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作者:台海网

来源:中央电视台军人微信

视频|从长征之路到飞翔之路,不同的"长征",同样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困难"提到长征,我们有很多熟悉的故事:红军将克服困难和障碍,25000英里长征,最终胜利!

今天是关于两个"长征"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出海了,超级!

最近九天夺月

运载火箭:"长征"

10月16日,搭载神舟13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号F-Tele 13运载火箭成功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复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你知道为什么中国的运载火箭系列被称为"长征"吗?1957年11月,为了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在北京南郊,钱学森担任总设计部总裁的综合设计室同志有一种感觉,毛主席著名的"七法长征"将火箭命名为"长征"。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征"火箭的命名,意味着我国火箭工业将像红军长征一样,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走向胜利的另一方。

捕捉接下来的五大洋

核潜艇:"长征"

同样命名为"长征"的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首艘核潜艇。1974年8月1日,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战序列。经过十几年前后无数人的努力,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入伍了!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47周年,对于核潜艇项目的建设者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有一个关于将核潜艇命名为长征的故事要讲。

根据惯例,每一种新型舰艇服役上级都要给它起一个名字,航行试验结束后,就有了一股热潮,给核潜艇起名。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有一位名叫王金宝的年轻工人,一个刚从上海江南造船厂调来的新工人。他不仅参加了讨论,而且还认为应该向上级提出建议供参考。于是,王金宝像记者一样,走遍了工程师和老工人,了解了核潜艇的发展。情况比较了解,理解也比较深刻,渐渐在王金宝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向中央军委写提案的想法。经过反复修改,写了一篇凝聚了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智慧的提案。

以下是提案内容的摘要:

核潜艇叫什么名字?我们在这里谈了很多。我有一个建议:叫"长征",或者叫"81"和"71"。我和许多其他人倾向于称之为长征。

取"长征"这个名字,意义深远。20世纪30年代初的红军长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红军在长征中,天敌机轰炸,数十万军队地下围攻和拦截......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建造了第一艘核潜艇,虽然没有飞机轰炸在空中,也没有大军在地面上追击和拦截,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无穷无尽的困难和障碍,这也是一次"长征"。不同的是,一个是打败强敌,一个是攻克高、精、锐的科技。因此,可以说:核潜艇是宣言,核潜艇是宣传队,核潜艇是播种机。核潜艇是一个宣言,它向世界宣告,从那时起,两个超级大国垄断战略武器的时代结束了,从那时起开始了中国海军建设的新时期;

摘自王金宝1974年6月15日的信

中央军委确实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因为工人们对王金宝说:"中央军委采纳了你的意见!""

王金宝道:"你是接受了我的建议,还是把建议的方方面面都结合起来,还是巧合?反正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也没关系。"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据当时了解,"中国核潜艇命名为'长征',可以说,领导层采纳了王金宝的观点,也可以说是采纳了大家的观点,'长征'这个名字,不仅包含了核潜艇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也象征着核潜艇执行远洋任务的能力。"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带有"长征一号"标签的核潜艇,最后以英国风采,进入海警行列。

今年4月23日,海军的三艘主力军舰——长征18号、大连号和海南号——被集中移交给海南省三亚市的一个军港。

从"长征1号"到"长征18号","长征"永远在路上......

上九天下五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征

长征胜利85周年,别忘了原心,走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