该说,他们曾经太好忽悠了。

正能量当然没有错,人间就该多些“真善美”。但得,没有“真”就谈不上善和美。郭教授头衔等身,著作不到脚踝。身份大概是真的,但学问肯定是假的。东拼西凑的杂七杂八,贴个“国学”、“传统文化”的标签,就敢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地扯淡。至于杨评论员,兢兢业业反复论证“比你看到的还要好”,也不是什么秘密。

红得有多荒唐,翻得也正比例荒唐。

毕竟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成本大幅降低,想要分辨真假并不难。套路深如网恋,实体见素颜,就能分清真假——除非为了守着那份一见钟情,自愿戴着滤镜。被那些假的正能量忽悠,多半也是自愿戴滤镜的缘故。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前段时间“熊猫美香在美国被虐待”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义愤填膺的正能量爆表。其实,这是个老梗。2019年美香以22岁高龄生下幼崽的奇迹后,就曾谣诼漫天。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专过说明了美香生育后不进食、生活空间狭小的情况。一个陈年旧谣,很容易查到真相,还是那么多人信。

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我们的网络舆论简直成了真实世界的平行宇宙,漫威宇宙还要神奇。这不是骗子太高明,而是自欺欺人的舒适区待得太舒服了。所以,信时那么舒服,不信了也不要那么翻脸无情。至少自戴滤镜的选择,也有自己的部分责任。

充分反省自己,才有资格责怪别人。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真的猛士”稀有,“惨淡的人生”常见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真是鲁迅说的,不是网上那些假装鲁迅的哈巴狗说的。

但是,“真的猛士”是稀有的,但“惨淡的人生”总是要面对的。未必是勇气,多半是怨气。

两位正能量的翻车,就是因为年轻人的怨气罢了。说勇气、觉醒什么的,陈义太高了,也是自欺欺人吧。

如果不是眼看着自己的人生变得惨淡,这届年轻人是不会有什么触动的。勇气是一种能力,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因为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刻意钝化了面对现实的能力。常识感和现实感的缺失,是精心培育的成果。

学校教育是杨禹们的延伸,“比看到的还要好”、“别人都不好,我们最好”、“未来一定会更好”等等。标准答案和事实无关,和现实也无关,却不容置疑。

有人说我们缺乏逻辑教育,这是不对的。我们所有的教育都是从不可置疑的公理出发,到不可置疑的标准答案结束。逻辑闭环,自圆其说,都没有任何问题。从“煤是白的”推导出“雪是黑的”,逻辑严谨,纹丝不乱。这不是没有逻辑,而是只有逻辑。

在这套与现实无关的纯粹逻辑中,我们的未来只许更好,别人的未来只会更坏,这当然赋予了受教育者无限的自信、无限的能量,就像打满气的自行车轮胎那么坚实有力。

然而,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发现未来并不是许诺的那么美好。气门芯被拔了,冲出来的是满满的怨气。郭继承也好,杨禹也罢,被冲了一脑门的包。

至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如果有的话,也是小心翼翼地屏蔽现实的“污染”。“小声点,这个话不能让孩子听到”、“别说和学校老师讲的不一样的”、“书上说的都是对的,你好好念书就行”等等,是中国家庭最常见的。

其实孩子们都听到了,他们在没有了解现实之前,就已经知道现实是一种禁忌、一种危险源,需要远离。这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现实感呢?与现实隔离太久,连起码的常识感都没了。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真理止步于中学教材。历史和未来的所有答案都在标准答案中给出,笃信不疑。至于现实,在宏大叙事中不过是历史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窄缝,微不足道。屏蔽现实的教育,谈何现实感呢?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于是,并不是地主家,却也养出了和地主家一样的傻儿子。以为只要自己是人民,就理所应当有人民币;以为他们的饭碗和“资本家”无关;以为自己活在了“可能存在的宇宙中最好的那一个”;以为自己被许诺的光明未来唾手可得,等等。

让年轻人相信这套远离现实的逻辑,鼓励他们提前品尝超越年龄、经验、知识、个人境遇的权力快感。当“信仰”成为一种权力,让人信什么都是容易的。当初让他们信的有多容易,现在面对的怨气反噬就有多严重。

有限的校园装不下一代人的人生。当现实以泰山压顶之势袭来,与出厂预装的“正能量信仰”之间巨大扭曲力,气门芯就这么脱落了。

尽管杨禹们、郭继承们、学校和家庭已经尽力把屏蔽现实的气门芯打造得牢固,但是终究只是个气门芯罢了。

怨气爆棚,反噬郭、杨之流,理所当然。这只是个开头,不见得是什么好消息。

杨禹和郭继承们翻车,仅仅是个开始

现实中的选择题,不会把答案写在考卷上

怨气和勇气是两回事,勇气让人清醒,怨气却会加剧盲目。

面对现实和认清现实也是两回事。现实不容回避,不想面对也终将面对。认清现实,需要更多的清醒,清醒是痛苦的。

弗洛伊德有一个男爵夫人的案例,说他有一位病人,是位男爵夫人。因为不能生育发疯了。男爵夫人每天早上都会高高兴兴地和医生说“昨晚我生了一个孩子”,搞得老弗很不安——是治好她,让她清醒面对没有孩子的惨淡人生,还是让她继续幸福地疯下去?

男爵夫人疯了,她失去了回归清醒的选择,做出选择的痛苦转移给了医生。没有疯的人,却要自己做出选择,然后自己承担后果。

其实醉生梦死、得过且过也是一种选择,“低欲望”、“躺平”、“岁月静好”、“世事如浮云”都没什么不好。放下怨气,不要害人就行。就像《黑客帝国》里,有人选择梦醒后吃泔水果腹,有人选择在矩阵里啃美味的虚拟牛排。“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虚拟的、画墙上的、口头承诺书面承诺的信誓旦旦都是。笃信不疑是一种幸福,可以继续。

迅哥歌颂“真正的勇士”,却从不鼓励年轻人去做。这是迅哥最大的好处,他是愤世嫉俗的、暴烈的、冷峻的,却没有“爹味儿”。不当“青年导师”,不开“青年必读书目录”。迅哥是明白的、通透的,应该知道拿到书单的未必真读,读了的也未必能懂,懂了的也未必真能践行。所以迅哥只管说出“惨淡的人生”,至于怎么办,那就是自己看着办吧。今天也是一样。

现实无处可逃,郭继承和杨禹活在现实里,满腹怨气的年轻人也逃不出。逃不出去就只有面对,这才是人生的题干。“做题家”们做了一辈子和现实无关的题,在假的正能量里飘浮太久,面对现实确实为难了他们。因为,现实中的选择题,不会把答案明明白白写在考卷上,而是藏在了云里雾里不让人看见的地方。

“我没有选择”的自我麻痹,其实也是一种选择。现实已经太难,何必为难自己。不为难自己,也不要为难别人。你自认为没有选择,郭继承和杨禹也是一样。对这届正能量养大的“孩子们”,不存什么奢望,能有个不害人的底线就好。

如果觉得自己还有希望,那就自己到现实中去寻找。每一代人都有少数“真正的勇士”走上了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荆棘路,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要把“全村人的希望”都押宝在他们身上。

反正,活着就要对自己负责,成年就是精神上的分娩。自己选的路,都要自己走到终点。至于被骂跑的是罗翔,还是郭继承,都和路的终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