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作者:台海網

來源:中央電視台軍人微信

視訊|從長征之路到飛翔之路,不同的"長征",同樣的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困難"提到長征,我們有很多熟悉的故事:紅軍将克服困難和障礙,25000英裡長征,最終勝利!

今天是關于兩個"長征"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們出海了,超級!

最近九天奪月

運載火箭:"長征"

10月16日,搭載神舟13号載人飛船的長征2号F-Tele 13運載火箭成功将翟志剛、王亞平、葉光複三名宇航員送入太空。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你知道為什麼中國的運載火箭系列被稱為"長征"嗎?1957年11月,為了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在北京南郊,錢學森擔任總設計部總裁的綜合設計室同志有一種感覺,毛主席著名的"七法長征"将火箭命名為"長征"。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号運載火箭成功将"東方紅一号"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為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長征"火箭的命名,意味着我國火箭工業将像紅軍長征一樣,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走向勝利的另一方。

捕捉接下來的五大洋

核潛艇:"長征"

同樣命名為"長征"的是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首艘核潛艇。1974年8月1日,長征一号正式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戰序列。經過十幾年前後無數人的努力,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終于入伍了!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47周年,對于核潛艇項目的建設者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有一個關于将核潛艇命名為長征的故事要講。

根據慣例,每一種新型艦艇服役上級都要給它起一個名字,航行試驗結束後,就有了一股熱潮,給核潛艇起名。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有一位名叫王金寶的年輕勞工,一個剛從上海江南造船廠調來的新勞工。他不僅參加了讨論,而且還認為應該向上級提出建議供參考。于是,王金寶像記者一樣,走遍了工程師和老勞工,了解了核潛艇的發展。情況比較了解,了解也比較深刻,漸漸在王金寶的腦海裡形成了一個向中央軍委寫提案的想法。經過反複修改,寫了一篇凝聚了廣大職工和技術人員智慧的提案。

以下是提案内容的摘要:

核潛艇叫什麼名字?我們在這裡談了很多。我有一個建議:叫"長征",或者叫"81"和"71"。我和許多其他人傾向于稱之為長征。

取"長征"這個名字,意義深遠。20世紀30年代初的紅軍長征,不僅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世界曆史上的第一次。紅軍在長征中,天敵機轟炸,數十萬軍隊地下圍攻和攔截......

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建造了第一艘核潛艇,雖然沒有飛機轟炸在空中,也沒有大軍在地面上追擊和攔截,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無窮無盡的困難和障礙,這也是一次"長征"。不同的是,一個是打敗強敵,一個是攻克高、精、銳的科技。是以,可以說:核潛艇是宣言,核潛艇是宣傳隊,核潛艇是播種機。核潛艇是一個宣言,它向世界宣告,從那時起,兩個超級大國壟斷戰略武器的時代結束了,從那時起開始了中國海軍建設的新時期;

摘自王金寶1974年6月15日的信

中央軍委确實将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号",因為勞工們對王金寶說:"中央軍委采納了你的意見!""

王金寶道:"你是接受了我的建議,還是把建議的方方面面都結合起來,還是巧合?反正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也沒關系。"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據當時了解,"中國核潛艇命名為'長征',可以說,上司層采納了王金寶的觀點,也可以說是采納了大家的觀點,'長征'這個名字,不僅包含了核潛艇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也象征着核潛艇執行遠洋任務的能力。"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帶有"長征一号"标簽的核潛艇,最後以英國風采,進入海警行列。

今年4月23日,海軍的三艘主力軍艦——長征18号、大連号和海南号——被集中移交給海南省三亞市的一個軍港。

從"長征1号"到"長征18号","長征"永遠在路上......

上九天下五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征

長征勝利85周年,别忘了原心,走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