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机房重构】总结

  两个月,正式开始算是40天吧,完成了机房重构的项目。刚敲完三层,刚看完C#视频,就要实践C#代码的七层,说实话一开始像无头苍蝇似的,就是不知道从何入手。

  理论上一个项目应该先从写文档,画图开始,但是对于当时对要用的语言都不是很了解的前提下,我还是先从代码开始的。程序调试完成之后才写文档,画图。下面总结一下这次重构和第一遍机房相比,用到的技术点和收获。

设计模式:

职责链模式:登录之后权限的选择(练习到了职责链模式的运用,但是这个模式放在这里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状态模式:上机条件的判断,每个条件为一个状态,这个感觉用在这里还是比较合适的,U层少了好几个if...else...的判断。

模板方法:在组合查询那里,在父窗体里写虚方法,子窗体继承父窗体并重写那些方法,省了好多代码。

外观模式(七层其中的一层):把B层整合一下给U层调用,U层调用Facade已经排整齐的B层的方法。

抽象工厂(七层其中的一层):个人理解是在这里选择对应的接口,去实现D层的方法。

抽象工厂配合反射运行配置文件:反射是把类的各种成分映射成一个个的对象(还不是很明白)

数据库:

存储过程:

  好处:大量减少了程序中的代码 

  缺点:查询写死了,想修改查询只能改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修改程序代码不能实现。

代码:

  七层:每层的功能明确,不管是调Bug还是增加功能,都能迅速并准确的完成。

  我是按窗体分的类,一个窗体一个U层、一个B层类、一个D层类......,这样不管是编写代码还是调试起来都很清楚明了。

  好多注释:代码写到现在自己在调试的过程中也知道了注释的重要性,所以几乎每个方法,每个类,甚至有些变量都添加了注释,自己或者别人看起来都很方便。

文档:

  文档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书、详细设计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第二次写感觉有了一些“共鸣”,可以意识到这个地方确实需要写这个文档,这个文档确实需要这些内容等。

图:(复习一遍)

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执行者。

类图:从抽象的角度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

对象图:类图的实例化。

序列图:主要对对象之间传送消息的时间顺序的可视化表示。

协作图:主要展示对象之间的信息交互。

状态图:描述状态和动作的顺序。

活动图:强调计算过程中的顺序和并发步骤。

构件图:描述构件之间的关系。

部署图:各种硬件的部署结构。

心得体会: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会的知识慢慢的学会了,已经会的再不断的复习运用,并在其过程中发现新的天地。在机房重构的过程中,熟练了C#语言的使用,又重新捋了一遍机房的逻辑,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修改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缺少一种刨根问底的“较劲”,以致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不是很清楚,需要在再使用的时候重新学习。

  现在感觉自己在手动完成一个软件的过程中,已经从出错了就百度找大神,慢慢在过渡到出错了先自己找逻辑,逻辑上没有问题了,确定是技术问题了再百度寻求帮助。这样发现一样的错误再看见第二遍一下就知道是哪里的问题,这也是在敲机房的过程中一开始很慢,后面很快的原因了吧。

  最后,多交流多沟通,如果做不到至少要多看别人的博客,即使没有困难,因为思维碰撞才能出现新的,好的点子。